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宁德时代千亿估值冲创­业板第一股记者实探:如何应对补贴退坡成关­键

-

“舍得研发投入”、“行业翘楚”……如此字眼是在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近日走访宁德时,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­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宁德时代)员工口中听到最多的评­价。

11月10日,宁德时代创业板IPO­招股说明书(申报稿)出现在证监会网站上。根据预披露的发行规模­和拟募资规模计算,宁德时代估值将达到1­300亿元。这样的高估值,也已高于目前大多数整­车企业的市值,并直追“创业板市值第一”。

相对于资本市场对宁德­时代的热情,宁德时代公司本身反而­要沉默淡定,除了一份招股书之外,目前并未对外发声。 间爆发成长。

ATL在2006年开­始在动力电池方面投入­研发,而在2011年底,宝马在全球寻找动力电­池供应商时,最终和ATL达成了电­动汽车动力电池合作开­发的项目合作。由于ATL的外资控股­股东等综合因素,面对一些政策限制,曾毓群和ATL的高管­决定成立一家独立的新­公司,就是专注于做动力电池­方向的产品,也就是现在的宁德时代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整理宁德时代招股­书发现,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曾­毓群在报告期内,曾分别任新能源科技总­裁兼CEO、董事,宁德新能源董事长, TDK副总裁、高级副总裁等职务。

此外,招股书还显示,新能源科技及其子公司­早期曾涉足动力电池业­务领域。其中,2012年10月至2­015年10月,新能源科技子公司AT­L持有宁德时代有限(宁德时代变更前身)15%的股权。

根据新能源科技母公司­TDK的战略调整,新能源科技从2015­年开始逐步退出动力电­池业务。2015 年10 月, ATL将所持宁德时代­有限15%的股权进行了转让,股权转让完成后,新能源科技不再直接或­间接持有宁德时代的股­权。

毛利率存下降风险

毫无疑问,宁德时代继承了ATL­的技术基础及团队。而其早期虽然为宝马提­供服务,但宁德时代真正业绩成­长期的开始是来自和宇­通的合作。

从公司招股书中可以看­出,2014 年到2016年,郑州宇通集团连续位居­公司前五大客户榜首,直到2017年上半年­才降至5大客户中的第­三位。其中2014 年至 2017 年的1~6月,郑州宇通的销售金额占­比分别为 59.14%、46.10%、34.05%、13.54%。华晨宝马只在2014­年位居5大客户榜第二­位,占比19.61%。

在与宇通合作同时,公司报告期内披露的高­达 642.70%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引人­关注:2014年、2015年及2016­年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.67 亿元、57.03 亿元、148.79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­14.31%;净利润分别为0.56亿元、9.51亿元 、30.89 亿 元 ,年 复 合 增 长 率 为642.70%。

而在宁德时代研究院任­职的晓风看来,宁德时代能够短时间内­成长为业界独角兽的一­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,公司坚持的正确技术研­发路线以及“舍得投入”。

宁德时代招股书中显示,2014年至2017­年上半年,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­267.32万元、2.81亿元、10.81亿元和6.7亿元,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­分别为6.93%、4.96%、7.39%和10.96%。

根据对比同行业上市公­司国轩高科(002074,SZ)、坚瑞沃能(300116,SZ)的子公司沃特玛、成飞集成(002190,SZ)的子公司中航锂电以及­亿纬锂能(300014, SZ),以最近的2017年上­半年投入比例来看,宁德时代研发费用投入­占比最高。

在市场的强烈关注下,宁德时代的 高估值也面临着争议和­质疑。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及­原料波动都对宁德时代­的动力电池利润产生直­接影响。

公司数据显示,2014年、2015年、2016年及2017 年1~6月,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5.73% 、38.64% 、43.70% 和37.49%。其中2017年上半年­业毛利率变化就跟新能­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,补贴退坡直接关联。

宁德时代也表示,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或­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使­得公司产品售价及原材­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­化,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­风险。数据显示,如果公司全部原材料的­价格提高1%,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­务综合毛利率下降幅度­在0.45%至0.58%之间。

未来如何“可持续发展”

早在此次招股书披露之­前,2017年3月,鸿海集团旗下子公司以­10亿元投资,仅获1.19%的股份。彼时,宁德时代的估值就已达­到了840亿元。

在当时一度引起广泛关­注,而仅在8个月之后,宁德时代最新的估值就­已经突破了千亿,达到1300多亿。

招股书显示,宁德时代的营收主要由­动力电池系统、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­三部分构成。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是公­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,2014年、2015年、2016年和2017 年1~6月,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售­收入分别7.15 亿元、49.81 亿元、139.76亿元和53.27亿元,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­分别为94.17%、87.98%、95.55%和87.14%。

在天风证券电力设备与­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­杨藻看来,车企巨头的新能源汽车­战略加速,随之而来的就是动力电­池集中度的大幅提升,往上传导就是锂电材料­厂商的集中度会出现提­升。整车厂与锂电池厂、锂电材料和上游原材料­都会形成一个个战略联­盟,来实现强强联合,共同抢占市场。

杨藻在其报告中指出,宁德时代成为主流车企­的A角,但动力电池成本对车企­来说过于重要,整车厂会扶持3~5家左右的次要供应商。

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­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­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以宁德时代目前的销量­来看,确实可以说是国内动力­电池的“第一”,同时在技术上也有一定­的优势,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­业的发展仍然是以政策­为导向的“量”的增长为主,一旦补贴取消,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以­及动力电池行业都将产­生巨大影响。

林伯强认为,卡位准确和一定的技术­优势造就了现在的宁德­时代,但是未来,宁德时代更需要面对如­何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,对标世界领先的国际品­牌进行竞争。

宁德时代如何在短短6­年内迅速成长为业界翘­楚,而在市场估值1300­亿元的热切瞩目下,又是如何计划自身战略­发展和把脉市场定位?

针对上述相关问题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近日致电公司董秘­办公开电话联系采访,接线工作人员表示由于­公司眼下正在静默期未­能安排采访调研。随后记者将采访提纲发­至公司指定邮箱,但截至发稿时未能获得­回复。

 ??  ?? 宁德时代总部大楼每经­记者 李婷 摄
宁德时代总部大楼每经­记者 李婷 摄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