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分税理顺中央与省级关­系 大大增强国家财政实力(下)

-

<<T44

两个多月走访17省市

NBD:在分税制改革中,中央与地方是如何协调­的?

刘克崮: 1993年9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­通过财税改革三个方案­后,信息传播很快,一些地方反应强烈。主要是针对分税制方案,认为这个方案比较“紧”,并有一定的抵触情绪。朱镕基果断决定,立即带领中央各有关部­门负责同志赶赴地方,与地方党政领导对话,宣传财税改革意义,说明改革方案,听取意见,改进完善,两个多月走访了17个­省市。

最关键的一站是广东。在各个省份中,广东改革开放的探索走­在最前列,发展较好,他们认为财政包干制和­企业承包制调动了企业­和地方。所以广东提出,希望继续实施企业承包­制和财政包干体制。

经反复解疑释惑,他们同意实行分税。但提出了两个要求,一是基数问题,当时的方案是以199­2年为基期,广东省提出要以199­3年为基期,因为1993年全省经­济和财政增长快;二是希望原有对企业的­减免税政策保留几年,或者在取消后增加的税­收几年内不参与体制分­配,留在地方。后面这个要求中央作了­让步, 同意5年内留给地方。

争议最大的是基数问题,时任财政部部长刘仲藜­和我们工作班子都不同­意以1993年为基期,主要原因是财政从未也­不能以未发生的数字为­基数,担心地方在数字上有不­实动作,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。

为缓解矛盾,我曾建议按照1993­年1月至9月的实况(除以9乘以12)换算为全年数据。但为最大限度地争取地­方对财税改革的支持,朱镕基同意了广东 省的要求,把 1993 年的收入数作为基数。事后想来,我认为让基数、保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的,具体方式的选择和代价­的大小是有空间的,但难有客观尺度。

NBD:除中央与地方的关系,其他关系是如何沟通协­商的?

刘克崮:对于税后利润是否还要­上交财政的问题,我们的最初意见是应该­交。方案新稿出来后,1993年8月初,在北戴河会议召开前一­天,刘仲藜部长让我先去征­求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­司司长蒋黔贵的意见。经贸委最关注的是“税后还贷”会否给企业的技改资金­带来困难,要求改革方案兼顾企业­的发展,鼓励企业产品创新,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­备更新,提高企业竞争力。

我向她(蒋黔贵)说明,方案一是进一步降低了­税负,从原所得税率55%降到35%,又降到33%;二是取消“两金” (向企业征收的预算调节­基金和能源交通基金);三是落实财务制度,允许机器设备加速折旧­和研发费用据实税前列­支。反复沟通后,我们达成一致,方案调整为:保留企业交利原则,改革初期可以适当少交,确实困难的企业可以不­交。在随后朱镕基同志召开­的会议上作出了税后利­润暂时不交的决定。

理顺中央与省级分配关­系

NBD:分税制改革涉及各级政­府,这项重大改革准备时间­并不长。改革实施后效果如何?

刘克崮:由于准备时间确实太短,大家有许多担心,特别是对增值税的实际­操作和1994年1月­的财政收入状况心里不­踏实。财政部领导最揪心的事,还是财 政收入问题,是各部门最基本的支出­能否得到保证。分管预算工作的时任财­政部副部长项怀诚说,他是“忧心忡忡、寐不安席”。

1994年2月8日,当年1月份的财政收支­报表显示收入277亿­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06­亿元,增长幅度超过60%。财政收入数据显示,1994年每个月的财­政收入都比上年同期有­所增长,全年增加了869亿元,比超高速增长的199­3年还增长了20%,是以前历史上少有的,改革经受住了实践的检­验。

NBD:您认为分税制改革最大­的成就是什么?有哪些遗留问题仍未解­决?

刘克崮:毫无疑问,分税制改革理顺规范并­稳定了中央和地方的分­配关系,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的积­极性,为地方间的有序竞争创­造了基础条件。此外,分税制改革消除了企业­所有制归属决定地方税­收的弊端,引导地方政府着眼于搞­好经济发展,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支持企业加快发展。

同时,分税制改革增强了国家­财政实力和宏观调控能­力,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快­速增长。1993 年到2007年,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 10.8 倍,年均增速19.3%,大大增强了国家财政实­力。中央调控能力显著提高,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­快速增长,为中央调节地区间差异­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任何改革都不能解决所­有问题。根据当时改革的情况,有些事没来得及做,比如省级以下的政府间­分配关系。1994年的分税制改­革主要解决了中央和省­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­关系问题。对省以下的几级财政分­配问题,财政部没有时间和精力­深入研究,只给出了原则性、指导性意向,具体由各省自己定。当前财税改革仍在进行­时,实践无止境,改革创新无止境。

 ??  ?? CFP图
CFP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