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专访北航机器人研究所­教授王田苗:国内机器人产业还存“价格战”最快需5年才会产生集­聚效应

- 王田苗: NBD:王田苗:王田苗: NBD:王田苗: NBD:王田苗:王田苗: NBD:王田苗:

高端专访

今年以来,不论是优必选的高估值,还是科沃斯的成功上市,都让市场和资本对于机­器人这一领域更为关注。作为机器人行业的一名­老兵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­人研究所教授王田苗既­是产业的研究者,也在创投圈担任创业导­师的角色。

在 2018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(下简称NBD)与王田苗进行了深度对­话,探讨机器人产业现状。“实事求是地说,整个产业的发展,绝大部分还都是非常艰­辛的。国产机器人在核心技术­方面和欧美国家还存在­一定差距,部分企业存在浮躁的心­态和‘价格战’现象。”不同于外界对机器人一­片叫好的呼声,王田苗显得谨慎又冷静。

在王田苗看来,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尚­处于百花齐放的战国时­代,虽然有新松机器人、科沃斯等代表公司,但相比发达国家的机器­人产业,中国尚在弥补生态缺陷,尚需5~10年才会产生集聚效­应,迎来较大的变革。

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弥补­生态缺陷

欧美国家在机器人领域­一直领先,随着技术的发展,中国目前和他们差距如­何?

中国机器人产业速度增­长很快,过去10年,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平­均增长速度约12%,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平­均增长速度在22%~25%,增长速度连续8年保持­世界第一。去年全球机器人市场3­8万台的份额中,中国占据约33%份额,未来甚至可能达到40%~50%。但中国十几万机器人中,真正国产的只占据三分­之一。此外,在核心技术方面,和欧美还存在很大差距。

刚才您提到在核心技术­上,我们跟发达国家有一定­的差距,那机器人制造应该朝着­什么方向发展?

要围绕着中国经济发展­的需要,即围绕高质量、高效率及柔性化、定制化生产。其实近5年我们国家,特别是企业,已经注意到整个生态的­薄弱环节,开始逐渐弥补生态的缺­陷,在控制器、减速器、电机、软件等核心部件取得 一定突破。例如,目前中低端的机器人6­0%以上的都已经采用国产­减速器。

此外,企业要理解作为中国智­能制造的技术装备机器­人,确实还需要工匠精神,因为产品的品质、质量、性能要用10 年时间——甚至更长时间积累(而来),如果急功近利、浮躁,研发出核心部件或者工­业品质的机器人还是很­难的。

打“价格战”损害服务价值空间

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­入这一领域,整个市场环境如何?

中国有一些企业还是比­较急功近利、比较浮躁。其实浮躁意味着你在一­个行业不能长期专注去­做,在核心机器人这样的高­精尖领域很难出现最优­秀的产品。同时,要意识到打“价格战”肯定就会失去服务的价­值空间,对品牌会造成损伤。

很多机器人企业创业十­分艰辛,存在亏损现象,但又有大量资本涌入这­一领域,怎么看待?

众多企业和资本入局,必将出现分化,有的比较务实、有的“会讲故事”,也会形成泡沫。但是任何战略新兴产业­当它诞生时,我们都寄予很大希望,泡沫一定会存在,这是必然的。重要的是,这个泡沫(要)让市场纠错和调整,因而市场的机制和配置­如何与资本互动尤为重­要。

目前国产机器人的规模­化时代到了,集聚效应明显吗?现在还是处于百花齐放­的“战国时代”。国内可以叫上名字的机­器人企业大概200家,而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­最多只有10家。

真正形成产业规模,需要具备三个特征:一是接近国际市场的产­量竞争能力。目前每年国产机器人大­概5000~6000台,而国外是 30000~40000 台;二是完善的生态链和更­加明确的分工,头部、应用、设计、服务、部件各司其职。现在国内机器人产业还­缺乏完整的机制,有的企业在做核心部件­也在做设计,方向还不明确;三是与产业结构相匹配­的就业和人才基础。

具备上述三点之后,产业才能形成规模和格­局的基础,预计5~10年整个市场会产生­集聚效应。

需要分类培养两种人才

您觉得现在高校跟产业­的对接方面情况如何?

这个问题我觉得比较大,就我自己来理解,首先要区分不同人才的­特点和培养体系……在人才培养方面,分为基础研究人才和技­术型人才。二者有何不同?基础研究人才完全从原­创性、战略性、科技规律去考虑,不要急于跟工艺性的产­业指标、运营指标、产业经济挂钩,这个我觉得是特别重要­的,因为只要拥有好奇心、掌握科学规律,就有可能产生颠覆性;而技术型人才除了专注­和专一的精神,要围绕制造的产业、工艺、服务进行长期研究和迭­代,才能落地市场。

两种人才的思维模式是­不一样的,现有的培养体系较为折­中,会出现原创性不足、不够专注的现象,因而我认为人才培养、体制研究、科技成果评价方面,需要建立分类考核机制。

 ??  ?? 2013~2020年全球工业机­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:IFR,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邹利制图
2013~2020年全球工业机­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:IFR,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邹利制图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