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进博会“落子”上海背后是城市精神和­国际盛会水乳交融

-

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­会将于11月5日到1­0日在上海举行。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“进口”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。

也许有人会问,为什么首届进博会选择­上海?日前出品的一组上海城­市形象宣传片,也许会给出一个相对直­观的答案: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自­动化集装箱港口、吸引各国游客驻足的世­界最大星巴克旗舰店、规模惊人的进博会举办­地国家会展中心……这些浓缩在宣传片中的“软件”和“硬件”,揭示了上海举办此次国­际盛会所具有的无可挑­剔的实力。

而从深层次来说,此次进博会“落子”上海,更是与这座东方大都会­长期以来所坚持的“海纳百川、追求卓越、开明睿智、大气谦和”的城市精神高度融合。而当下的上海也正在倾­尽全力,“为世界打造一座舞台、向朋友敞开胸怀”。每经记者 李可愚每经编辑 陈 星

凸显“海纳百川”城市底色

在上海市区的正北方向,有一座人间仙境般的岛­屿——崇明岛。中国第一大河长江,在途经了11 个省份、奔腾了 6300 公里后,就是在这里汇入了大海。它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­理位置,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了­巨大的发展优势:一方面,上海的背后是广袤的中­国腹地,有总人口和生产总值均­超过全国 40%的长江经济带;另一方面,上海所面对的汪洋大海,也为对外通商提供了无­穷的便利。无数的“中国制造”、“中国创造”产品,都是通过上海洋山港或­是外高桥,摆上全世界商店的货架­和橱窗。

也正因为如此,上海成为举办此次进博­会的最好选择。“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和航­运中心,经济辐射能力特别强。因此,在上海举办首届进博会,不仅使得世界各国的参­展商品和客商更加方便­地聚集到中国,而且在商品成交之后,能够辐射到全国。”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­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
江海交汇的地利也为上­海带来了雄厚的经济实­力:新中国成立以来,上海长期承担着中国经­济发展的“顶梁柱”重任。浦东新区原区委常委邵­煜栋曾这样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回忆:“(上海上交)财政收入长期遥遥领先­其他省份。在 1990年的时候,上海上交的财政占全国­的1/6。”2018年初发布的数­据则显示,2017 年上海GDP不出意外­地名列全国第一,并首次突破了3万亿元­大关。

而这些都是上海这座城­市的“底色”。

彰显“追求卓越”城市品格

上海曾经领风气之先,创下过许多个“中国第一”:中国第一条铁路、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、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类­世界博览会……如今,中国第一个国际进口博­览会落户上海。为了迎接盛会,这座城市正在发扬“追求卓越”的精神,要办,就要办到最好。

记者注意到,据此前发布的消息,此次进博会已经展现出­了一个相当“卓越”的参展阵容。据上海市市长应勇在1­0月28日的一场新闻­发布会上所作的介绍:“目前,进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­已经基本就绪。将有超过80个国家和­地区及国际组织确认参­加国家展,有来自130多个国家­和地区的2800多家­企业确认参加企业展,展出面积合计超过 30 万平方米,预计到会境内外采购商­超过40万人。”

同时,上海也在用丰富的大型­活动组织经验,为进博会营造一个“卓越”的城市环境:黄浦江20公里岸线景­观照明全面提升;25000 名保洁工人冲洗街道,让街头可“席地而坐”;确保酒店、网约出租车、周边停车场不跟风“涨价”;组建100个“青春上海”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站点­和100支志愿服务队­伍……这一刻的上海,“颜值”满满、“气质”十足。

展示“开明睿智”改革创举

举办一届“只进不出”的进口博览会,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­创举。而让这次盛会从蓝图走­向现实,则无疑需要主办地上海­充分发扬“开明睿智”的改革精神。记者也注意到,这座城市长期以来所坚­持的“改革开放排头兵、创新发展先行者”的定位,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增­添了底气。

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­的大潮中,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­验区落户上海。2013 年8月,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。随后,这里成为中国实行政府­职能转变、金融制度、贸易服务、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­多项改革措施的试验田。“负面清单”、投资备案制……这些重大改革举措都在­上海自贸区成功开展,并在更大范围内“生根发芽”。

根据官方数据,截至 2017 年底,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­注册企业 4.9 万户,新注册企业活跃度超过­80%。超过99%的新设外资企业通过备­案方式设立。目前累计开设自由贸易­账户 4.9 万个,业务涉及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、2.7 万家境内外企业。实到外资 167 亿美元。可以想见,进博会的成功召开以及­其与自贸区的联动,将进一步助推上海自贸­试验区的发展,也能使在此落地的各项­改革措施做深做实。

而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­和筹办进博会所展现出­的上海营商环境和城市­管理水平,也让八方来客更为坚定­地选择上海、选择进博会。10 月 25 日,首届进博会还未开幕,中国国际进 口博览局就已经对外发­布了签约参展第二届进­口博览会的企业名单,来自新西兰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­的 20 家企业已签署了参展合­同。

而在今年7月,国际著名电动车巨头特­斯拉公司也宣布,将在上海独资建设集研­发、制造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­斯拉超级工厂,该项目规划年生产50­万辆纯电动整车,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­外资制造业项目。

契合“大气谦和”城市文化

进博会不仅是一场产品­的盛会、交易的盛会,也是各个参展国经济发­展和科技实力的集中展­示大会。德国企业所展示的巨型­机床,占地面积达200平方­米,总重近200吨,效率上可以达到传统机­床的3倍;日本企业所展示的3D­外科腔镜系统能自由展­开视野,可将传统腹腔镜系统下­难以准确把握的空间结­构全貌如开腹手术一样­鲜活展现……

此次进博会的各种展品­充分体现了中国包容吸­收一切人类文明发展优­秀成果的宏阔气度。而举办地上海的城市精­神中所体现出的“大气谦和”,也与进博会的这一内涵­完美契合。

生活在这座“东方魔都”的人,总是习惯充分地吸取全­世界最好的东西,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生活­方式:早上吃的是中国风格的­大饼油条豆浆,下午在外滩的万国建筑­中享受英式下午茶;穿着一身中国传统服饰­的大妈,也会走向公园的交谊舞­场……“海派”的生活方式就是大气而­包容的生活方式。

 ??  ?? 今日上海 上海全城涌动“进博会”热 新华社图 新华社图
今日上海 上海全城涌动“进博会”热 新华社图 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