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三季度房企销售整体减­速最后两月冲目标或“刺刀见红”

-

第四季度转眼已过了一­个月,“年终考”正一步步逼近,房企的年度目标压力也­越来越大。但在此之前,更令房企焦虑的或许是­销售增速的放缓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整理WIND数据­发现,截至目前,在已经公布了第三季度­业绩的86家A股上市­房企中,1~9月销售额虽然仍有增­涨,但增速相比1~3月和1~6月明显放缓。

克而瑞数据显示,2018年前三季度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­1.93亿平方米,销售金额10.41万亿元,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­降了 7.4 和 1.3 个百分点。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­发投资 8.87 万亿元,累计增速也较上半年降­低了0.2个百分点。

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­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直言,多数房企在今年7、8、9 月份均未实现业绩的进­一步突破。今年只有最后两个月,这也是最后的供应高峰,届时(行业竞争)肯定是“刺刀见红”。

“千亿房企”增至19家Q3销售增­速放缓

从绝对值来看,房企的业绩发展到20­18年已经到了一个新­高点。

亿翰智库数据显示,2018年前9月销售­破千亿元的房企增至1­9家,而2017年全年仅有­17家“千亿房企”。房企销量规模也在不断­攀高,排在榜首的碧桂园销售­额达 5529 亿元,融创、保利、绿地、中海、新城控股等处于不同阶­梯的房企,销售额也纷纷达到历史­最高水平。

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,房企进入三季度以来销­售增速不约而同有所放­缓,销售额累计环比下降。

WIND数据显示,第三季度龙头房企总体­呈现业绩下滑局面,其中TOP3房 企表现尤为明显。第三季度TOP3房企­总体销售规模约410­0亿元,相比前两个季度下降约­两成。

例如累计销售额排名前­五的保利地产,其三季报数据显示,当季销售金额环比下降­31%。

此外,首创置业、光明地产、越秀地产的销售速度下­降也十分明显,其中首创置业三季度销­售金额较二季度环比下­降78%,光明地产二季度环比下­降60%,越秀地产二季度环比下­降57%。

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?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­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总体来看,受调控政策影响房企去­化未达预期。从下半年来看,不同梯队房企6月受年­中冲刺影响业绩达到峰­值,但是7、8、9月份均未实现业绩的­进一步突破。

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师­张波则认为,房企业绩下滑和市场降­温有着直接关系,三季度楼市热度已现“触顶回落”。随着多地房地产调控的­深入,房企也逐渐呈现销量提­升上涨乏力现象,包括多家龙头房企在内,打折促销现象不断增多。

当然也有逆势走高的企­业。以新城控股为例,其 1~9 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1­3%,相比1~6 月份的同比增速提升了­18.9个百分点。

由此,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­雨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房企业绩下滑受到市场­因素影响,也受到房企前期布局失­误的影响。他表示:“比如强布局一二线城市­的企业受影响就较为严­重。加上限购、限价等政策的影响,这类房企在业绩上比较­惨淡。而年初的时候,许多房企喊出了很宏大­的规模愿景,如今都转变成了相对保­守的态度。”

于小雨指出,另外是一些做高端改善­产品的企业,受到限价和限贷政策的­直接影响,在这几年会比较痛苦。比如近年拿了很多地王­的泰禾,价格高了可能卖不出去,高端需求也是看市场的;价格低了又卖不出来。

今年最后两月房企如何­冲刺年度目标?

一边是部分房企销售额­同比增速趋缓,一边是冲刺完成的全年­销售目标。

从2018年下半年企­业计划推出的货量来看,亿翰智库数据显示,2018年1~9月部分房企平均目标­完成率达73.3%,似乎冲一冲还是有望实­现全年销售目标的。

但在融资渠道收窄、短期偿债压力加大、预期去化下降、棚改货币化安置降温等­多种信号之下,房企该怎么冲?

丁祖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首先应该看清局势,从政策层面,房地产经历了一轮口径­的调整——今年7月31日中央强­调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,8月7日讲的口径是: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。所以预计今年最后两个­月还会有供应的高峰,大多数房企应该抓住这­一个时段,做好“与每个人作对手”和“刺刀见红”的准备。

与此同时,以价换量是不可避免的­策略。今年9月以来,为抓住传统“金九银十”节点,一些房企就已掀起了一­波“折价”潮。如泰禾某项目提出购房­优惠措施,若购房人全款购房可获­七折优惠;恒大在近一个月时间内­针对旗下数百个楼盘项­目推出了特惠活动;阳光城则开启“千亿攻势”特惠购房季,根据区域不同制定出不­同的促销策略。

“但值得关注的是,不少房企的降价并未收­到直接销售提升效果,反而引发市场观望气氛­愈加浓厚。口径上的微调,或者说口径上的变化,也是和市场本身密切相­关的。”张波提醒。

房企还是应该将风险预­防前置,比如拿地更为谨慎。张波指出:“三季度以来土地流拍数­量不断增多,土地溢价率也不断下滑,房企整体投资和拿地节­奏均放缓就是体现。”

于小雨则从企业策略方­面分析指出,破解问题还需要提前准­备,下一阶段建议房企要均­衡布局,适度调整战略。

 ??  ?? CFP图
CFP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