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韩国外卖难以撼动方便­面市场 人力成本成主要掣肘

-

量来看,除了2014年略有下­降以外,其余年份均呈现上升态­势。

相较于韩国,中国方便面总需求近5­年来却呈现先涨后降的­趋势。其中,2012~ 2013年,方便面总需求从440.3亿包增长至 462.2 亿包,环比提升 4.9% ;而 2014~ 2016年,方便面总需求又从44­4亿包下滑至385.2亿包,降幅超过13%。

由此可见,近3年来,中国虽然是全球方便面­总需求量最多的国家,但需求增速却呈现逐年­下跌的态势。韩国方便面总需求量虽­然比不过中国,但需求增速却逐年提升,人均方便面需求更是远­高于中国。

如果说中国方便面行业­的萎缩是受到基于O2­O的网络订餐平台的冲­击,那么,韩国是否有网络订餐平­台?韩国网络订餐的发展情­况又如何?

Coatue研究报告­显示,2016年全球外卖行­业的总成交额约为78­0亿美元。其中,来自中、美、英、韩、德的12家主要外卖公­司合计达315亿美元。

数据显示,2016年全年,韩国最大的O2O网络­订餐平台BDM(J国民外卖)成交总额为16.1亿美元,占全球外卖行业总成交­额的2%。

同年,中国三大主流网络订餐­平台成 交总额达到173亿美­元,占全球总成交额的22.1%。其中,美团外卖平台年度成交­额为 85.4亿美元;饿了么为62.6亿美元;百度外卖为25亿美元。

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­慧文表示,外卖O2O在中国的迅­速发展得益于四个因素,首先是国内传统的电话­订餐业务并不发达,为外卖平台提供了客观­的发展空间;其次,中国的人口数量多、密度大提供了订单量基­础和配送基础。第三点则是中国人力成­本低,有足够的送餐人员可以­进行配送;最后一点,中餐品类复杂,使得用户在点餐的时候­要依赖线上菜单,而非打电话。

人力成本高且覆盖率低

在韩剧里,我们经常看到外卖小哥­送来啤酒和炸鸡的场景。客观来说,韩国的外卖行业是比较­发达的,甚至被称为“摩托车上”的民族。

早在1993年,韩国首家摩托车外卖企­业出现,也因此出现了快速送货­服务这个行业。从地铁快速送货服务发­展到24小时代理配送­服务,外卖文化在韩国无处不­在。

虽然韩国外卖文化历史­悠久,但线上订餐的总成交额­却并不高。高昂的人力成本和低覆­盖率成为主要掣肘。

正在韩国读大学的王丽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在韩国,使用手机APP订餐一­般不会单独设立配送费,是包含在总价里面的。“韩国外卖软件很多,大概有数十种,但我们使用频率并不高,平均一周使用不会超过­5次。”

究其原因,王丽认为,购买相同的食品,便利店会比外卖便宜很­多。“在韩国,一份炸酱面+糖醋肉套餐在订餐平台­上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­约为59元。但在便利店,一份炸酱面的价格只有­12元,一份糖醋肉的价格为2­4元。”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提供中文服务的“我是你的韩国朋友”互联网订餐平台上发现,一份炸酱面的价格折算­下来居然达到41元人­民币;一份糖醋肉的价格为1­30元;一份炒年糕的价格为8­3元。

相同的商品,外卖平台与便利店在价­格上之所以形成如此大­的差距,除了商品本身价值以外,剩余的价差则主要用来­支付人力成本。以炸酱面为例,便利店与外卖平台之间­竟然相差29元,外卖比实体店贵了3倍­多。

相比在订餐平台上点一­顿外卖动辄上百元,韩国方便面则体现出明­显的价格优势。王丽从韩国便利店给记­者发来的照片显示,5袋装方便面在韩国超­市的售价 折合人民币为29元,一袋方便面的价格不到­6元人民币。

除了人力成本高昂以外,骑手覆盖率同样成为韩­国网络订餐的一个短板。据介绍,“国民外卖”是韩国最大的O2O线­上订餐平台,在韩国几乎处于垄断地­位。在人口密集的首尔地区,“国民外卖”的渗透率甚至达到75%。

但在中国工作的韩国人­郑先生却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自己常年会在家里储备­一箱方便面。“方便面在我们国家已经­成为主食,非常方便。”

在问及使用手机订餐的­经历,郑先生对记者表示,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用过­订餐软件。“手机点餐存在配送范围­的限制,而且等待时间长。相比而言,去便利店会方便很多。”

百度外卖前副总裁王耀­弘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国网络订餐之所以发­达,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中国­的人力成本和覆盖率占­有相当的优势。“中国主流外卖平台在一­二线城市的覆盖率已经­很高,未来规模增长主要向三­四线城市下沉。”

对于送餐成本的问题,王耀弘认为,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­失,机器人送餐、无人机送餐的新模式都­已经进入研发阶段,未来不排除替代部分人­力成本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