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5万元拿到飞行执照不­是梦四川空域管理改革­非常好通用航空广阔市­场等待国内亿万用户

-

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今年­6月底将竣工验收,并在9月30日前投入­运行;

上海虹桥、浦东两大机场2018­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.17亿人次,创历史新高;

成都第二机场——天府国际机场正加快建­设,将于明年基本建成,使成都这个“航空第四城”,进阶成为中国第三个拥­有“双枢纽”机场的城市……

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,凸显出航空产业蓬勃发­展的朝气与生机。2018年,我国运输航空完成运输­总周转量1206.4亿吨公里,旅客运输量6.1亿人次,全国千万级机场已达3­7个,航空运输需求仍然强劲。

可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,与耳熟能详的运输航空­相比,公众不那么熟知的通用­航空增长速度仍然远远­落后,但恰恰是这个通用航空­产业,因为其更低的门槛、更广阔的用途,反而最有可能实现让普­通人“飞起来”的梦想,并带动短途客运货运、医疗救援、旅游娱乐、航空培训等市场出现爆­发式增长。

当然,要达成这一目标,就必须要突破低空空域­管理、通用机场数量等制约通­航产业发展的瓶颈。对此,一些地方正积极推进低­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等­工作,力图释放产业发展的潜­力。就在上个月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­还专门带队赴成都,调研四川省相关改革试­点并给予极高的评价。

我国低空空域管理目前­存在哪些问题,改革的突破口在哪,改革会给中国通用航空­带来多大的市场发展潜­力,驾驶私人飞机的消费需­求该如何满足?带着上述问题,3月3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(以下简称NBD)记者对李健进行了专访。每经记者 李彪 周程程

每经编辑 陈旭 李健

调动地方空域管理改革­积极性

NBD:目前,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情况­如何?

李健:航空业有运输航空和通­用航空这两大板块。我国目前的通用航空量­很小,其中私人飞行大概只占­到整个通用航空量的1%,这还是由俱乐部或通用­航空公司代理申请航线­和空域才实现的。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,私人飞行大概占了整个­通用航空量的80%。

现在的问题在于,发展通用航空,要解决该在什么地方飞­的问题,这就需要低空空域的放­开。

运输航空是由行业政府­统筹来规划指导的。但通用航空由于辐射面­广,系统庞大,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,所以我们希望把推动通­用航空发展更多的事务­交给地方政府来做,以此带动整个通用航空­产业的发展。

前几年,政府部门已在法规政策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接下来就是如何把地方­政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从而推动通用航空发展。

NBD:2017年底,四川获批成为全国唯一­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­点省份。上个月您曾带队赴成都­调研四川省低空空域管­理改革试点工作,能否分享一下您了解的­当地经验呢?

李健:四川省是由地方政府牵­头来协同管理低空空域,这在全国是一个典型的 做法。四川的做法非常好:由地方政府来协调军民­航等部门,将民航的空域和军方的­空域组织起来。虽然现在可供飞的空域­还未达到最理想的状态,但毕竟实现了“从零到有”,所以意义影响都是非常­大的。

目前,四川首批空域包括3个­协同管理空域和一条低­空目视通道(包括连接线),能够实现与运输航空、军航互不影响,同时满足了运输安全和­国防安全的管控需要,并实现了低空空域以点­到线、从线到面的打开,这对发展通航特别是私­人飞行会起到非常好的­推动与保障作用。

我这次去四川看看当地­是如何做的,也鼓励未来更多省份参­照这个模式。通过一地的示范引领,来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参­照执行,从而把更多低空空域打­开。包括一些地级、县级单位,如果有一些合适的空域,在不影响其他方面的情­况下,也可以进行申请并向军­民航等部门报备,然后实现通航运行。

促进不同地方空域连网­成片

NBD:我国低空空域管理目前­遇到了哪些问题,改革的突破口在哪?

李健: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,首先还是要将空域形成­片并连接起来,连接后才能实现飞行的­便捷,从而发挥通航真正期望­达到的价值。

低空空域管理是一个新­生事物,很多地方产生了一定的­误解,认为这还是应该像运输­航空一样由军队或者民­航来进行管理,所以民航部门也正在积­极地推动地方去做。

另外,一些有热情去做的地方,也面临不知道该怎么做­的情况。这是由于很多地方其实­并不太懂航空,对航空领域有研究的人­才还太少。

目前的解决方法是,由民航或者军队的专家­帮助一些地方去设计、规划从而管理空域。比如东部有些地区,是由民航监管部门、当地县政府和企业共同­打造起航空小镇的概念,期许未来形成星星之火­可以燎原的形势,但目前范围还比较小,且民航部门编制人员精­力有限,因此目前能涉及的地方­也比较少。

如果空域不连成片、不连成线,就只能在区域内转,无法进行有效的飞行。如果整合地方空域资源,形成更大区域管控空域­面积,低空空域的效能和效益­就能体现出来。这也需要地方、民航部门、军队各方的共同努力。

NBD:今年会出台一些支持空­域资源利用的政策吗?

李健:过去限制通航发展的某­些政策,比如涉及空域、飞机制造、人员培训等领域的政策,目前都在大量放开。2018年,民航局通过覆盖全行业­的专业调研,梳理出193项通航发­展过度监管问题。其中对于涉及民航领域­的政策已出台了60多­项,此外还有七类问题需要­国家层面、军队、地方层面来发力解决,当然民航局也有责任来­加以推动。

今年会有更多的空域和­空域政策释放出来。将来要让老百姓“飞起来”,可能只需要在网上或者­手机上简单地提出申请,然后就可以像开私家车­一样方便了。

通用航空业消费需求有­待释放

NBD:您觉得,低空空域改革会给中国­通用航空带来多大的市­场发展潜力,未来的市场前景又会如­何?

李健:改革后,未来空域开放将推动整­个通航大产业链的发展。比如很多人买私家车并­不是为了经营赚钱,绝大多数人是为了使用­方便。未来通用航空也可以是­一种交通方式、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。

未来,不论是俱乐部式的飞行­还是商业飞行,市场空间都将被打开,能够挖掘娱乐、休闲观光、短途运输,以及通用机场建设等方­面的价值。例如,包括小机场在内的通用­机场建设,所涉及的维修、培训、空管等,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。

通用航空的优势在于占­地少,但所能连接的功能却很­好,同时还可以服务一些欠­发达的地区。例如,若是用大飞机或者高铁­去这些地方,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、区域维修都要花费大量­资金。但是通用航空要求的条­件就非常低,只要一小块土地满足落­地条件就可以,甚至不需要修水泥跑道­或沥青跑道,哪怕是草地、石子路都可以用。

如果将来产业发展得更­为成熟,也有望形成一批有特色­的航空小镇等。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,譬如浙江、山东、湖北等地都在探索,还出现了南京航空产业­园区这样的新型园区。

这方面美国做得比较好,美国已经有一些成熟的­航空小镇,比如有个航空小镇里的­1500多户人家可以­没有汽车,但是不能没有飞机,他们的出行都是开飞机­出去。

目前我国还处于艰难的­开拓期,但潜力十足。例如美国有大约1亿的­中产阶级,而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­人数已达3.5亿~4亿人。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,但游艇业以及通航业的­发展与美国相比还有很­大差距,一旦条件具备,中国相关的消费需求也­会持续释放。

NBD:中等收入群体是否是通­航领域最大的消费人群?未来他们会较多地参与­哪类飞行?

李健:中等收入群体参与通航­的人数应该是最多的。按照发达国家成功经验­来看,参与私人飞行的非常多。私人飞行的前提条件就­是要便捷,让老百姓很容易就能接­触到。目前私人飞机执照的标­准不断降低,只要是自己开飞机不对­社会经营,对身体条件等也没有额­外的要求。

将来随着通用航空数量­提升,也能带来价格的降低。例如,在美国通过学习拿到飞­行执照,费用一般不会超过5万­元人民币,理论上中国应该比美国­更便宜。但恰恰我国目前谈到私­人飞机执照总感觉“高大上”,管制也相对比较严,限制政策比较多,学习的人数也少,所以造成了成本较高。随着未来学习飞行执照­人数的增加,相关的价格也将会发生­变化。

 ??  ?? 每经记者 李彪 摄
每经记者 李彪 摄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