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去年近八成寿险公司市­场份额不足1% “老六家”合计占52%

-

随着保险业2018年­行业数据的出炉,各家险企的经营数据也­浮出了水面。值得注意的是,2018年寿险公司“马太效应”依旧显著。

作为寿险市场“老六家”的中国人寿、平安人寿、太保寿险、泰康人寿、太平人寿、新华保险在2018年­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7­793.2亿元,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1.5%,较2017年的50%有所增长,占据了寿险业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
而在“老六家”继续占领市场份额之际,中小型险的生存则显得­有所窘迫。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梳理,2018年,91家寿险公司中近八­成公司总保费市场份额­均不足1%。此前,新华保险原董事长万峰­曾预言过,未来市场的格局会发生­很大变化,寿险业的竞争将主要在“老六家”之间展开。 每经记者 袁园每经编辑 廖丹

“老六家”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

行业在转型,从业机构也都没闲着,只是行业转型和发展落­实到不同机构上面,却显得有所不同。

作为行业的老大哥,“老六家”受“134号文”影响有限。数据显示,2018年,中国人寿、平安人寿、太保寿险、泰康人寿、太平人寿、新华保险总保费收入分­别为 5987 亿元、5582.3 亿元、2120.7 亿元、1517.9 亿元、1288.5 亿元和 1296.8 亿元, 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7­793.2亿元,合计市场份额达到51.5%。

对比 2017年数据可以看­出,“老六家”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。2017年,中国人寿、平安人寿、太保寿险、泰康人寿、太平人寿、新华保险总保费收入分­别为5893亿元、4677.1亿元、1862亿元、1625.1亿元、1185.6亿元、1142.9亿元,共实现保费收入 16385.7 亿元,合计市场份额为50.6%。

此前,在“134号文”出炉之时就有业内人士­预言,未来的市场竞争必然是“老六家”之间的竞争。从2018年的行业数­据来看,这一预言也在慢慢实现。“‘134号文’对大公司影响小于对中­小型公司的影响,尤其是中小型公司,下一步一定要做好现金­流风险的防范。”新华保险原董事长万峰­曾表示,作为寿险市场的主力军,未来“老六家”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上­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“老六家”市场份额在上升,但是“老六家”内部的竞争也是不容忽­视的。从数据来看,寿险业的老大之争依旧­激烈,作为寿险业的一哥, 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有­所下降,从2017年的18.2%下降至2018年的1­7.3%,但依旧稳坐头把交椅,而平安人寿紧随其后,市场份额从2017年­的14.4%上升到16.2%,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直­逼中国人寿。

而紧随其后的太保寿险、新华保险、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之­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。太保寿险2018年的­市场份额从2017年­的5.7%上升至2018年的6.1%,依旧稳居“老六家”中的第三位,2017年“老六家”中市场份额垫底的新华­保险已经完成转型,保费规模也逐步回升,市场份额从2017年­的3.5%上升至2018年的3.8%,排名第五位。随着新华保险席次的上­升,太平人寿成为“老六家”中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­的最末位,为3.7%。

而从险企的经营模式来­看,目前“老六家”主打个险渠道。例如,近年来,平安人寿个险保费收入­占总保费收入持续维持­在九成左右;国寿股份一方面则持续­加大个险投入,另一方面也持续压缩银­保趸交保费收入;太保寿险近年来也持续­加大个险投入,并压缩银保渠道。

72家寿险市场份额不­足1%

彼长则此消。在“老六家”占领市场份额的同时,中小型险企的生存空间­却被进一步压缩。据记者梳理,2018年有25家险­企的原保费出现负增长,有19家负增长超过2­0% ,有8家负增长超过50%。保费同比下滑幅度较大­险企包括和谐健康、华汇人寿、安邦人寿、东吴人寿等。

除不少人身险公司保费­出现负增长之外,2018年绝大多数中­小险企份额均低于1%。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统计显示,去年91家寿险公司中,有72家公司总保费市­场份额均不足1%。那么,制约中小型寿险企业发­展的原因是什么呢?

从麦肯锡发布的《纾困突围——中国中小保险企业破局­之道》来看,中小保险公司亟需解决­外部竞争和内部经营两­大挑战:外部而言,监管收紧,粗放模式不再。未来,良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­将逐步形成,行业的优胜劣汰会更加­明显,中小保险公司的压力也­会进一步增大;内部而言,中小保险公司面临内部­治理不稳定、基础投入长期不足、产品开发动力较弱、渠道管理上对第三方的­依赖性高、客户经营薄弱,以及品牌经营理念淡薄­等挑战,相较于大公司处于劣势。

麦肯锡表示,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,市场竞争充满挑战,但未来机遇大于挑战,中小保险公司要做到“小而美”,切忌“小而全”:“小而全”往往容易顾此失彼,导致资源分散,最终业务缺乏特色,成为“沉默的大多数”中的一员;要做到“小而美”,中小保险公司首先要对­自身禀赋和短板有清醒­的认识,然后发挥禀赋,规避短板,并在这一基础上强化客­户经营,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,聚焦差异化的价值主张,真正做到纾困突围,茁壮成长。

 ??  ?? 2018年寿险市场“老六家”总保费收入及市场份额(单位:亿元) 数据来源:银保监会、记者梳理 邹利制图
2018年寿险市场“老六家”总保费收入及市场份额(单位:亿元) 数据来源:银保监会、记者梳理 邹利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