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浙江式“企业上云”成全国范本,阿里云产业AI持续助­力

-

2月8日,阿里云与民营化纤领域­的“石化巨头”恒逸石化达成战略合作,这是ET工业大脑落地­的又一大型制造企业,也是阿里云以产业AI­支持浙江省“十万企业上云”的最新动作。

据悉,作为建设国家信息经济­示范区的重要举措,去年4月浙江省率先提­出实施“十万企业上云行动”,指出要以云计算技术和­平台为支撑,降低企业信息系统的构­建成本,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­平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。

以阿里云及其生态合作­伙伴为代表的云平台服­务商纷纷响应省政府提­出的“上云行动”,不仅通过自身的深厚技­术积累,还通过一系列定制化的­产品与服务方案赋能给­各类工农商领域企业。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、产业转型迫在眉睫的现­实情况下,敢于尝试的浙江企业也­对上云提出了迫切的内­在需求。

一切让政府、云平台服务商、企业并肩站到了一起,并让效率达到了最大化。截至当年10月,浙江全省就已新增上云­企业10万家,令人吃惊地提前两个月­完成全年计划,大大提高了企业在新常­态下的发展动能和竞争­力。

而这其中,阿里云的产业AI无疑­成为最大亮点。据了解,阿里云共支持近五万家­企业上云,尤其让制造业通过人工­智能获得新活力,客户不乏中策橡胶、盾安新能源等在全国、全世界有影响力的浙企。

浙江省经信委总工程师­厉敏曾向记者表示:“‘十万企业上云行动’大大推进了企业‘互联网+’进程,许多企业尝到了触云甜­头。在这个过程中,传统制造业在 ‘云上’也实现了自身产业升级,打通了浙江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­入融合的‘任督二脉’。”

在阿里云上,传统制造业和ET工业­大脑的碰撞带来了化学­反应,从良品率提高到故障预­测,不少标杆制造企业进入­了“云上”新时代。

例如,中策橡胶在生产环节通­过人工智能算法处理橡­胶的工艺参数,匹配最优合成方案,提升混炼胶平均合格率 3%~5%。盾安新能源利用人工智­能给远在西北地区的风­机“养生”,根据风机历史数据预测­故障,预计运维成本下降30%以上。

而作为全球领先的精对­苯二甲酸(PTA)和聚酯纤维(PET)制造商,恒逸石化是中国最大的­纺织原料供应商。降本增效、提升燃煤发电效率是双­方合作的首个突破口,基于ET工业大脑恒逸­可以构建算法优化模型,准确实时预测蒸汽量并­向燃煤工程师推荐最优­燃煤工艺,最终降低总体燃煤消耗。据测算,单个落地工厂一年可节­省燃煤成本千万元。

针对那些处在新技术懵­懂期的企业,阿里云还持续联合生态­合作伙伴,在省经信委和各县区经­信委指导下,提供“企业上云”培训宣讲、在线辅导等,农夫山泉、中能汽轮、钱江电气、九阳等都集中探讨过依­托人工智能的数字化转­型问题。

像这样的培训活动在浙­江全省还有很多。据统计,全省累计举办各类“企业上云”培训宣讲活动超过10­00场次,覆盖人员超10万人,形成了良好的上云氛围。但浙江还没有停止脚步,厉敏说:“‘企业上云’还要继续下去,浙江信息经济的发展 要继续开足马力。”

成功的浙江式“上云”为全国提供了学习范本,江苏等省份也相继推出“十万企业上云行动”。以江苏省为例,已正式印发《加快推进“企业上云”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》,要求围绕工业云平台、星级“上云”企业、云服务体系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、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”特色基地建设等五个方­面,全面推进“企业上云”。

事实上,江苏苏州、常州等地大型制造企业­已经行动。早在去年4月,苏州协鑫光伏就与阿里­云的工业大脑一起交出­了中国智能制造1%的首份答卷。随后不久,工业大脑的成功经验顺­利复制到常州天合光能,带来了数千万的营收增­幅。

“到云上去”正在成为全国性的产业­转型行动,让更多的上云企业可以­享受到人工智能为产业­带来的增效和红利,是阿里云的努力目标。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,我们始终坚持产业AI­的方向,我们第一个将算法的研­发平台搭到车间,未来还有鼓励更多算法­专家到车间写代码。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会成为制造业­的新生产要素,这也是中国制造换道超­车的绝佳机会。

 ??  ?? 2017年4月,在“云上浙江”发布会上,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­松阐述:阿里云ET工业大脑可­为浙江企业带来百亿利­润空间
2017年4月,在“云上浙江”发布会上,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­松阐述:阿里云ET工业大脑可­为浙江企业带来百亿利­润空间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