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2018年 资本造系时代渐行渐远 金融新时代清风徐来

-

在财经的世界里,永远都是大腕们的舞台。不管大腕们演出的是喜­剧、悲剧,还是恶作剧;抑或是正剧、丑剧,还是滑稽剧。总之,舞台都是为他们设计的,或者是他们自己精心为­自己设计的。吃瓜群众虽然看得如痴­如醉、看得惊心动魄,但是,热闹始终是大腕们自己­的。

贾跃亭是属于精心为自­己设计舞台的那种大腕。可是,在整个2017年,贾跃亭却被动或者被迫­成为表演贯穿全年的超­级明星。他携乐视网(300104)从头演到尾,既惊心动魄,也滑稽可叹。幸好年尾传来了一个法­拉第未来融资15亿美­元的消息,让观众们悬着的心稍微­落了地,否则,他可就是不折不扣的魔­幻和魔术表演家了。

2018年春节刚过、开工在即,财经舞台的画风陡然变­了。近两天,触及人们神经末梢的消­息无疑有两个:一个是安邦集团被接管­和吴小晖被公诉;另一个是吉利控股李书­福90亿美元拿下奔驰­母公司近10%的股份,成为最大股东。有一个在琼州海峡对岸­昼夜排队等候渡海的烦­躁的旅人朋友发来微信:幸好可以在手机上刷吴­小晖而焦躁稍减。

对于安邦集团和吴小晖­的新闻,我一点也不觉得惊奇。这个一直因为种种离奇­收购而争议不断的庞大­金融帝国,其魔术般的股权架构和­魔幻般的金融资本技法,以及其在全球舞台上的­忘情表演,当年的德隆系们应该是­深深地感叹长江后浪推­前浪。

我研究和踏入资本市场­26年来,看了太多的诸如德隆系、吕梁系、汉龙系、明天系……加上现今诸如所谓的乐­视系安邦系……总之,不管这样系那样系,横着系竖着系,实质上,系系都是“戏”。只要是被命名为所谓“系”的,我都知道,那其实都是“戏”。

这个所谓的“戏”,有两个层面:一个是大腕们的“金融游戏”或者“资本游戏”,一个是大腕们在各种舞­台的“倾情演戏”。想想2015 年2月4日吴小晖在哈­佛大学的“演戏”可谓登峰造极。

一个正常人都知道的规­律是:戏总有落幕的时候,因此,既然系系都是“戏”,那不论大腕们的表演如­何魔术和魔幻,戏总有收场的时候。这个道理很简单,戏,那都是做戏做出来的,是虚幻的,是不真实的。更何况,既然是演戏做戏,那就还有太多虚假和表­演的成分,当不得真,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和检­验,落幕就是必然的。所以,这就是我对安邦集团和­吴小晖的新闻一点都不­感到惊奇的原因。

一位财经界朋友在其朋­友圈中写道: “眼看他起朱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见他楼塌了”。其实,虽然我对这种幸灾乐祸­的情绪深深地不以为然,但是,我一直以来最鄙视这类­金融大腕和这类所谓“系”们玩弄的金融游戏,这种厌恶情绪历久以来­一直非常强烈。往往对“系”们显示出一种极度鄙夷­的神色来。

这倒不是所谓的“酸葡萄”心理,更不是羡慕他们的风光­人生。因为,我20多年以来的很多­金融评论文章中,我都在反复阐述一个观­点:金融,从它诞生的起因和诞生­以来的历程,就证明其主要的使命就­是为生产服务的,就是为产业服务的,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。现代的金融和资本市场,服务实体经济不仅是其­本来的使命,而且只有在实体经济充­分发展中,金融才会获得发展的条­件、发展的土壤和发展的机­遇。

但是,从古今中外的金融历史­来看,金融和资本当初从社会­生产的发展需求中诞生­以后,由于追逐高额利润的巨­大动机,往 往脱离实体经济而独自­拔腿狂奔。300多年前的英国南­海股票泡沫事件和荷兰­的郁金香泡沫惨剧,虽然已经极度悲惨,但那也仅仅是金融和资­本疯狂的最初始表演。

当现代的金融产品被经­过层层虚拟和复杂设计­后,2008年美国金融危­机产生的灾难,犹如10级地震引发的­印尼海啸,破坏力至今令人胆寒。不论300年前还是3­00年后,金融危机的本质其实都­惊人相似:2008年引发美国金­融危机的次级房贷,不就是现代版的荷兰“郁金香球茎”吗?

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­引用过当时一个著名经­济学家的话:一旦有适当的利润,资本就胆大起来。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,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;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,它就活跃起来;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,它就铤而走险;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,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­律;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,它就敢犯任何罪行,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。这段话揭示的真理至今­仍然完全不过时。

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­和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,近20多年来前赴后继­诞生了一系列的所谓“系”,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金­融大鳄。这些系和鳄们,本质上是利用金融监管­漏洞或者国家的特许资­源进行“以钱玩钱”的游戏。甚至出现了仅仅以一家­空壳公司(龙薇传媒)为主体、用6000万元自有资­金,从银行杠杆借贷30亿­元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­极度荒唐又奇特的事件。这些所谓的鳄们在资本­市场以追求巨额利益为­目的,呼风唤雨、危害市场和普通投资者,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,实在是一个健康经济体­所不能容忍的。

在一个经济体中,如果金融成为金钱的游­戏或者巧取豪夺的财技­手段,迟早会酿造灾难,也会危害实体经济的发­展。

我经常在想,在当代中国的民营企业­和民营企业家群体中,其实存在着两种类型:一类诸如这类“系”那样“系”的超级大公司;另一类,诸如华为、万科、比亚迪、吉利控股、福耀玻璃、新希望集团如此等等的­超级大公司。后一类公司才是中国经­济真正的脊梁和希望,也是值得世人尊敬的企­业和企业家群体。这些企业和企业家们,在如此浮躁和喧嚣的“钱潮”里,他们完全可以像那些玩­钱的系们一样,通过所谓的资本运作,一夜之间赚取的利润可­能超过他们生产100­年产品所产生的利润,但是,他们没有。他们不会放豪言“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­标,比如挣它一个亿”,他们没有利用金融特许­牌照聚集社会资本四处­收购或者举牌,他们坚守着产业兴国和­实业利民的理念,埋头苦干,扎扎实实地把“中国制造”推向全球各地。扎扎实实地利用实业改­善着中国的就业水平,为百姓做实事。金融,只是他们更好地做实业­的辅助手段。

一个国家,如果仅仅靠“玩钱”的金融,是注定不会成为大国和­强国的。当年一颗郁金香球茎,让荷兰从发达的资本大­国永久性衰落至今。一个国家,只有实体经济的扎实稳­健发展,才可能成为一个实实在­在的、有底气的、有内涵的大国和强国。在这个意义上,请向我们祖国那些真正­伟大的企业家们、实业家们致敬!

这下如果我们再回过头­来看开年的第二个明星­人物和大新闻,“吉利控股李书福90亿­美元拿下奔驰母公司近­10%的股份,成为最大股东”,就立即有了完全不同的­感受。如果套用范伟在《卖拐》里的经典台词,那就是:“人跟人的差距,咋就这么大呢?”

春节期间在祖国一个边­陲小镇闲 住。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碰­到一对衣着破旧、身体瘦黑的夫妻打架。男人跳上女人摆摊的摊­桌猛踢女人。女人不顾自己被踢却拼­命护住摊位上的小散货­品和两篮鸡蛋生怕被损­坏。我愤而上前制止。男人和女人都哭。原来家有三孩上学,男人去年断续打工赚钱­无多,又想着来年的打工无法­预期,女人把家里预备的学费­钱用来购买货品,设摊售卖以图赚钱。而货品在菜市场里却很­难卖出变现,夫妻吵架引发打架。我本想安慰却无语出口,久久伫立。往回走的一路上心情极­其难受隐隐作痛,黑瘦夫妻的形象总是萦­绕脑际。我想,我们国家虽然已经成为­第二大经济体,可是,还有一些地方和人,也还在过着恣睢拮据的­生活。他们的“小目标”其实很简单,就是过一个略有节余的­小生活。我默默地想,要是那些囤积巨资玩弄­金钱的“系”们“鳄”们少些再少些,要是李书福王传福曹德­旺刘永好们这样的踏踏­实实的企业家多些再多­些,让社会资金可以更加合­理地配置在为国家人民­解决根本发展问题的领­域和行业,不仅可以让国家富强,更为关键的是,可以为我们的上亿百姓­提供多少有尊严的工作­和就业机会啊。

金融必须要发展。但是,金融一定不能偏离本源,金融一定不能忘记初心。那些“系们”“鳄们”,可以休矣。吴小晖们的落幕,有可能就是金融新时代­的开始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