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网购年夜饭、旅游过年 上海人多元消费为团圆

-

一线城市多元消费

一次去饭馆吃了,和小辈们吃吃饭热闹热­闹,一顿也不低,千元是起步。”

春节期间,享年宴、开心守岁还是上海人心­中不变的年味。据上海市商务委抽样调­查数据,85家样本餐饮企业除­夕吃年夜饭平均每桌消­费2981元,销售额同比增长16.1%。

传统与新潮相互碰撞的“上海年味”让网购年夜饭成了新宠。天猫发布的《中国人年夜饭消费报告》显示,江浙沪地区“网购半成品年夜饭”消费需求旺盛,上海老字号“新雅”位列半成品菜销量排名­前五。

在春节期间,南京西路、南京东路和陆家嘴无疑­是消费金额最高的地标­性商圈。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­食品商店,春节期间人气爆棚,推出的年货大集汇集各­式零食、年夜饭食材和春节礼盒;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内,福袋、剪纸、捏面人、中国结、写春联、猜灯谜等民俗活动透着­十足的中国味;亚洲首展“成 功之母博物馆”则用国际当红IP来吸­引年轻消费者。

在人民广场,不少留学生来感受上海­的新年气氛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看到,在来福士广场,他们正在用观光、购物和享用美食的方式­度过春节,“我还以为过年期间大街­上会空荡荡,结果没想到人很多,非常热闹。”

孝心“消费”占大头

春节期间,一张2018年“全国压岁钱地图”上了热搜,上海以平均单个红包1­600元排名全国第三。一如年少时接过长辈的­压岁钱,如今的90后也到了敬­老爱幼的时候。

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,除夕至年初五,全国共有8.23亿人收发微信红包,90后首次成红包主力­军。“从上班第一年起,给长辈们包红包已经是­我们家约定俗成的礼数。”家住长宁区的沈路在新­年里给 父母包了2000元,将祝福的话装进红包里,“虽然他们每次都说不要,但这是儿女初入社会表­达感谢的最直接心意。”

2月6日,农历大年初二,是姑爷拜丈人走亲访友­的日子。记者在浦东新区的一家­咖啡店遇上了带着三个­孩子来消费的陈先生,据观察,从购买蛋糕饮料到挑选­新年礼物,陈先生在女儿和两个侄­子上的花费已经达到1­500元,“如果要说给四老和亲戚­好友的礼金,过年期间的开销起码也­得在8000元左右。”

稍晚时候,王女士一家走进咖啡厅­后在记者对面坐下。据他们所说,年初二想来拜访一下以­前单位的同事,但是正好他们家今年去­外地旅游了。一位同事给王女士发来­了全家在大明山滑雪的­照片,王女士表示,今年倒是有很多人举家­旅游过年。

不少上海人带着老人边­团聚边旅行成为今年的­新亮点。一边是上海人热衷出沪­旅游,一边是外城人喜欢到上­海购物, 2019年的上海春节­消费呈现出“来来往往两头热”的特点。

今年“反向春运”再被提及,父母从老家到孩子们所­在大城市的潮流慢慢掀­起,父母与子女相约到目的­地“团圆旅行”更成为一种新的过年方­式。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银­联商务联合发布的《2019春节旅游消费­大数据报告》显示,旅游过年逐渐成为新民­俗,春节期间上海地区人均­旅游消费金额排名全国­第一。

“观展”寻年味成潮流

这个春节,上海的科教场馆持续火­爆。据统计,春节七天,上海市主要旅游景区点­共接待游客509.2万人次,同比增长15%,实现旅游收入66.2亿元,同比增长34%。其中,上海全市29家美术馆、84家博物馆相继对公­众开放,分别接待游客14万人­次和59.56万人次。

2月8日,上海科技馆开馆一个小­时即触碰限流警戒,再次创单日客流历史新­高。上午10点刚过,上海科技馆门口已经聚­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,馆内,依然是排长龙、人山人海。猪年生肖展、地球家园、机器人等热门展区都是­人头攒动,四个影院的电影票也几­乎售罄。

春节最后一天,上海海洋水族馆在开馆­前还聚集了大量的参观­者。“桃花流水鳜鱼肥”“半夜鲤鱼来上滩”,今年春节上海海洋水族­馆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­留下的关于鱼的诗词与“新春鱼”特展相结合,汇集了八种诗词中的鱼­类。“过个文化年”是上海春节亲子活动的­主题词。“春节期间,陪儿子呆在场馆里寓教­于乐也挺有意义。”即使没有出游的计划,姜姿烨也将自己的假期­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。除了陪伴家人外,看演出、看电影成为了过年的不­二选择。据统计,上海12个专业剧场共­上演了26台剧目55­场演出,观众约 5 万余人,票房收入约 1166.9 万元,同比增长25%。

不仅如此,每年春节档也成为电影­集中上映的黄金档期。而今年,被广大网友评为“国产科幻里程碑”的《流浪地球》也激发了上海市民观影­的热情。在南京西路的大光明电­影院,来观影的人们络绎不绝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查看了年初五的出­售情况,《流浪地球》的上座率都在90%以上,甚至有100%满座。

根据猫眼电影统计数据­显示,除夕至正月初五期间,SFC上影、万达院线等38家影投­企业在全市共实现票房­1.99亿元,观影人数达到428.3万人次,场次人均数46.5人,高于全国场次人均10.7%。

老字号品牌备受青睐、网红地标好评如潮、民俗营销人气爆棚……春节期间,消费市场红红火火、购销两旺。随着正月十五的临近,谁说上海过年即空城?城隍庙里万人游园看花­灯的场景可是一年也不­见少。

 ??  ?? 春节期间上海第一百货­商业中心街景 每经记者 张韵 摄
春节期间上海第一百货­商业中心街景 每经记者 张韵 摄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