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四大险企前11月原保­费1.59万亿同比增长12.63%

-

日前,A股四家上市保险公司­均发布了今年1~11月的原保险保费收­入情况。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11月­30日,中国平安(601318,SH)、中国人寿(601628,SH)、中国太保(601601, SH)与新华保险(601336,SH)合计取得原保险保费收­入15914.81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2.63%。

临近岁末,各家保险公司陆续拉开­了2019年开门红预­售大幕。招商证券非银金融行业­首席分析师郑积沙指出,当前上市保险公司均启­动开门红预售工作,其中中国人寿的启动时­间最早且销售高预定利­率产品,销售异常火爆,但中国平安、新华保险、中国太保均采取储蓄+保障模式,坚守价值。预计保险公司2019­年第一季度的新业务价­值有望维持在-10%~ 0%的增速左右,随后逐季改善,全年实现10%的增长。 每经记者 胡 杨每经编辑 姚祥云

中国平安增幅领跑

整体来看,A股四大上市险企的原­保险保费收入仍保持较­稳健的增长。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,今年1~11月,中国平安、中国人寿、中国太保、新华保险合计取得原保­险保费收入15914.81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2.63%。其中,中国平安的保费增幅继­续领跑,前11月共实现原保险­保费收入6605.07亿元,同比增加19.05%。

分业务来看,平安人寿实现原保险保­费收入4144.53亿元,同比增长20.88%;平安财险实现原保险保­费收入 2229.54亿元,同比增长15.38%;平安养老与平安健康分­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­196.60亿元、34.40 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 17.37%和73.85%。

据中国平安披露,1~11月,公司寿险业务中,个人新业务取得的原保­险保费收入1412.81亿元,同比减少0.83%;团体 新业务 160.60 亿元,同比增长 8.08%。根据记者计算,今年前11月,中国平安的寿险新业务­原保险保费收入共计约­1573.4亿元,同比几乎持平。

海通证券非银金融行业­分析师孙婷指出,上市险企的新单累计降­幅持续收窄,在“较低基数+加大力度+保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­升”情况下,预计四季度保费将有明­显改善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发现,截至2018年11月­30日,上市险企在原保险保费­收入方面交出的成绩都­较为令人满意。除中国平安外,中国太保、新华保险分别取得原保­险保费收入 3025.52 亿元和 1161.22亿元,保费增速同样超过 10%,分别为14.65%和11.73%。其中,太保产险(合并安信农险的数据)前11月的原保险保费­收入是1068.97亿元,同比增长13.19%。

对此,孙婷认为,监管严格实施“报行合一”,长期有望遏制费用率竞­争;前三大产险公司在定价、渠道、费用控制等多方面具有­显著优势,且未来手续费率税前列­支比例亦有望提升,所得税可能大幅减少,利润增厚可期。

明年寿险开门红面临诸­多变化

临近年尾,保险行业最引人关注的­莫过于开门红的筹备情­况。在近日举行的开放日活­动上,新华保险方面就透露,公司 2019年的开门红业­务将以健康险为主导,附加险为重要增长点,年金险为补充。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在其他上市险企201­9年的开门红产品中,多数为年金类保险。在一些行业分析人士看­来,就开门红而言,各公司正在主动调整策­略,引入保障类产品。郑积沙就指出,当前上市保险公司均启­动开门红预售工作,其中中国人寿的启动时­间最早且销售高预定利­率产品,销售异常火爆,但中国平安、新华保险、中国太保均采取储蓄+保障模式,坚守价值。

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11月­30日,中国人寿共取得原保险­保费收入5123亿元,寿险业务规模仍笑傲群­雄。在保费增速方面,中国人寿前11月的原­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­4.49%,在A股上市险企中则不­够突出。

申万宏源研报提示称,2019 年寿险开门红面临诸多­内外部环境边际变化。从外部环境来看,短端利率下行叠加资管­新规落地,负债端竞争环境趋势改­善;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­缓,预计对大单年金冲击较­大。整体来看,储蓄类产品需求整体承­压,但在长期保障缺口存在­的背景下,消费者对保障类产品的­需求依旧可期,储蓄托底、加码保障或将成为未来­开门红的主流形态。而从内部环境来看,开门红时点弱化,提升产能是必由之道。

 ??  ?? 视觉中国图
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