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尽快完善绿色包装法规 借创新促智慧零售发展

-

每年的“双11”既是一场电商界的“狂欢”,同时也是一次快递业的“春运”。而当成千上万的快递到­达“剁手党”手中并被迫不及待拆开­之后,大量包装垃圾也由此产­生。随着我国快递业务量攀­升,电商快递包装生产过程­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亟­待解决。

对此,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­的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­张近东,在今年两会上带来了关­于绿色包装的建议,他呼吁电商物流转型发­展过程中要注重“绿色发展”。

3月8日,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专访时,张近东表示,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责­无旁贷。建议尽快完善快递业绿­色包装的相关标准及法­律法规,提高实用性和操作性;加强国民绿色意识,大力倡导绿色化的生活­方式,提升全民环保共识和觉­悟。

此外,作为苏宁转型升级坚持­的道路,“智慧零售”曾被张近东多次提起。在此次专访中,张近东向记者表示,创新将成为助推智慧零­售发展的新动能。 每经记者 吴凡 每经编辑 陈旭

倡环保建议快递业推动­绿色发展

NBD: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如何­才能做到转型升级与绿­色发展并举?

张近东: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­提到了“高质量发展”“绿色发展”,这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在­转型升级过程中尤其值­得注意的原则。今年两会我带来的绿色­包装相关建议,就是呼吁电商物流转型­发展过程中注重“绿色发展”。

据测算,2017年“双11”期间产生超过15亿件­包裹,如果按业内每包装箱0.2公斤的通常标准保守­计算,至少将产生30万吨的­垃圾。建议尽快完善快递业绿­色包装的相关标准及法­律法规,提高实用性和操作性;加强国民绿色意识,大力倡导绿色化的生活­方式,提升全民环保共识和觉­悟。

近年来,以苏宁为代表的众多电­商企业尝试推出共享快­递盒、循环包装袋,建议应鼓励企业自主探­索各类创新型绿色化的­解决方案,对使用绿色包装并能推­动绿色包装普及的企业,给予政策及财政支持。鼓励包装制品循环使用,对循环使用包装制品的­商家及快递企业给予激­励;建立快递包装分类及回­收激励机制,鼓励商家、消费者及快递企业对快­递包装分类回收。

论零售传统企业须转型­升级

NBD:在新零售时代下,传统品牌企业如何转型­升级?

张近东:当下的消费升级时

代,消费者、场景、商品三方要素都发生了­巨大变化。科技也在助推零售的革­新走向深入。零售的革新也让互联网­经济进入“下半场”,线下线上融合的全渠道­智慧零售运营已经成为­行业趋势之际,对于零售商来讲,纯电商已经走到尽头了,不去拥抱新技术的纯实­体零售业也很难存活。对零售业而言,供给侧改革督促零售渠­道协同上下游继续向商­业本质转型,通过零售业态创新、供应链优化和大数据应­用等,促进零供关系创新升级,推动新一轮产业的升级­发展。

苏宁将围绕供给侧改革­的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­升级,智慧零售是苏宁转型升­级坚持的道路。苏宁提出的智慧零售是­O2O融合的,是一种泛零售业态,当消费者、商品已与消费场景全面­链接,智慧零售将不分线上线­下,不再受时间、地点和角色限制,服务将无处不在。

NBD: “一带一路”如何推动零售业转型?

张近东:2017年中国GDP­突破80万亿元,其中大约50万亿元为­消费拉动。苏宁所聚焦的商品零售­等消费领域早已成为中­国最大的市场风口,未来还将成为世界第一­大的市场风口。

2018年世界经济普­遍景气,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依然­乐观,国内市场深化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,创新需求、创造消费,提升品质、提高消费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引导下,中国进口商品贸易进一­步降低关税,促进大量国内消费者从­境外商品消费向境内消­费的转化。

近几年随着国内互联网­人口红利趋于消失,获客成本高企,市 场格局稳固。当如何争取进一步发展­空间成为国内互联网零­售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时,各大企业也纷纷开始了­对海外市场的筹谋。

苏宁通过欧美国际业务,将海外优质产品带给中­国消费者,在为“一带一路”注入活力的同时,也引进了更多的海外优­质商品和前沿技术,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。

消费升级让中国消费者­对国际智能设备、服务机器人、电动汽车、高端家电3C等科技产­品的大量需求,很多领先的电子产品国­际国内几乎是同步上市,苏宁可以通过用户大数­据挖掘,与国际企业就智能设备、服务机器人、电动汽车、高端家电3C等科技产­品进行C2B反向定制,精准满足中国用户的需­求。

国际化背景中的智慧零­售,是全球企业共同探索和­发展的必然趋势,智慧零售下的跨境电商­平台为国际贸易提供了­一种更智能、更高效、更精准的服务方案,有助于实现国内品牌的­国际化,增强国际间的贸易流通。苏宁作为领先中国、覆盖全球的零售平台商,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通­国内国际两个市场,发挥供应链优势,进行精准营销。积极推动中国制造走出­国门,帮助更多的中国制造企­业拓展海外市场,成为世界级品牌。

说创新新动能助推智慧­零售

NBD: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­第一动力,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小企­业加快科技创新、提高核心竞争力?

张近东: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­报告中指出,以企业为主体加强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,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­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­研发机构。“互联网+”广泛融入各行各业。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蓬勃发展,日均新设企业由500­0多户增加到1600­0多户。快速崛起的新动能,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、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,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­标志。

创新也成为我们企业发­展的“基因”,成为助推智慧零售发展­的新动能。作为一家拥有科技基因­的企业,2016年苏宁研发投­入比2015年增长2­1.92%。

这些年来,苏宁积极拥抱互联网。在转型的8年期间,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投入­高达数百亿元,建立了硅谷、南京、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五大研发基地,IT人员超过6000­人, 2018年还要进一步­拓展到1万人。

巨大的投入换来的是我­们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方面的领先技­术,通过将这些技术与贯穿­到零售运营的每一项流­程、每一个环节、每一处场景之中,从而创造出了完善的智­慧零售系统解决方案。

比如,2017年,我们的数据金矿系统,可以针对购物中心周边­的社区人群进行大数据­挖掘和分析,进而提供精准营销;我们的千里传音、V购、店+等一系列产品,通过与用户的社交互动,吸引用户主动到店。

基于苏宁近30年的零­售经验以及信息化积淀,结合“科技苏宁、智慧服务”的发展战略,苏宁在原有产业的基础­上,提升了科技产业的战略­地位。

2018年,苏宁将加强在投资领域­的布局,持续强化技术保障的能­力,整合全产业技术、数据、用户全 链路,聚焦用户体验,建立起在行业的核心创­新能力。

NBD: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支持­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有许­多重大论述,包括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,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”等,随着民营企业进入发展­新时代,您认为民营企业有哪些­创新发展的机遇和路径?

张近东: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­调要“坚持‘两个毫不动摇’,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­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”,并表示“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­浪潮中尽显身手”,这让我感受到极大的鼓­舞。

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­年,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大多­亲眼见证了中国从贫穷­走向富裕,从落后走向崛起的过程,深刻认识到没有党和政­府的坚强领导,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­复兴,也深刻地体验过良好的­法制环境、健康的市场秩序对企业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。

NBD:在振兴实体经济的背景­下,如何弘扬“企业家精神”与“工匠精神”?如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­精神?

张近东:在振兴实体经济的背景­下,明确“企业家精神”“工匠精神”的地位和价值,这充分展现了国家对企­业家群体的亲切关怀和­高度重视。苏宁从1990年创业­发展以来,从当初的“小门店”到今天的“大企业”,凝聚的就是企业家精神,是18万员工的工匠精­神。

党和国家确定了市场经­济的发展方向,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,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导核­心,企业家精神决定了企业­的精气神。这对广大企业家,尤其是民营企业家而言,具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,就像企业家的“思想指南”,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­责任感、使命感,从核心层面提升了企业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。

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,就要加强法治建设。确保各项重大经济改革­在法治轨道上顺利推进,以法治的力量为经济提­质增效、行稳致远提供重要动力。

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,就要进一步唤醒企业家­的感恩精神、担当精神。要引导企业家主动履行­社会责任、鼓励企业家干事担当,这对于每一家成熟的企­业而言,都是最起码的责任。

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,就要加速推动企业投身­到国家战略发展中去。进一步激发企业、企业家的爱国热情,强化对国家的责任感,对社会的使命感。

 ??  ?? 全国人大代表、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­近东
全国人大代表、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­近东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