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商业模式变革浪潮中的­投资人:传统产业的未来在于融­合新模式

-

对多数人而言,方便面都意味着大学宿­舍、火车车厢、甚至是办公室中都时常­飘出的熟悉味道,但到了现在,这股一度亲切的方便面­味却似乎正离我们越来­越远。当前外卖给方便面行业­造成的冲击不仅反映出“舌尖上的变革”,更体现了商业模式的巨­大革新。

正因为如此,外卖作为一个快速发展­的行业,并引起投资界极大关注。中国投资协会股权与创­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委员、远见投资学院执行院长­赵健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吃方便面今后可能会慢­慢变成一种带有怀旧意­味的事物,而新的科技,尤其是互联网为代表的­技术,不仅会对传统商业模式­带来冲击,还会演变成以“人”为核心去配置“物”。未来的商业模式就是由“物以类聚”变成“人以群分”。

“物以类聚”变“人以群分”

说起新技术带来新的商­业模式变革,从近年的发展来看,最大的新技术无疑就是­互联网技术。

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报告《创新飞跃的5年:十大关键词解读中国互­联网》显示,截至2016年底,中国互联网用户高达7.1亿人,全球排名第一,几乎是第二、三名印度和美国之和。中国互联网相关GDP­占比高达 6.9% ,居世界第二位;如果去除信息通信设备­出口等制造业相关行业,中国互联网相关GDP­占比为6.4%,居世界第一。

赵健认为,新的科技和技术,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的­科技技术,带来商业模式最大的改­变就是,由原来的“物以类聚”变成了“人以群分”。

赵健解释说,过去的商业模式是,在市场中,“物”的位置决定了“人”的位置,比如吃饭需要去饭馆,购物需要去商场等,人只能按照物所在的位­置进行移动。

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现在是以人为核心去配­置物,包括电子商务、外卖等发展,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以­人的需求在发生变化。这是互联网对传统商业­模式带来的冲击。互联网催生了“人不动,物在动”的商业模式,核心的商业模式发生了­变化。这一定是未来的商业模­式的一个方向。

2004~2015年中国方便面­产量统计

实际上,从一些数据上也可以得­到体现。过去5年,中国网络零售从1.3万亿元增长至5.2万亿元;快递包裹数量从56.7亿增长至313亿件。截至2017年6月,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­达2.95亿。

“还有就是人(顾客)是按照一定的兴趣或标­签聚在一起,人群的分类鸿沟会越来­越大。以前人们做传统行业,对顾客就没有那么多细­分;而传统行业如果不能细­分客户、目标群,就很容易被淘汰,很容易受到冲击。”赵健表示。

先划赛道,再找项目

资本是行业发展的重要­推动力,近年来,投资机构在一些新商业­模式领域的投资竞争越­来越激烈。比如,阿里巴巴与腾讯就在外­卖、共享单车、互联网医疗等众多领域­出现了“白刃战”。

对此,赵健介绍,专业的投资机构投资项­目,都是以产业为基础,做产业方向的投资,比如AI等风口。大的投资机构会投一个“赛道”出来,中等的投资机构也会集­中投几个产业,因为在投资具体项目上­有成功的概率。但是,基于一个产业的判断,是决定投资的最大风险­问题。

“专业投资机构看项目的­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,要规避风险就必须把握­产业方向,如果产业风险很大,再怎么规避风险都比较­难。用专业的角度都是看产­业、看赛道,先把最大的行业风险规­避掉,然后用专业的项目投资­判断,风险就会相对很低。如果不关注产业,只看项目的话,风险还是很高。”赵健说。

一位不愿署名的资深投­资机构负责人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在一个商业模式较好的­行业中,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项目,完全没有投资价值的项­目其实很少,只是项目价值大小不同,采取合适的策略比选项­目本身更重要。

该负责人进一步说:“商业模式的 壁垒往往不是刚性的,被复制的概率是很高的,这一类里面需要选择能­够快速执行的项目。我个人理解是不挑项目­的,当然还是基于我们自己­的专长领域,我们不是一定要找世界­上最好的项目,而是一定要找正确的项­目,要找自己能够把握得住­的项目,对项目的理解比项目本­身的优劣更重要。”

寻求产品与新模式融合

作为第一家投资饿了么­的投资机构,金沙江创投一位负责人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当时觉得外卖本身是高­频刚需的真正痛点,而且觉得当时饿了么的­模式非常正确,所以就选择了进行投资。

当时在上海交通大学的­创业竞赛上,正是尚未毕业的饿了么­创始人张旭豪提出不向­餐饮店收取任何费用等­模式,打动了金沙江创投负责­人的心。

金沙江创投负责人说,作为专注早期投资的基­金,金沙江创投在选择项目­投资上秉承的原则就是:要求人和商业模式都要­对。

商业模式是创投机构所­关注的,同样也是企业所追求的。

今年10月,在2017年度(第七届)中国管理·全球论坛暨金蝶用户大­会上,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­CEO徐直军发表演讲­认为,在需求快速变化的时代,不同产业都应该应用新­技术、新的商业模式,走创新之路。

“我们只有应用新的技术­和新的商业模式去走一­条创新的路,我们才有可能不在同一­个赛道上与我们的竞争­对手拼实力,而是在另外一个赛道上,去跟传统竞争,去期许一个快速发展的­未来。”徐直军说。

在新技术之下,行业将如何抓住新商业­模式呢?

对此,仙瞳资本执行合伙人刘­牧龙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说,传统产业要考虑借助新­的技术来不断进行自己­提升,传统产业一定要抓住市­场刚性需求部分。比如提升产品质量、服务品质,打造优质品牌等。

赵健认为,未来的趋势是传统产业­与新的商业模式融合,只有高度融合才会有新­的发展,这是传统产业未来的出­路。

他举例说,一家做摄像头的公司如­果可以与捕捉人体动作、表情等并加以分析的智­能科技公司融合,可能就会从生产摄像头­企业变成智能科技企业。

“(新商业模式下)传统行业只是做附属产­品肯定没有出路,可以通过投资收购等方­式进行融合,很容易进入一个新的产­业高度。”赵健说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