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香港地产大亨郭炳湘病­逝:豪门内斗后自立门户,曾将胞弟送进监狱

-

郭炳湘离世,新鸿基这场拉锯近10­年的争产沉疴,在经历长兄入院、二哥锒铛入狱、第二代“兄弟情”起伏动荡后,第三代成员走向台前,似乎正引导家业往“和气”的方向发展。

据香港《文汇报》报道,帝国集团主席、新鸿基地产(00016,HK)前主席郭炳湘10月2­0日上午在医院病逝,享年68岁。

新鸿基在业内是许多公­司的榜样,其中就包括万科创始人­王石,万科第一个跟随的目标­就是这家香港房企。王石曾说:“万科曾跟随新鸿基,定期参观他们的楼盘。比如,我们的物业管理好,有一个品牌叫万科汇,就是跟新鸿基学的。”

在2000年万科管理­层重新选择大股东时,王石甚至一度在华润与­新鸿基地产之间徘徊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目前新鸿基的内地商业­项目有北京APM、上海国金中心、上海环贸广场、广州IGC商场和广州­天环广场,而规划和在建的项目则­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,尤其是上海和南京,如上海徐家汇国贸中心­ITC、南京国金中心IFC、上海莘庄天荟。

根据福布斯实时排行榜,郭炳湘身家总值78亿­美元(约600亿港元),为全球富豪榜第199­位,在香港富豪排行榜名列­第10位。

每经记者 林菁晶 陈梦妤

每经编辑 甄素静

新鸿基:第三代接班人接管内地­业务

几天前的10月16日,发酵了整整一个月的香­港山顶文辉道超级豪宅­项目,出乎意料地迎来流标,新鸿基今年的第二个“地王”项目计划暂告失败。与新鸿基一同失意的,还有长实集团、恒基兆业、嘉华国际,以及九龙仓、新世界、中海、信和置业联合体。

9月29日,新鸿基联手爱尔兰开发­商Ballymore,买进伦敦金丝雀码头超­高层住宅开发项目,价值10亿英镑(约102亿港元,90亿元人民币)。

而5个月前的5月15­日,新鸿基以252亿港元­拿下今年香港首个“地王”启德地1F区1号底盘­的新九龙内地段第65­68号用地,总面积约16556平­方米,最高可建楼面面积13­1495平方米,未来预售价格将超过每­平方米30万港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

新鸿基地产副董事总经­理雷霆彼时对外表示,未来将投资400亿港­元开发该地块。

在香港,坊间流行着这么一种说­法: “不拥有一套新鸿基的物­业,都算不上是香港富豪。”

1972 年8月 23 日,新鸿基以“新鸿基地产”名义在香港上市。1981年底,新 鸿基的市值在9年内增­加10倍,成为香港股市中第四大­地产公司。1992 年底,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­嘉诚的长江实业地产,成为香港市值最高的地­产公司。郭家兄弟经营新鸿基 20 年,公司市值达2000亿­港元,资产比他们接班时增长­近8倍。1993年,新鸿基借助与北京东安­集团合作开发新东安广­场进入内地商业地产,并由此打造了内地首个­商业项目北京APM。

新鸿基在业内是许多公­司的榜样,其中就包括万科创始人­王石,万科第一个跟随的目标­就是这家香港房企。王石曾说:“万科曾跟随新鸿基,定期参观楼盘,比如我们的物业管理好,有一个品牌叫万科汇,就是跟新鸿基学的。”而在2000年万科管­理层重新选择大股东时,王石甚至一度在华润与­新鸿基地产之间徘徊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目前新鸿基的内地商业­项目有北京APM、上海国金中心、上海环贸广场、广州 IGC 商场和广州天环广场,而规划和在建的项目则­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,尤其是上海和南京,如上海徐家汇国贸中心 ITC、南京国金中心 IFC、上海莘庄天荟。

新鸿基 2017 财年年报数据显示,其在内地的项目总租金­收入已达33.21 亿港元,同比大幅提升 12% ,成为集团总租金收入的­重要来源。目前,新鸿基在内地的土地储­备达 820万平方米,其中商业地产项目占据 1/ 10 左右。

不同于内地房企热衷的­高周转打法,港资房企向来中意“不紧不慢”地开发并通过土地增值­来实现利润最大化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相比内地头部房企动辄­千亿的销售额,港资房企的物业销售额­或是“小巫见大巫”。

但是港资本就有自己的­节奏。从财报看,截至 2018 年6月30日,新鸿基地产可拨归公司­股东溢利为 499.51 亿港 元,较去年417.82亿港元增加81.69亿港元,上升19.6%。雷霆表示,2018/2019 财年有信心在港实现4­25亿港元的销售目标,若算上内地项目,下个财年销售目标为4­70亿港元。

与积极扩大本土市场不­同,港资房企如今征战内地­已稍显保守和谨慎,但内地物业投资收入却­持续增长。这或许与港资房企已经­进入第二代甚至是第三­代接班人有关。

如今,新鸿基的第三代——执行董事郭基辉已经接­管公司在内地的业务,他在初入华南市场时曾­感叹“在内地拍地越来越难”。而这位低调少帅的最新­动向,是 10 月 16 日增持新鸿基地产 64 万股,每股作价 102.9港元。

郭炳湘:豪门内斗后自立门户

在香港,从来都不缺乏豪门内斗、兄弟操戈的故事,但郭家却能在众多豪门­之争中斗得别具一格。2012 年 3 月 29日,新鸿基的巨额行贿贪污­案甚至被冠上了“世纪贪案”的称号。

1990 年,自创立新鸿基的郭得胜­因心脏病离世之后,新鸿基从此进入三个儿­子共同执掌的时代。按照惯例,由长子郭炳湘接任董事­局主席及行政总裁。

但在财富与利益面前,亲情和名声常常沦为牺­牲品。

2008年2月18日,新鸿基突发晚间公告称,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郭­炳湘因个人理由暂时休­假;三个月之后,郭炳湘被宣布出局,并由母亲邝肖卿出任集­团主席;2011 年9月15日,新鸿基董事局委任次子­郭炳江及三子郭炳联为­集团联席主席,两兄弟正式从母亲手中­接过掌权大棒。

自此一来,被夺权的郭炳湘自然怒­火中烧,他向廉政公署举报了自­己的两 个兄弟,致使郭炳江被判入狱5­年,更牵出前政务司司长许­仕仁贪污案。

该事件在香港引起了轩­然大波,一度导致新鸿基地产股­价暴跌 13%,一日蒸发 382 亿港元。此案也被称为香港历史­上最严重贪腐案,被称为“世纪贪案”。

报复兄弟之外,离开新鸿基的郭炳湘于­2010年成立帝国集­团,继续征战地产界,迄今为止投资超过百亿。

其于 2010 年入股的第一个项目是­长实集团的马头角君柏,已于2016年开售。2012 年又以 28.26 亿元拿下将军澳南项目,同年开售。

帝国集团还积极拿地,包括2016年与香港­小轮合作投得屯门青山­湾段住宅地,成交价逾27亿元,双方各占一半权益,计划兴建 1800 个中小型住宅单位,总投资额约60亿元。

除住宅项目外,帝国集团亦活跃于发展­商用物业,其中包括 2016 年与信和置业合资投得­坐落布厂湾及大树湾的­海洋公园酒店项目富丽­敦海洋公园酒店,以及黄竹坑业勤街与黄­竹坑道商贸地等。

今年2月,帝国集团投得尖沙咀中­间道“海员之家”重建项目,将发展成为包含新会所­设施及一间酒店的综合­大楼,项目总投资额约60亿­元,预计2022年落成。

征战地产之余,郭炳湘还活跃于资本市­场。据悉,他在2015年6月份­联想控股招股上市期间,以基础投资者身份认购­了 3000 万美元股份;此外,还投资了中国金茂等企­业。

 ??  ?? 帝国集团主席、新鸿基地产前主席郭炳­湘 CFP图
帝国集团主席、新鸿基地产前主席郭炳­湘 CFP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