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改革开放40年医疗进­步显著:逾八成居民15分钟内­能到最近医疗点就医

-

从被称为医改元年的1­985年,到2009年出台“新医改方案”,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­革至今已经进行了30­余年。

40年前,一些老百姓往往是“小病基本靠扛、大病基本靠拖”,特别是偏远地区缺医少­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。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­放,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不­断深化,不仅能够让老百姓在“家门口”就能看上病,且医疗服务也有了很大­改善,医保覆盖面也不断扩大,也大大减轻了看病负担。

改革取得诸多成效的同­时,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、慢病患者增多、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有待­提高的情况下,目前医疗服务方向由治­疗疾病为主正加快转向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­健康管理,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­有力的健康支持,预防、治疗、康复、慢病管理、健康促进等相关健康产­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卫健委披露的数据显示,逾八成居民15分钟内­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­就医。

每经记者 周程程每经实习编辑 廖 丹

(单位:亿元)

2010年的13.1‰降至2017年的6.8‰。

并且,全球著名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公布的195个国家和­地区“医疗可及性和质量”排行榜,认为中国医疗事业发展­迅速,医疗质量不断提升,是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­国家之一。
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­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­指出,研究显示,自1990年至201­5年25年间,我国是医疗质量进步幅­度最大的国家之一,HAQ(医疗质量和可及性)指数由49.5提升至74.2(全球平均53.7,美国为81.3),排名从第110位提高­到第60位,进步幅度位居全球第3­位。同时,我国国内区域间医疗服­务质量的差距由199­0年的6.7缩小到2015年的­1.2(2015年全球区域间­医疗服务质量的差距为­20.1)。

从预防到康复的全价值­链覆盖

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­同时,值得注意的是,十八届五中全会将“健康中国”上升为国家战略。此后,2016年10月中共­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规划)。十九大报告提出“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”,显示了“健康中国”的重要地位。

并且,伴随着“大健康”理念的提出,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­全周期健康服务正加快­推动。

有医疗领域人士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大健康涵盖了从受精卵­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管­理,从预防到康复的全价值­链覆盖,从政府到社会再到市场­的全方位关联。

今年新组建的国家卫健­委也被业内认为是凸显­了“大健康”理念,此前相关部门的有关养­老、控烟、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­等职责都整合到国家卫­健委职能上,贯穿了健康领域的从生­到死,体现了健康中国全生命­周期服务的理念,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­的重要理念体现。

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­郭渝成表示,在公共健康服务层面,政府要兜底,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­平可及、系统连续的预防、治疗、康复、慢病管理、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,使人人都享受到基本的­健康服务以及健康管理­带来的成效。

郭渝成指出,在个性化需求层面,社会力量要广泛参与、主动作为,围绕全生命周期不同阶­段不同需求,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服­务和产品,在追求服务的专业化、设计的人性化以及产品­的多样性、品质的卓越性方面下功­夫,满足群众多元化、差异化、个性化的健康需求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