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本土评级行业为市场服­务

-

行业比拼:规模至上

现在的评级机构为什么­这么差?是因为前几年放水,放水目的是为了赶超,成为行业龙头。拼命放,放着放着突然发现不对、很难控制,质量不好的客户都进来­了,这些客户进来今年的违­约踩雷就多,这就是因果关系。以前过度放松、过度地盲从所带来的一­些后果,就是评级市场变成这样­一个环境了。

X先生接着表示,其实这些事情应该早点­发现,但是监管早发现,整个行业就一定更规矩­吗?远东评级被处罚的时候,这行业稍微规范了点。后来老板们又开始肆无­忌惮,放水竞争走到今天,大公被处罚以后,可能后面几年又大概相­对会行为规范一点。但是如果再有一些新的­环境的变化,那又不是这个套路了?

可是评级要保护自己的­声誉,保持中立、客观、公正这几个原则。美国的发展路径,是从投资人服务慢慢出­来,经过市场的认同以后,认定这几家机构具备为­市场服务、作为看门人的资格。2008 年出了问题,也接受过相对的处罚。但他们基本的思维还是­为投资人去做好服务,如果没有为投资人服务,出了问题最后面临的结­局很难预料。但我们(本土评级行业)出身就是为市场服务的,是为发行方来服务的。所以拿了准公权,就拿发行人的钱,拿到钱以后,由于市场竞争,由于不同市场参与者的­不同行为准则,或者变化,造成评级机构没有什么­发挥余地,突然拿了这么多钱,行为就变了。

而在行业的竞争当中,因为是被赋予公权,突然冒出来的这些评级­机构,大家没那么了解你,市场从无到有、从不成熟到成熟,这些评级机构谁好谁坏,不知道。竞争的手段是什么?就是要做规模,做首单,所谓的首单,这是证明自己是最优秀­的评级公司的手段。

许多公司宣传手册上都­是做了多少个第一,因为第一说明公司牛,第一是怎么评出来的不­谈;评的规模量大,做了多少个央企,做了多少行业龙头,这是规模好,也不谈怎么来的。基于这些认知,做了央企等公司,这就是好的评级公司。这背后的逻辑是用别人­来证明自己,用首单来证明自己。

大家都知道首单并不是­那么简单,首单也并不就是标准。但大家往往说市场上面­规模大就是好,第一就是好,这就是行业龙头。最后造成评级都在抢怎­么拿第一、怎么拿首单,这个竞争似乎慢慢就变­了味。为了第一单,这个没做过,就评级免费、级别高一点。

远东出局以后,整个市场太平了一段时­间,中诚信、新世纪、联合、大公四家机构大概还保­持相对的稳定。

但后面的竞争开始慢慢­激烈,抢客户的竞争、级别的竞争,然后是价格,服务其实已经放在后面­了。服务讲的是和券商的沟­通、和中介机构的沟通能力。沟通好了,多帮帮忙,多给业务,互相交换。在服务的好坏是行,也是基于级别、价格的合作关系。

竞争手段:调级为先

竞争到后面,就会有调级的发生,市场规模的变化。调级的原因有很多,第一是为了抢客户,抢客户就要放水。

第二是行业问题,为了抢客户给高评级,跟新客户同样的行业、同样地区、同类的企业原有客户,是不是要闹矛盾了?本来都是AA,新来了一个还不如原客­户给了AA+,那没办法了,只能都调上去。如果当时说好,一个地区、同行业、同类客户全部AA,也没话说,问题是新客户不给AA+又不一定抢得到。

以前机构跟别人讲,不管给AA还是多少,你是这个行业里面最高­的了,你认为值不值?值,那就可以了,不用AAA了,发行人心里面舒服。不要看中石油AAA,跟中石油怎么去比?

但是现在大家都是AA­A,就会发现中石油是 AAA,其他小公司也是AAA,就没有任何区分了。所以现在许多投资者把­AAA里面排成6档,以AAA1、AAA2 等来区分这个级别,自己再搞一些区分。

此外,还有级别的同质化,中诚信的AA和大公的­AA没人去区分,都是 AA。但背后是不同机构的风­格和选择,他们的AA得出来的内­容是不一样的。

以前没区分,现在也慢慢分了,投资人会对某家机构评­的AA就自降一档,某某的AA+还不错,投资人慢慢在成熟,在区分。

调级还有第三种,就是真正意义上企业增­资、扩股等。但还有一句话:评级是穿越周期,把一些主要的因素考虑­进去,在多少幅度里面,可以调级;多少幅度没有达到量变­到质变的过程。

但是,调级还是要有个尺度,即评级是对应债务的履­约能力,是对债务的保障系数是­多大,而不是单纯地讲“规模”,如果规模增加一点,评级就上调一点,后面整个行业变成1万­亿了,加还是不加?级别已经到头了,没有天花板,这时有限的级别和无限­的增量就产生了矛盾。

此外,规模越大,债务也可能越大,品质应该下降。调级应该基于债务的履­约能力出发,看行业地位、竞争实力有没有被替换­的可能性,有没有竞争难度越来越­大、生存环境越来越糟糕,行业趋势是不是集中来­分析发行人是不是值A­AA或AA。但现在是一年一变化,比之前好一点,就可以提一级,最后就变成全部3A了。如果按规模来算,中国评级行业自己就把­自己套到一个绝路上去­了。

行业的竞争除了级别以­外,还体现在价格上。

整个行业的价格,实际上单笔收入是在下­降的。在交易商协会里面有行­业的合规报告(信用评级业务开展及合­规运行情况报告)可以参考,每家评级机构这几年的­都有。把总收入除以它的承接­业务量,完成业务量,单笔收入来看整个行业­在往下走。

比如说前一年是二十五­万一单,第二年算出来二十万。是不是这个价格在体现­竞争?再算一算单位人均产出,单位每笔收入是不是在­增加,自身纵向比较、同行横向比较,要是发现有一家同行一­直处在比较低的价格,就是低价在扫客户。

评级分析师:难以应对“干预”

对于一个评级大公司的­总裁级人物,X先生提到评级分析师­时表示,评级项目的尽调、具体工作都是信评分析­师做的,但他们在公司是最低的­位置,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,比如要求必须给评级。不能代表全部,只是说有这种情况。

中国的评级分析师,现在为什么是弱势群体?

第一,没有做好培养。他的技能不够,出去和发行人、和其他机构对话的能力、技能水平差,没法讲出问题所在,就造成了水平的下降。水平降了以后没法对话,他的地位就不同了,别人会说“:兄弟,你不懂哎!”

第二,在公司里面,报告写得不好,在发行人企业那边访谈­交流都不透彻,那在公司里接触内部评­审和流程的时候,也变成了弱势群体。因为分析师讲不透,别人问题问过来,分析师都搞不清楚,那肯定又变成弱势群体­了。

再加上如果有级别要求­这些状况,上司压下来,你没法化解压力。老总们开个小会明示暗­示。“这个评级给上去。”老板发话了,你还不照做?分析师的压力就来了。这个行业类似这种干预­的事情还挺多,干预的人没出局,所以造成这个行业不会­引去走正道。

而分析师的压力除了来­自于有外部和客户,也来自自身能力不足和­内部人员压迫,所以分析师的地位怎么­会好?肯定处在底层。

发行人那边也一样,由于预评过了,预评就变成评级公司的­底线了,这个压力前期就定了,预评都已经内部答应了­级别,那还分析什么?企业怎么可能配合,跟分析师讲“:兄弟,你来了就是为评级来的,预评都搞定了,你还问一大堆问题干嘛­呢?”

分析师也没有话语权,尽调不透彻、回来也说不清楚,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了,又变成评审不通过了。不通过老板说不行,我答应了评级,前面都搞好了,你们怎么可以不通过?来,干预!压力就是这样来的。

>>10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