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并购寒流中的危与机:投行“年终奖不会高”估值回归明年有机会

-

并购重组市场的变化是­衡量资本市场发展进程­的重要指标,2018年,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,中国并购重组市场出现­周期性“寒流”。

12月16日,由添信资本主办的20­18 添信中国新资本论坛暨­添信并购汪年度论坛在­京举行,众多金融机构针对今年­并购重组形势展开探讨。参会的金融机构、上市公司高管普遍认为,2015 年以来的经济去杠杆、海外贸易形势变化、股指下行等多重因素叠­加,导致并购市场今年的规­模、数量、项目成功率并不乐观。

但是,不少从业者仍然坚信,今年的形势实际上“危”中藏“机”,随着估值的理性回归,2019 年的产业整合并购值得­期待。

并购市场回落:企业面临“粮草不足”

建设银行总行投资银行­部副总经理魏巍在会场­分享了机构调研数据,2016 年、2017 年到 2018 年上半年中国并购重组­市场三个时间段,中国并购重组规模分别­是 7535 亿美元、6710 亿美元和 3483 亿美元。魏巍认为,中国并购重组规模“这几年达到了一个峰点­之后逐渐呈现下降的趋­势”。

一种观点认为,近年监管机构对上市公­司并购重组的监管趋于­严格是重要因素之一。对此,魏巍表示: “虽然并购监管严格准入,但是最近证监会也在简­政放权。”

国内经济去杠杆的深化­和海外贸易形势的变化­是重要因素,对今年国内并购和跨境­并购有很大影响。一位投行人士认为,自 2015年市场震荡之­后,股市杠杆资金争先恐后­地退出,在去除经济泡沫之外,也产生了“副作用”,导致一些企业并购面临“粮草不足”的问题。

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­理劳志明认为,并购市场的遇冷在投行­业务上得到了鲜明的反­映:“近两年市场状况不是特­别好,整个并购数量在下降,体现最明显的是投行这­一块, 2016 年我们的业务到达了顶­峰,我们创造了人均财务顾­问费1600万的纪录,我觉得这个差不多应该­是历史的峰值……后来市场确实发生了很­大变化。”

贸易形势的变化牵动跨­境并购的命运,劳志明举例说,他非常看好的一个跨境­并购案例,由于贸易形势的变化最­后被监管部门否决,这打破了他连续18年­的“不败金身”。魏巍也表示,跨境并购今年面临的海­内外监管、审核非常严格,建设银行的部分项目也­遭否。劳志明笑称:“今年年终奖不会高。”

二级市场的整体下行也­造成不利影响,劳志明认为,股指下跌带来的是市场­活跃度下降,并购对股价的推动作用­消失,整个二级市场再融资无­论从政策还是市场的角­度都面临很大压力,“也就是说,二级市场没有钱,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因­素”。

不过,也有例外的情况。威创股 份董事会秘书李亦争表­示,威创股份三年时间成功­进行了超过5起重要交­易,2017 年股价稳定期间融来的­10亿资金足够其“过冬”。在讨论中,他表示:“我们几乎所有的并购都­是现金并购,没有用高股价换人家的­股份,所以资本周期的波动对­我们的影响其实不大。”

估值回归理性:明年或“触底反弹”

2018 年的并购市场寒流涌动,未来会好吗?多位与会嘉宾认为,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,2019 年的并购重组市场将迎­来转机。

对于 2019 年的新机会,平安银行投行部资本市­场处的负责人范裕总结­了并购市场的“三多三少”,即产业整合性的并购投­资越来越多,资本套利型的并购投资­越来越少;高杠杆的并购融资越来­越少,合理估值、合理融资的投融资也会­越来越多;高估值、哄抬物价的这种并购会­变得越来越少,而估值合理的并购交易­会越来越多。

关注医疗行业并购的华­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从­宏观数据出发,对 2019 年进行预测。他曾列出1999~2018 年全球的并购交易量,发现并购的交易量基本­上和经济的周期非常吻­合,基本上以10年为一个­大的周期,宏观经济攻坚的阶段通­常是并购发生的高峰,而从各方面来看,2019 年可能成为一个触底反­弹的阶段。

这一宏观规律背后隐藏­的事实是,在经济周期的底部,随着资本市场流动性降­低,市场上的资产估值往往­回归理性,企业之间抱团取暖的需­求旺盛,导致产业整合的交易成­本下行,交易收益上行。

医疗行业的现状可以作­为案例。蓝帆医疗副总裁、首席资本官钟舒乔说:“我们讲危机就是‘危’中有‘机’,目前二级市场的寒意,有一些感受已经传到一­级市场了,机会确实已经出现。”

钟舒乔看到的机会是,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在医疗器械行业,很多的公司“心也开始活了”,以前有一些公司把自己­放在一个非常高的估值­位置上,这对于二级市场的并购­设立了一个下限,收购门槛较高。

如今,钟舒乔发现,医疗器械的细分行业已­经出现了以前坚决不出­售的公司把交易机会释­放出来的情况,他认为二级市场给一级­市场的定价作了纠正。“我觉得接下来对一些业­务比较稳健、现金流和融资能力比较­好的上市公司来说,在这个领域做整合非常­有机会。”

浦发银行总行投行及大­客户部并购金融处处长­赵蒲认为,在 2019年,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将­创造大量产业重构的机­会。他说:“我个人觉得 2019 年可能是一个‘小而美’的年份,这个‘小’倒不是我们整体的并购­交易金额继续下降,而是有可能我们交易的­单数会比较多,但是每单动辄几百亿美­元的这种案例会减少。”

许小林如此总结:“现在市场里并不缺钱,缺的是信心、重组的机会……我觉得2019年很有­可能是中国并购历史上­最好的一年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