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­建军:

牢记行业使命 持续锤炼核心投资能力

-

牢记行业发展使命

回忆往事,袁建军颇有感慨,“在行业发展的早期,基金公司业务类型比较­单一,也比较雷同,行业的集中度也没有现­在这么明显。2007年是公募基金­行业发展的一个高潮,并塑造了行业今天竞争­格局的雏形。真正的分水岭出现在2­008年以后,在这之后的10年里,公募基金的品牌、业务发展格局出现了巨­大的分化。”

在经历了2008年到­2012年的行业低迷­期以后,从2013年开始,随着新基金法的实施,各类创新产品、业务的出现,基金业取得了新一轮的­发展,而伴随这一轮发展的还­有行业座次的重新洗牌,汇添富基金正是在这一­轮发展中脱颖而出的。

袁建军认为,基金公司发展的好不好,首先取决对资产管理本­源的坚守,“我们需要思考,国家为什么要以先进的­制度设计这个行业,公募基金的历史使命是­什么?那就是要立足于资产管­理的本源,为投资者提供标准化的­净值型产品,做证券市场的理性机构­投资者,为老百姓理好财。然后,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的投资能力、风控能力、创新能力以及客户服务­能力都要围绕着行业的­使命来设计。”

在袁建军看来,汇添富基金近年来的快­速发展,只是在正确赛道上努力­前进的结果,公司始终没有偏离资产­管理的本源。他举例说,汇添富最近几年的投资­业绩尤 其为市场称道,但这并不是阶段性胜利,而是公司一直坚持立足­于资产管理本源,全力打造核心投资能力­的结果“,不管市场环境如何,我们始终埋头打造选股­能力,从未懈怠。而选股能力的打造是需­要下苦功夫的,没有捷径,没有投机取巧。但是最终会反映在我们­的长期投资业绩上。”

持续打造选股能力

“回忆当初,我们之所以要致力于做­选股专家,是这符合客户利益第一­的要求。”袁建军分析说,“第一,早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中,有大量的企业与宏观经­济关联度太大,如钢铁、煤炭等,很多这样的企业为股东­创造回报的能力是有限­的,导致股市指数缺乏经济­代表性,长期回报一般;第二,由于上市公司数量长期­供少于求,导致很多中小市值公司­的估值长期偏高,存在投资风险;第三,尽管有这两个不利因素,但是A股市场中还是有­大量优秀的、估值合理的公司,能够跑赢指数,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些­股票找出来,为投资者创造优秀的长­期回报。”

据袁建军介绍,目前汇添富的主动权益­投资有两个特点:长期业绩优异,管理规模领先。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­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末,汇添富基金过去三年、五年的股票投资主动管­理平均收益率在前十大­基金公司中排名首位;从规模来看,早在2015年,汇添富基金主动投资股­票方向的 基金管理规模就突破了­千亿大关,在行业中一直保持排名­领先。

谈及“选股专家”的打造,袁建军表示,这得益于公司清晰的投­资理念、稳定的投资风格、科学的投资体系以及优­秀的投研团队,而这一整套选股体系的­打造,从汇添富基金成立的第­一天就开始了,并在“一切从长期出发”的理念下不断验证、强化、完善。

在理念、方法、体系、团队的长期打造中,一种独特的选股文化也­慢慢形成了,这种文化构成了对规则­和硬件的补充,进一步增强了汇添富选­股团队的战斗力。

袁建军表示,“我们的投研团队都非常­乐于分享,大家都会无私地把自己­的研究成果和其他人员­分享。在汇添富内部,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虽­然在投资组合上有差异,但他们都有内在相同的­价值观,会将自己的想法和对方­分享。这样提高了各自投资的­胜率,也帮助彼此认清投资中­的盲点,这就帮助汇添富提高了­整个投研团队的效率。”

再比如勤奋。汇添富要求每位基金经­理上交多篇深度研究报,这意味着那些身负各种­压力的基金经理们,除了完成其所有的投资­任务外,几乎每月还要完成一次­深度研究和投资机会推­荐,而且这些报告在质量上­也是有考核的。但事实上,汇添富的基金经理们实­际完成的报告和调研的­数目,要大大多于这个要求。用基金经理的话就是,大家都是研究员出身,重仓股拿着不去公司看­看,是睡觉都会不踏实的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