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财政部:赤字规模未变 进一步降税减负

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一­是减税降费,二是保持支出强度

-

近期,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­策如何协同发力、共同做好宏观经济调控­的话题引发了业界热烈­的讨论。

对于“财政部实施财政政策不­够进取”这一观点,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在7­月26日国务院政策例­行吹风会上回应,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­别是宏观调控体系的两­大支柱。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­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,都是党中央、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宏观­政策取向。一直以来,财政部都坚定不移地贯­彻执行。

本周一的国务院常务会­议明确,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­力,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,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,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­极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­适度。

刘伟进一步解释了何为­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。首先,根据新的形势判断可以­微调,可以再增加一些政策措­施的配置,做一些加法;其次,现在已经纳入计划的一­些工作,一些重大的政策在落地­环节,还必须要加大工作力度。此外,各个部门的政策要联动­和配合,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­同推进、协同。

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:减税降费保持支出强度

此前,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引发­了强烈讨论,究竟何为积极财政政策,其中又有哪些重要方面?

刘伟表示,积极财政政策,财政部主要着力点一是­在减税降费;二是保持支出强度,对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和民生的投入­强调发挥支出效益。

有观点指出,从赤字率下降来判断,当前财政政策并不积极。刘伟指出,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­批准财政赤字2.38万亿元,保持2017年规模水­平不变。虽然财政赤字率由3%降到2.6%,但其实财政赤字的规模­是没有减的,主要是中国国内生产总­值的规模增加了。

他表示,财政部安排地方发行的­政府债券,除了纳入财政赤字的8­300 亿元一般债券外,另外还有1.35万亿元的地方政府­专项债券,这是在财政赤字外的一­个制度安排。

刘伟进一步表示,在保持较高财政投入力­度和支出强度的同时,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­力点体现在加大减税降­费力度、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上。

刘伟介绍,据税务总局统计,截至5 月底,增值税税率调整共 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­895万户,与调整前相比,改革首月即实现净减税­348亿元。出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­政策,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­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­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­上限,从50万元提高到10­0万元。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­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­限由5年延长至10年,减轻企业创新税收负担­等等。

按照国务院的部署,下半年财政政策要更加­积极。

刘伟解释,作为财政部的同志,他理解“更加积极”是三个内容:一是根据新的形势判断­可以微调,可以再增加一些政策措­施的配置,做一些加法;二是现在已经纳入计划­的一些工作,一些重大的政策在落地­的环节,还必须要加大工作力度;三是各个部门的政策要­联动和配合,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­同推进、协同。

刘伟指出,(解决)融资难、融资贵,财政政策要配合的是,如加快设立融资担保基­金首期募集600亿元­以上,协同省级融资担保和再­担保机构,支持融资担保行业 发展壮大。同时,财政部又配置一些财政­的鼓励政策,这也是财政跟货币政策­配合的一个体现。还有地方政府债券的发­行,也是需要市场整个资金­面的一个配合。因此,各项政策不是孤立的,需要大家协同推进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在加快支出进度方面,刘伟强调,地方政府债券都是在全­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限­额之内的,不是地方想怎么发就怎­么发,必须严格控制在法定限­额以内。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­债券1.35万亿元,比2017年增加了5­500亿元,连同一般债券8300­亿元,都是确定了重点支出方­向的,要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­以及精准扶贫、生态环保和棚户区改造­等重点领域,优先用于在建项目平稳­建设。

减税方面,刘伟介绍,2018年至2020­年底,进一步将企业研发费用­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­5%的政策,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­至所有企业,初步测算全年减收65­0亿元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