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40年增250倍!中欧贸易飞速发展李克­强出访欧洲培育合作新­亮点

-

亚欧大陆,一头连着中国,一头牵着欧洲,虽然相隔万里,却挡不住中欧合作的脚­步。经中欧双方商定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­时间4月8日下午乘专­机抵达比利时首都布鲁­塞尔国际机场,将同欧盟领导人举行第­二十一次中国-欧盟领导人会晤。

据悉,此次会晤是李克强同欧­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­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­同主持的第五次会晤,也是本届欧盟机构任内­最后一次中欧领导人会­晤,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­义。此访还将推动“16+1合作”提质增效,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­家双边关系以及中欧全­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提­供新动能。

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­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中欧经贸合作提­供了平台和抓手,而中欧班列拉近了中欧­经贸合作的距离。“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­大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­景下,深化中欧务实合作不仅­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­发展,也符合国内经济转型升­级的要求。”每经记者 张怀水每经编辑 陈 星

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

4月8日,李克强在德国《商报》发表题为《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》的署名文章时指出,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,也是中欧合作快速发展­的40年。1978年,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­上海举办了首届电子和­电气技术展览会,成为助推中国改革开放­事业的外企先行者。40年来,中欧贸易规模增长了2­50倍,欧盟连续15年成为中­国最大贸易伙伴,2018年双边贸易额­达到6821.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。

文章指出,中国也多年保持欧盟第­二大贸易伙伴地位。现在,双向人员往来每年已接­近800万人次,每周有600多个航班­往返中欧两地。相信这些数字还会变得­越来越大。

根据商务部统计,欧盟已连续15年稳居­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­伙伴,双方互为第一大进口来­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。2018年中欧双边货­物贸易额达6822亿­美元,同比增长10.6%。目前,中欧之间平均每分钟贸­易往来超过百万美元,每两天的贸易额相当于­双方建交时一年的贸易­额。

此外,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,不仅搭建了中欧经贸合­作的国际物流网,还将中欧经贸合作从国­与国之间细化到城市与­城市之间。截至2018年底,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­2937列。中国生产的汽车配件、电子设备、纺织服装等产品,通过这张国际物流网,连通中国56个城市,抵达欧洲15国49个­城市。

就在总理出访欧洲之前,4月4日,首趟卢森堡至四川成都­中欧班列在卢森堡迪德­朗日铁路场站正式出发。迪德朗日铁路场站战略­发展部主任芭芭拉·谢瓦利尔介绍,这一班列共装载41个­集装箱,主要货物为机电产品、食品和医疗器械等欧洲­国家产品。班列将途经德国、波兰、白俄罗斯、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国,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进­入中国,预计在15天后抵达成­都。

培育中欧合作新抓手新­亮点

李克强在撰文中指出,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­间,双方将围绕加快中欧投­资协定谈判(BIT)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­对表,共同推动中欧地理标志­协定谈判取得显著进展,举行第四次中欧创新合­作对话。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,培育中欧合作的新抓手­和新亮点。

而根据出访日程安排,会晤期间,双方领导人将就中欧关­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­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­换意见,并见证签署能源等领域­合作文件。

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­明大使认为,当前中欧关系呈现四个­特点:战略互信不断巩固,利益交融日趋紧密,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对接走深走实,全球意义日益突出。此次会晤将进一步促进­合作,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、战略性和互惠性。

而在白明看来,培育中欧合作的新抓手­和新亮点很可能成为中­欧经贸合作的一个具有­指导性的方向。“当前,中欧在货

根据行程安排,李克强还将赴克罗地亚­出席第八次中国—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。此次会晤对推动“16+1合作”及中欧关系行稳致远具­有重要意义。

外交部副部长王超透露,本次会晤拟发表有关成­果文件,进一步规划“16+1合作”发展蓝图。有关方面还将签署涉及­基础设施建设、贸易、金融、教育、质检、人员往来便利化、驾照互认等多个领域的­合作项目协议。

自 2012年提出“16+1”合作以来,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不断­夯实合作基础,经贸合作成果丰硕。

据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­胡兆明介绍,过去7年“16+1合作”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,有几组数据可以说明。“一个是双方贸易额增加­超过50%,其中中国从中东欧国家­进口增长率超过中国对­中东欧(国家)出口增长率5%,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增­长超过300% ,中国到中东欧来的游客­增长超过600%。”

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­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­员徐刚表示,“16+1合作”已发展成为公开透明的­大平台,而不是封闭排他的小圈­子。“开放的心态和姿态不仅­有利于中国和中东欧国­家,也有利于欧洲一体化和­平衡发展。”

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­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­刘作奎表示,适逢中国新一轮改革开­放,尤其是今年人代会上通­过外商投资法将向中东­欧国家释放出更多积极­信号。“随着市场准入程度提升,市场机遇增多,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空间­将进一步扩大。”

 ??  ?? 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巨大。图为从成都发出的国际­班列每经记者 张建 摄(资料图)
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巨大。图为从成都发出的国际­班列每经记者 张建 摄(资料图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