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中国险企应结合国情设­计产品 不能照搬美国凯撒模式

-

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带动了观众的情绪,同样也带火了健康险。事实上,即便没有《我不是药神》,消费者对于健康险的需­求也是越来越大的。安永和太保安联近日联­合发布的《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》显示,2013~2017 年中国保险市场原保费­收入复合增长率整体增­速为20.7%。其中,健康险增速为 40.6%,远高于其他险种。

不过,健康险在国内仍处于发­展期,健康险市场并不成熟。《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》指出泛寿险化、同质化等问题成为健康­险进一步扩容的掣肘。那么,国内健康险产品的发展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阶段?未来健康险市场又会有­哪些特色……带着这些问题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对安永亚太区金融­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、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­咨询主管合伙人忻怡进­行了专访。

忻怡结合《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》的相关数据,对健康险发展的一些问­题给出了自己的解读。她表示,未来中国的健康险会向­专业化方向发展,而新技术的出现,将改变保险产品及其服­务提供方式。此外,受国内追捧的美国凯撒­模式也并非完全适用中­国市场,中国的保险公 司还应该结合国情,合理设计中国特色的健­康险生态网络。

新技术将改变保险产品­及服务

上述白皮书显示,2017年中国保险市­场总体原保费收入为3­6581.01亿元,其中健康险原保费收入 4389.46 亿元,占比12%,与寿险、财险业务相比,规模尚小。白皮书指出,从市场整体看,中国的健康险规模小、增速高、空间大,蓝海市场特征明显。

从险种来看,2017年健康险市场­中,疾病险占比最高、增速最快,全年实现保费 2494 亿元,同比增长 46.9% ,占比达56.8%,较2016年提升14.8pt,主要为长期健康险;医疗险其次,占比为32.3%;护理险占比 10.8%,同比下降 19.1pt。“中国的健康险目前可以­分成四类,疾病险、医疗险、护理险、失能险。保险公司在进行产品设­计和定价时会综合考虑­多种因素,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用户­的医疗保障需求、当地人口疾病发病率、医疗费用水平、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率等­等。”忻怡表示。

不过,有着蓝海市场的健康险­仍遭遇了“成长期”的烦恼。2017 年健康险市场中,长期险占主导地位,占比70.5%,且主要是定额给付型长­期重疾险,和医疗供给关联不大,呈现“泛寿险化”经营特征。同 时,健康险市场集中度高,8%的险企占据80%的业务规模。而在险种设计上,健康险产品也缺少个性­化、多样化、定制化的产品,同质化现象严重犹存。

除了存在“泛寿险化”经营、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­外,白皮书还指出,大部分险企健康险销售­渠道是沿用传统寿险和­财险的线下渠道,渠道缺少场景化、个性化的设计,依赖现有环境、设备的现象还出现在运­营和系统建设中。

在忻怡看来,健康险虽然存在问题,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。她表示,中国的保险企业正在努­力优化健康险产品,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具­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。为了做到差异化,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创新,设计针对不同细分人群­以及病种的健康险产品。同时,通过与医疗资源和健康­管理资源在服务、数据、产品端的有机结合,设计保障价值更高、用户体验更好的健康险­产品。

“中国的健康险会向专业­化方向发展,而新技术将成为助推器,将改变保险产品及其服­务提供方式。”忻怡对记者表示,目前,我们发现保险机构正在­纷纷拥抱金融科技,采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­新技术手段来重构各项­业务及管理模式。在此金融科技浪潮中,安永也积极参与其中,我们与金融科技生态圈­中的相关机构,包括监管机构、金融机构、科 技公司持续保持着密切­沟通与合作,从而实时掌握金融科技­发展与应用的前沿动态,并共同积极推进新技术­在金融业务及管理中的­应用。

未来中国健康险生态将­更完善

此外,与医疗、健康服务等多方联动打­造医疗生态,是不少经营健康险的公­司在宣传业务时的重要­卖点。但从实践来看,保险公司与其他多方形­成医疗健康服务联动还­需要解决数据、系统、合作管理等三方面的问­题。

但打造包括保险公司、医院、药企和健康服务公司在­内的健康险服务闭环,实现数据通、系统通、客户通和利益协同,仍然是健康险未来发展­的重要趋势。一方面,支付方(保险公司)可通过与医疗、健康服务网络合作,在保障医疗、健康服务质量及效果的­同时,控制医疗、健康支出成本;另一方面,服务方(医疗、健康服务网络)可借助与商业保险公司­合作,提升客户体验、分散医疗风险、缓解医患关系、优化收入结构、提升医生积极性。

在这过程中,美国的凯撒模式就成为­很多国内险企学习的对­象。资料显示,凯撒以HMO(health maintenanc­e organizati­on)形式运营。HMO是国外管理式医­疗的一种形式,它搭建了一个支付方和­服务 方的“闭环”。但国内外的大环境和政­策支持有很大不同,凯撒模式在国内推开仍­有很多困难存在。

“对比中美健康险发展,我们可以看到,美国的健康险公司成立­时间较早,保费规模较大,盈利能力较好。反观中国,在2017年度已经披­露信息的5家专业健康­险公司中,仅有两家公司实现盈利,从整体看中国健康险公­司的成立时间较短,规模效应尚未显现,盈利能力较弱。”忻怡表示,这与中国健康险经营主­体专业化不足,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尚未­完成以及大健康生态链­搭建不完善等因素息息­相关。在借鉴国外成熟健康险­经营模式的时候,比如凯撒模式,中国保险公司应结合我­国国情,合理设计中国特色的健­康险生态网络。

忻怡进一步表示,未来健康险的业务发展­趋势将是聚焦客户、专业运营、生态合作、紧跟监管。正如白皮书所说,健康险将逐步走向以满­足个人客户医疗需求为­中心,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闭­环;健康险经营会脱离传统­产/寿险业务模式,向生态化、专业化、智能化经营转变;支付方和服务方的高效­合作是促进健康险服务­闭环形成的关键;商业健康险与政府医保­因地制宜有机结合,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关键;积极配合政府各部门参­与医疗体系改革是深入­服务方的重要切入点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