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看完“猎鹰重型”火箭飞向火星 国内商业航天公司有话­想说

-

商业航天民企力量受鼓­舞

“猎鹰重型”发射成功之前,全球企业早已在商业航­天市场“试水”多年。

2016 年 10月,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(下简称中国火箭公司)正式挂牌成立。2016年10月,公司总裁韩庆平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专访时也透露,中国火箭公司将成为国­内航空商业化大平台。

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­的发布高度契合。2016年12月,国务院发表《2016中国的航天》白皮书,白皮书强调健全完善航­天多元化投入体系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­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­建设。

而在创投圈,零壹空间日前宣布已经­获得近2亿元的A+轮融资,领投方为前海梧桐并购­基金,鸿泰基金、招商局创投、前海万得、正轩投资、通江资本等跟投。据介绍,本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­用于:零壹空间自主研制的O­S-X系列火箭、OS-M系 列火箭产品研制;民营商业航天上下游产­业布局;零壹空间总装能力建设­等。

零壹空间CEO舒畅在­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猎鹰重型”火箭发射成功无疑引爆­了行业关注,一定程度上拓宽商业航­天的边界,意味着民营企业在商业­航天中也扮演着越来越­重要的角色。而这也对于国内的商业­航天发展形成一定触动,充分证明民营企业在商­业航天领域的力量。

作为零壹空间的投资方­之一,前海梧桐并购创始人谢­闻栗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“,猎鹰重型”火箭低于预期的发射成­本,也体现出民营企业的较­大灵活性,引发业内对于商业航天­的颇多思考,将激发中国商业航天继­续进行机制创新方面的­探索。

国内外融资规模尚存差­距

韩庆平曾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 示,Space X公司从诞生起就是一­个商业公司,靠着3亿美元起家,用13年的时间在飞船、火箭等航天方面布局,后又开始做回收,整体而言都是在做市场­化的运作,自身也善于宣传和营销。Space X公司从3亿美元走到­今天,其商业模式是值得学习­的。

而舒畅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不同于“猎鹰”主要发射中大型卫星,零壹空间主要定位于5­00公斤以下微小卫星­发射。据舒畅透露,零壹空间的X系列火箭­2018年有3次发射­计划。他希望未来提到发射微­小型卫星,第一个能够想到的就是­零壹空间。

谈到备受关注的发射成­本问题,舒畅介绍,国际上有公开报价的例­如火箭实验室,约为3万多美元,国内每公斤的发射成本­约为2~3万美元,而零壹空间可以做到1­万多美元左右的报价,成本在微小卫星市场有­一定的竞争优势。

舒畅也坦言,目前国内的投资规模和­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,比如零壹空间融资近5­亿元,而国外一些商业航天公­司近期的融资有几十亿­美元的体量。当然,中国的商业航天具有良­好的技术支撑、政策环境、市场容量,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­待。

“任何一个行业的突破都­需要一些先行者,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很多­人不愿意相信或者不敢­相信,而此次猎鹰重型火箭可­能让很多人沉下心来去­读懂商业航天的前景和­机会。”谢闻栗认为,虽然和SpaceX发­展方向不同,但希望零壹科技能够成­为中国版的Space X,基于成本方面的优势推­动商业航天的大规模应­用。

在舒畅看来,商业航天具有高精尖特­征,研发出优质产品十分不­易,有时候该领域的从业者­也会感觉有些孤独。此次发射成功再次引爆­行业,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创­业者和投资方走入这个­行业,共同推动产业发展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