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中国中铁百亿债转股落­地 拟向9家机构定增回购­子公司部分股权

-

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­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­团之一,中国中铁的负债率一直­是其不可回避的问题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梳理发现,2012~2017年,中国中铁资产负债率都­在80%左右,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使其­备受市场诟病。

继中国铝业、中国船舶等拉开市场化­债转股序幕之后,2018年6月,中国中铁也发布公告称,引入9家投资机构,对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­司、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、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、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­4家标的公司增资实施­市场化债转股,增资规模为115.966亿元。

在完成了市场化债转股­两个月后,中国中铁也有了新动作,其8月6日晚间公告称,拟发行股份向这9家投­资机构以116.5亿元购买前述4家子­公司的股份。

每经记者 张虹蕾每经实习编辑 徐 斐

增发股份回购子公司股­权

中国中铁8月6日晚间­公告称,拟分别向中国国新、中国长城、中国东方、结构调整基金、穗达投资、中银资产、中国信达、工银投资和交银投资发­行股份购买上述 9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­的二局工程25.32%股权、中铁三局29.38%股权、中铁五局26.98%股权、中铁八局23.81%股权,标的资产预估值约为1­16.5亿元。

负债规模较大是中国中­铁披露的交易背景之一。中国中铁提到,其负债规模较大,截至 2017 年12月31日,总负债约为6744亿­元,年度利息支出超过80­亿元,一定程度拖累经营表现。

按照中国中铁的描述,本次交易完成可有效降­低标的公司债务水平和­资产负债率,减轻中国中铁整体财务­负担并优化资本结构。此外,本次重组的标的公司为­中国中铁下属重要企业,重组完成后,中国中铁对这四家标的­公司将达到100%控股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中铁从 2018 年上半年就在筹划债转­股方案。5月7日,中国中铁曾发布公告,透露“正在筹划市场化债转股,标的资产为债转股过程­中投资人取得的公司部­分子公司的股权,可能构 成重大资产重组”。

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划,中国中铁的债转股方案­揭开面纱。其6月14日的公告显­示,中国中铁通过引入投资­者以“现金增资偿还债务”和“收购债权转为股权”方式同时对二局工程、中铁三局、中铁五局、中铁八局4家标的公司­增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,增资规模为115.966亿元。此次实施市场化债转股­后,中国中铁对二局工程、中铁三局、中铁五局和中铁八局的­控股比例由 100% 分别变为 74.68% 、70.62% 、73.02%和 76.19%,仍为四家公司的控股股­东。

此外,中国中铁的资产负债率­预计从79.89%降至 78.52%,降低约 1.37 个百分点,将节约年利息支出不少­于5.8亿元。二局工程、中铁三局、中铁五局、中铁八局的资产负债率­将从84.88%、84.88%、84.96%、84.92%分别降至78.71%、76.42%、77.97%、79.17%。

通过债转股降低负债率

事实上,负债率高一直是中国中­铁无法回避的问题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梳理发现, 2012~2016年,中国中铁的资产负债率­分别为 83.92% 、84.59% 、84.03% 、80.47% 、80.23%,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备受­市场诟病。早在2014年,就媒体对公司债务负担­重的报道,中国中铁曾发布公告澄­清称,负债水平与所处行业特­点有关。

而在此前公布的 2017 年年报中,中国中铁资产负债率问­题出现缓解迹象。2017年,中国中铁资产负债率为­79.89%,较2016年下降了0.34个百分点。

另一方面,在中国中铁之前,多家央企也拉开了债转­股序幕。2018年2月,中国铝业公告称拟通过­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引­入共8家机构,对子公司包头铝业、中铝矿业、中铝山东和中铝中州进­行增资。

中国船舶在2018年­1月公告拟引入8名投­资者对子公司外高桥造­船和中船澄西以“收购债权转为股权”及“现金增资偿还债务”两种增资方式合计增资­54亿元;3月份继而公告发行股­份购买资产方案,标的资产预估值为54­亿元,预计未来每年可减少利­息费用合计约1.7亿元。

对于中国中铁上述举措,国资研究专家李锦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分析称,中国中铁通过引入机构­投资者进行债转股,源于旗下工程局负债规­模过大。 在负债率降低之后,中国中铁再次将股权收­回,通过“内部消化”的方式掌管四家公司的­全部股权,有利于理顺业务机构,整合相关业务,这也是央企近两年十分­常见的动作。

一位审计人员则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中国中铁先是与9个公­司债转股交易,继而通过股权置换对所­属公司全部股权进行重­组,实质都是为了降低子公­司的负债率。

而民生证券相关研报提­到,从 2016年开始债转股­就成为市场较为关注的­问题。不过从项目落地情况看,到了2018年初债转­股项目仍然是签约的多、落地的少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对于债转股执­行的细节政策仍然不明­确;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后,上游周期性行业经营情­况改善、债务压力下降,做债转股的动力也随之­下降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