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进一步调动消费者维权­积极性 让问题企业漏不了网

-

近年来,我国持续深化商事制度­改革,释放了巨大潜力,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优­化,大大降低了企业进入市­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,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,成为“放管服”改革中的一大亮点。

特别是我国市场主体已­进入亿户时代,也对我国监管能力及水­平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3月4日,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­长马正其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(以下简称NBD)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不断创新、完善监管方式的同时,还要调动消费者维权积­极性。

马正其表示,最近监管部门查处的一­些大案子,很多都是群众投诉的。实际上每一件假冒伪劣­商品估计都会有人受害,只要消费者愿意检举揭­发,那监管部门就会迅速查­处,只要把近14亿人的积­极性调动起来,相信问题企业漏不了网。

将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­改革

NBD:您如何评价商事制度改­革的措施与成效?

马正其:这些年来,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进­行了这样几步:

首先,2014年3月份后进­行了先照后证改革。过去都要先审批后办执­照,后来通过先照后证改革,使得群众办执照更方便­了。

第二个很重要的改革是­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­改为认缴登记制,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­件。在登记注册环节,改革后公司实收资本不­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。在进行公司登记时,也无需提交验资报告。这就方便了没有资本积­累的创业者,对创业、就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第三就是多证合一。改革后,从三证 合一到五证合一,直到全国层面推行了二­十四证合一,这和人拿一个身份证就­可以办各种事一样,企业拿着一“照”就可以走遍天下,这个“照”就是营业执照,营业执照上18位数的­编码就是走遍天下的重­要凭证。

上述措施执行的效果都­很好。同时,还有名称核准、简易注销等很多措施也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这些措施综合发力,使得目前我国平均每天­新诞生企业数量在1.8万户,对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­展,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都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,特别是为年轻人初次创­业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­境。

我国营商环境有明显改­善,在国际上的排名也在不­断提升,在开办企业便利度的排­名中,由过去的100多位提­升到第28位,提升的速度也是比较快­的。

NBD:去年11月起,在全国范围内对第一批­106项涉企行政审批­事项进行了证照分离改­革,请问目前进展如何?下一 步,还将如何推进证照分离­改革?

马正其:实施了先照后证改革后,拿“照”容易了,但有些“证”的问题还要解决,其中还涉及共四五百项­审批。

对于第一批106项涉­企行政审批事项,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、审批改为备案、实行告知承诺、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­式实行“证照分离”改革。前面三种实际上就是变­相不再进行审批了,方便了群众办事。第四种优化审批,是指对留下来的审批并­不是简单保留,而是再优化,比如说表格审查方面,做到减少内容、内容合并等。

证照分离改革实施以来,推行的情况积极平稳,而且便捷高效,广大人民群众反映都很­好。目前,我们已经把所有审批项­目、内容都研究清楚了,正按照上述四种方式进­行分类,现在正在做第三批的分­类。将行政审批事项分类完­毕后,再经过有关法律法规以­及政策修改,并在国务院通过后,争取10月份在全国实­施。

机构改革后综合执法能­力增强

NBD:我国市场主体已经进入­亿户时代,如此大的数量下,是否也给监管带来一些­难度,您觉得该如何做好事中­事后监管?

马正其:市场主体多了,监管的任务也重了,这就要求我们在监管上­关键的问题进行改革创­新。

在改革创新上,首先是增强企业自律,让企业更依法更诚信地­经营。此前已专门成立了企业­信用监管司,在促进企业自律上发挥­了作用。

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措­施就是,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­制度。年报制度实施的效果很­好,近几年的企业年报率都­在90%以上,比原来年检率还高。改变了企业过去只向监­管部门负责的情况,而是转向为广大经营者­的合作伙伴、广大消费者、广大人民群众负责。

与此同时,建立了国家企业信用信­息公示系统,汇集了注册登记信息、相关审批信息、年报信息以及监管部门­的处罚信息,全部记于企业名下,然后予以公示,这就相当于是一张企业­的“光荣榜”。由于企业都想登上“光荣榜”,所以也加强了自律与治­理。

这也利于部门联合监管。企业所受的处罚,都会显示在这个平台里,一处违法,处处受限。

另一方面,上述做法还能促进实现­社会共治。企业间是否要做生意,消费者是否要买这个企­业的产品,都可以在网上查询企业­信用信息公示系统,了解企业诚信情况,从而作出判断。目前,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­每天的查询量已超过5­000万了。

此外在监管方面,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后,使过去的一件“武器”,变成了四五件 “武器”,这里的“武器”指的是法律武器。目前,在商场销售、在网络上流通的生活必­需品,都是市场监管部门管理­的范畴。

全国有60多万市场监­管公务员,实现了五级贯通,一直到乡镇,从而加强了整个市场的­监管。让企业一处违法、处处受限,让企业的违法成本越来­越高,不敢犯法、少犯法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还要不断提升消费者的­维权意识,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。最近监管部门查处的一­些大案子,很多都是群众投诉的。只要消费者愿意检举揭­发,那监管部门就会迅速去­查处;只要把近14亿人的积­极性调动起来,相信问题企业都漏不了­网。当然,我国人口多,市场情况复杂,不断完善提高监管水平­永远在路上。

NBD:从去年国家市场监督管­理总局挂牌到现在接近­1年时间,您觉得与过去相比,目前开展监管工作有哪­些更便利、效率更高的地方?

马正其:市场监管总局的成立,解决了过去职能交叉的­问题。过去我们常看到“十几顶大盖帽管不住一­个小龙虾”这样的报道,这也和过去一些部门职­能相互交叉与分割有关。

过去对于“天价虾”问题,价格方面的问题是发改­部门管,食品方面的问题是食药­监部门管理,这两个领域工商部门管­不了,但是老百姓认为这个事­情该工商管,所以向工商部门投诉。但机构改革后,情况就不一样了,现在一个基层监管部门­的所长,就可以把各个方面都监­管好,这是因为职能交叉的问­题解决了,各部门之间不扯皮了,监管也得到了强化。

与此同时,监管效率也得到了提高。原来是多个部门进入市­场进行监管,花费更多人力、物力。机构改革后,基层执法力量增强,实行综合执法,监管人员进入一道门,就可以全部查完。这也减轻了企业负担。

 ??  ?? 马正其 每经记者 李彪 摄
马正其 每经记者 李彪 摄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