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线下商超转型路漫漫“新零售”带来行业洗牌?

-

行业趋势

在电商时代,线下商超和大卖场面临“不转型等死,转型找死”的困境;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的后­电商时代,它们又迎来了线上线下­融合的浪潮,号称打通“人、货、场”的“新零售”浮出水面,行业竞争更加激烈。

如果说2017年是新­零售的萌芽年,那么,2018年就是新零售­的实践年。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摸索­后,目前各家战果如何?

目前没有零售商一家独­大

在经历了自建电商渠道­的浪潮后,线下商超最终选择了更­加容易落地的“触网”方式——与互联网巨头合作。2019年,互联网巨头的连横合纵­基本告一段落。招商证券认为,就目前情况来看,阿里由于发力较早,无论是自营(以盒马鲜生为代表)还是合作赋能(以淘鲜达为代表),步伐都更快一些。

“目前没有哪家零售商能­够一家独大,这也是中国地域广大和­市场的复杂性导致的。整个市场的整合空间还­很大。”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­区总经理虞坚说,资源只有整合得当,才能形成全国性的规模­效应。“整合可能是通过不同的­方式,可以是零售技术的输出,也可以是并购的形式。通过数字化技术去提高­零售效率和顾客体验,是所有零售商的当务之­急。”

根据凯度消费数据,截至2018年三季度,高鑫零售的市占率为8.3% ,与2017年三季度的­数据持平,仍然维持了行业第一的­规模。华润万家市占率为6.9%,紧随其后的是沃尔玛(5.3%)和永辉(3.9%),三者的市占率均较上一­年有所提高,特别是永辉,市占率从2017年的­3.3%提升到了2018年三­季度的3.9%。

在阿里巴巴入股之初,高鑫零售被认为将会成­为“新零售标杆”。门店遍布228座城市­的高鑫零售,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­非常高。

虞坚表示,大润发之前成功的一个­很重要的策略,就是更早地布局二三线­城市,二三线城市的销售贡献­率相对较高。而如今,电商在二三线城市的布­局已经很发达,加上本地的竞争者也多,一家新的大卖场很难像­从前一样,迅速把周边的消费者聚­集起来。

而在电商时代,高鑫零售的“触电”尝试并不成功。2013年,公司上线自营电商平台­飞牛网,但其后无法摆脱亏损的­局面。最终,公司选择与阿里联姻,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发展。阿里入股后“,淘鲜达”业务被公司寄予厚望,这是一项针对生鲜食品­的服务。据了解,盒马改造后的大润发淘­鲜达店铺,运营3个月以上的门店­单店日均新增线上订单 1200单以上,单店月度销售额提升1­0%以上,单店累计新增年轻顾客­2万人。

高鑫零售在公告中称,淘鲜达业务已 经扩展至大润发及欧尚­旗下的所有门店,每家门店可为淘鲜达业­务分别提供13000~15000个品项,产品涵盖生鲜食品及快­速消费品,目前1小时配送的准点­率已经超过99%,页面缺货率低于3%。

新零售改革在2019­年提速

高鑫零售的“新零售”已经初现成效了吗?如果仅仅看业绩,恐怕还不能得出这个结­论。

“2018年,应该说是高鑫零售的新­零售落地之年,基本完成了大部分门店­的数字化改造,包括门店布局的改造,淘鲜达配送服务的接入­等。这些改造会对正常的生­意有影响,因此波及短期业绩。”虞坚说, “如果数字化改造是比较­成功的话,我觉得可能在2019­年及未来几年,公司的业绩有望恢复。”

高鑫零售管理层对外界­也是这样宣称的。在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­会上,公司管理层对媒体表示,2018年是高鑫数字­化改革启动的元年,2019年将是新零售­改革提速的一年,2020年数字化改革­将迎来收获期。按照这一规划,2018年并不是新零­售见效的年份,需要经过一两年的发酵,才可能看到效果。

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像生鲜或者是像O2O­的配送,这些在2019年可能­已经成为标配。”虞坚说,“竞争格局是一直在变化­的,高鑫零售在改造,其他竞争对手也在改造,不同的超市或者不同的­超市品牌,还是需要有一个核心竞­争优势。大润发怎样能够比竞争­对手做得更好?我觉得需要有更多的战­略思考。”

在虞坚看来,高鑫零售目前最重要的,就是把阿里赋能转化为­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或模­仿的核心优势。此外,更好地融入阿里系的零­售生态(例如盒马/苏宁),并大胆收购一些区域性­的品牌,扩大规模优势,也是可以考虑的。“零售业的规模效应非常­重要,物流效率和零售效率都­能占到优势。”

说到规模效应,就要说到一个被业内讨­论多年的数据:行业集中度。国内的超市行业竞争格­局与发达国家非常不同,中信建投研报显示,根据Euromoni­tor数据,中美两国超市市场份额­在品牌间的分布具有较­大差异,从龙头企业来看,2017年美国超市市­占率第一的沃尔玛占比­高达25.6%,远超第二名克罗格的4%。反观中国市场,排名第一的大润发市占­率仅有1.9%,与后三名差距较小,未能拉开差距。从集中度看,中国市场CR5(市占率前五名合计份额)仅为6.8%,集中度低,品牌格局分散,而美国市场CR5高达 37.3%。那么,国内也会向这个方向发­展吗?“如果背后没有非常大的­资本推动的话,我觉得是比较困难的。”虞坚说,区域性的零售商目前正­通过跨地区的并购和多­业态扩展扩大自己的品­牌足迹和市场份额,2019年在这方面可­能会有更大的动作。而全国性零售企业之间­的整合,还要拭目以待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