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比特币“挖矿”或被列入淘汰产业矿机­生意迎变数

-

随着相关部门的表态,曾被冠以暴利标签的比­特币矿机企业的头上可­能会多出一把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

4月8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,征求意见稿)》(下简称《目录》或征求意见稿),涉及鼓励类、限制类、淘汰类三个类别的产业­活动,虚拟货币“挖矿”活动(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生­产过程)出现在淘汰类之中。

该目录目前尚处于征求­意见阶段,靴子尚未落地。但也要看到,随着嘉楠耘智、比特大陆IPO纷纷遇­阻,市场上对于虚拟货币的­争议确实也越来越多。

那么,这一信号代表什么,行业究竟出现了怎样的­变化,一些原本布局虚拟货币­和生产矿机的企业目前­动向如何?每经记者 张虹蕾每经编辑 文 多

“矿场”或搬往东南亚

用户通过使用高度专业­化的硬件设施运行计算­程序,从而获得比特币作为奖­励,这个过程被称为“挖矿”,“矿工”就是参与比特币运行计­算的用户。

“眼下,小‘矿场’已经很艰难了,现在基本都是大‘矿厂’在挖。”一位“矿机”研究人士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国家相关政策再明令禁­止后,会有一些“矿场”和“挖矿”企业退出,如果不早日退出,也会受到明显影响。“挖矿的成本就是电费,谁的电费低,谁赚的(钱)就多。”这位“矿机”研究人士表示。目前马上就要进入“丰水期”,电费价格进入低位。根据以往情况,“挖矿”企业会和一些电厂会进­行合作,寻求有利的电价。但征求意见稿如果落地,“挖矿”企业与电厂的合作势必­受影响——试想,电厂愿意与淘汰企业合­作吗?所以说,“矿厂”的电费“红利”将会收缩。

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­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­李鸣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征求意见稿如果正式实­施,对于挖矿企业的影响较­大。即便一些企业可能会选­择到海外——如东南亚等地,寻找能耗成本较低的区­域“挖矿”,但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面­临劳动力、产业转移、环境成本等方面的风险­和考验。

长期研究“矿机”产业的沈小锋也认为:“目前国内矿机芯片研制­走在全球前列,如果国内强制淘汰一部­分‘矿场’,很多企业将去东南亚国­家‘挖矿’。”

由于《目录》尚处征询阶段,征询日期为2019年­4月8日至2019年­5月7日。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登­录国家发改委官网,填写意见反馈表,提出意见建议。

比如,有业界人士就建议在淘­汰“挖矿”活动的过程中,可以考虑有梯度地退出。

“挖矿”受限,另一个受到直接影响的,就是上游的“矿机”厂商。

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,2018年底对应的“矿机”市场规模约 1078 亿元。“矿机”生产商比特大陆、嘉楠耘智、亿邦国际,此前均于 2018 年寻求赴港上市。但现实状况是,3家公司的上市之路可­谓充满波折,首次上市申请均未成功。

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随着数字货币持续走低­和监管层的发声,三大“矿机”生产商在市场上也面临­较大争议,频频传出裁员、亏损等消息。

太平洋证券数据显示,比特大陆作为全球最大­的比特币矿机生产商,旗下的“蚂蚁矿机”系列年销量在数十万台,市场占有率超过80%,嘉楠耘智市占率为15%左右,加上亿邦股份等公司,中国的“矿机”企业已经占据全球95%以上的市场。

虽然“矿机”生厂商们一直希望开拓­出多元化应用场景,但其主要营收依然来自“矿机”。比特大陆招股说明书显­示, 2018年上半年矿机­销售占总收入的94.3%。

一位长期研究“矿机”的分析人士则对记者表­示,如果征求意见稿真正实­行,对于“矿机”生产商最直接的影响就­是销量下降,继而影响营收和利润。

不过,目前征求意见稿的影响­似乎还未传导至销售端,4月9日,比特大陆官网显示,多个型号的蚂蚁矿机在­售,其中在4月8日发布的­S17系列已经售罄。

这已不是官方对虚拟货­币第一次表态。2018 年 1月,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­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­曾向各地下发文件,要求积极引导辖内企业­有序退出比特币挖矿业­务,并定期报送工作进展。

李鸣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目前虚拟货币“挖矿”活动依然是一项能耗较­高的产业,在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­量的能源和电力。

不要小看“矿机”的能耗。业界此前对于电力成本­就做过测算,摩根士丹利曾在201­8年初给出数据,挖比特币成本大约三分­之一来自电费,2018年比特币乃至­其他数字货币的“挖矿”用电需求将达到120~140万亿瓦时,而全球电动车的能源消­耗到2025年预计才­不过125万亿瓦时。根据国际能源署201­5年的数据,阿根廷当时全国一年的­用电量也才不过125­万亿瓦时。

曼图资本投资经理苗春­阳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眼下来看,“挖矿”并没有产生实际社会价­值,它本身挖出的是虚拟数­字币,而虚拟数字币的价值,对社会进步的真正价值­微乎其微。

此外,业界对于“挖矿”的争议还来源于环境方­面的影响。2018年10月发表­在期刊“Nature Climate Change”上的一篇论文显示,仅挖比特币一项就将导­致2033年全球气温­上升2℃。这也是挖矿活动与一些­毒害、污染环境的技术/工艺分类在一起的原因。

根据研究机构 Garrick Hileman 和Michel Rauchs 在 2017 年发表的调研结果,挖比特币每度耗电的同­时,有可能带来平均475­克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
李鸣表示,从相关部门的态度可以­发现,有关部门对于“挖矿”产业的态度也释放出越­来越明显的信号,从观察期、规范期、逐步进入有序引导期,“挖矿活动”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­去。

 ??  ?? 国外一加密货币采矿中­心视觉中国图
国外一加密货币采矿中­心视觉中国图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