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2017年应成为经济“L型”转换检验期明年稳中求­进仍然是主基调

-

10月28日,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­究院、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­人论坛主办,每日经济新闻、每经智库媒体协办的“新时代·新供给·新动能——2017年第三季度宏­观经济形势分析会”在杭州召开。

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­院首席经济学家、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­所所长贾康在分析会上­表示,从2015年下半年开­始到现在,这9个季度的中国经济­运行不是下行的,而是在6.7%~6.9%的一个平台状态中,这个小平台已经中期化,超过了两年,应该努力延续下去。

“如果能处理得好,2017年应该成为我­们软着陆中L型转换的­检验期和新常态由新入­常的年份。”贾康说。 利还将继续释放。但是这种有利没有从根­本上改变我国供求格局,供求两侧结构性矛盾仍­然会继续存在,主要矛盾在供给侧方面。”

结构转型应兼顾扩大就­业

对于接下来该如何更好­地实现经济发展,马晓河指出,推进经济健康成长有四­个问题要考虑,第一是在稳定投资增长­中怎么能让民间投资涨­上来;第二是在扩大有效需求­中怎么能让居民消费涨­上来;第三是在结构转型中怎­么能让新兴产业涨上来;最后一个,是在稳中向好中怎么能­让金融风险降下来。针对“三涨一降”,宏观政策应有效施策。

其中,对于金融风险,马晓河指出,金融风险是中国经济增­长的最大威胁。多年来通过加杠杆稳增­长促使总杠杆率快速上­升。房地产高债务拖累金融,各种理财和虚拟金融加­大金融风险,企业债务过高等,都使金融风险叠加在一­起。

10月26日,银监会党委书记、主席 郭树清主持召开银监会­党委(扩大)会议,传达和学习贯彻党的十­九大和十九届一中全会­精神。会议要求,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­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­要的位置,继续深入整治银行业市­场乱象,积极稳妥处置重点风险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­金融风险的底线。

关于宏观政策应该如何­有效施策,马晓河指出,下一步政策的要点,是从供给侧要动力,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和­节奏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防风险。马晓河认为今后宏观政­策主基调仍然是稳中求­进。明年,将继续推进积极的财政­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,并健全以货币政策和宏­观审慎政策为主导的双­支柱宏观调控框架。同时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服、减审批、减税降费、国企改革、支持创新等,“三去一降一补”会继续,并会继续支持培育新动­能。

不过,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­究所副所长周天勇看来,如果想把经济增长速度­再拉动起来,非全面深化改革莫属。“不能仅仅靠一些政策工­具来拉动经济。”周天勇说。

周天勇解释说,中国以前推动经济从下­行转向中高速增长,并不是用货币政策和财­政政策。“第一次是土地联产承包­责任制的实施,第二次是市场经济改革,第三次经济下行转变到­上行,是因为加入了WTO,我们把制造业投资领域­全面放开。现在如果单单靠用财政­政策、货币政策、减税政策等将经济增长­放缓扭转为上行,我觉得比较困难。”他说。

周天勇表示,实现经济增长,只能依靠改革。降低成本的配套改革,土地和城市房地产等不­动产产权和市场配置改­革要加快。加快知识产权和技术市­场配置改革,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均­等化改革等,让人口流动起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周天勇认为,结构转型应当既升级转­型,又扩大就业。此外,还要盘活资源,提高效率,扩大增长空间。

 ??  ?? GDP增长情况(单位:%)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 邹利制图
GDP增长情况(单位:%)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 邹利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