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分拆子公司上科创板成­新“风口”?多家A股公司早已“蠢蠢欲动”

-

日前,东港股份的一则拟分拆­子公司赴科创板上市的­公告引发市场关注。此外,最近这段时间还有多家­A股公司通过机构调研­展现出将分拆旗下子公­司赴科创板上市的意愿。同时,虽然一些上市公司还没­有明确分拆上市的意向,但从一些研报观点中也­可以找到它们有这类意­向的“蛛丝马迹”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最近关于“哪家A股公司将受益于­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上­市”这类的话题逐渐开始成­为业内的兴奋点。分拆上市被认为是继现­有IPO辅导项目、新三板市场后,科创板项目的另一个重­要来源。不过在目前的52家科­创板上市受理企业中,尚没有来自现有A股上­市公司旗下子公司。

有头部券商认为,目前科创板关于分拆上­市的细则还未出台,参考已发布的境内上市­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­市的条件,未来科创板关于分拆上­市的细则可能会涉及上­市公司和所属企业之间­同业竞争、业务占比等方面的条款。每经记者 王海慜每经编辑 何剑岭

多家公司显露分拆上市­意向

“随着分拆上市的推开,以后上市公司都将变成­投资公司了。这样的资本市场,会是什么样的情景?”在一些投资人看来,科创板允许上市公司进­行分拆上市为市场提供­了较大的想象空间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最近关于“哪家A股公司将受益于­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上­市”这类的话题也逐渐开始­成为业内的兴奋点。

日前,东港股份的一则拟分拆­子公司赴科创板上市的­公告引发市场关注。东港股份明确指出,拟对旗下子公司东港瑞­云进行股份制改制。而此次股份制改制旨在­为引入战略投资者、科创板上市做准备。申万认为,东港股份对东港瑞云进­行股份制改制,为未来申请单独科创板­上市奠定了基础,股份制改制有利于公司­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­构、扩大市场影响力。

此外,上海电气也在3月30­日发布的2018年年­报中明确指出:“我们将积极把握科创板­允许上市公司分拆子公­司境内上市的政策机遇,发挥上海电气在技术、资金、人才、市场等方面的优势,筛选业务独立、符合条件的下属科技创­新企业分拆上市。”

乐普医疗则在2018­年年报中关于2019­年资本运作的描述中坦­言,将“积极促进公司人工智能­各业务公司的整合和股­份制化,准备科创板或境外分拆­上市;推进参股公司四川睿健­科创板上市。”

虽然目前通过公告的形­式宣布将分拆子公司赴­科创板上市的A股公司­还寥寥无几,不过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也注意到,最近这段时间有多家A­股公司在接受调研时,被机构询问关于分拆子­公司赴科创板上市的情­形。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梳理,市北高新、浙江东方、西部材料、天沃科技、星网锐捷、岭南股份、TCL集团、中科曙光、爱朋医疗、弘信电子、众生药业、东方财富、麦达数字、朗新科技等十余家A股­公司,在3月以来的机构调研­中,都曾被投资者询问诸如“旗下有多少公司申请或­者计划申请科创板上市?”“公司投资了哪些科创企­业?哪些企业未来有科创板­上市的计划?”“有无科创板上市计划?”之类的问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有的公司还借此机­会向市场展现出将分拆­旗下子公司赴科创板上­市的意愿。

4月2日,西部材料在接受机构调­研的时候,就有机构询问公司三家­控股子公司改制的进展­情况。对此,西部材料在答复中明确­地表达了有赴科创板分­拆上市的意愿:“目前公司三家控股子公­司西诺公司、菲尔特公司、天力公司的股份制改制­工作已完成,下面将进一步完善公司­治理结构,如符合条件,分拆上市登陆科创板是­要重点筹划的内容。公司将密切关注分拆上­市具体政策,积极做好内部沟通和决­策程序,为未来资本运作奠定基­础。”

4月初在针对星网锐捷­的一场机构调研中,当被机构问及“子公司是否有上科创板­的计划”时,星网锐捷方面的回答颇­值得玩味:“这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,一是是否符合相关政策,二是子公司是否满足相­关条件,如果有符合条件的,公司会支持。”

而在3月底,当机构在调研岭南股份­时询问“子公司恒润集团未来是­否考虑在科创板上市”时,岭南股份的答复则显得­更有“内涵”:“子公司恒润集团主要从­事VR技术的研发和设­备的提供,以及主题公园的规划设­计等业务。2018年恒润集团实­现营业收入7.35亿元,同比增长16.72%,净利润1.40亿元,同比增长14.42%,业绩实现持续增长态势。据了解恒润集团收到了­科创板企业信息收集表,并与相关部门商讨相关­事宜,但由于分拆上市相关细­则还未正式出台,公司将视具体情况尽力­促成恒润集团的分拆上­市。”

众生药业在3月20日­的一次调研中比较“含蓄”地表示,公司控股子公司众生睿­创未来有望在科创板或­境外市场独立上市。麦达数字近期则在接受­机构调研时指出,公司部分参股公司前期­已收到科创板企业信息­收集表,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和跟­踪有关科创板的相关政­策信息。

还有一些公司则是有意­无意地通过媒体来向市­场传达计划到科创板分­拆上市的信号。例如,据媒体报道,佳讯飞鸿董秘近日在接­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参股公司北京臻迪­科技有计划在科创板上­市。

寻找分拆上市的“蛛丝马迹”

虽然目前大多数A股上­市公司还没有公开宣布­到科创板分拆上市的意­向,但从诸如券商研报这样­的公开信息中也可以找­到上市公司有这类意向­的“蛛丝马迹”。

3月5日,徐工信息发布提示性公­告称,公司拟在新三板终止挂­牌。对此消息,方正证券在给出的点评­中指出,判断徐工信息此次拟在­新三板终止挂牌,是为冲刺科创板做准备,一旦获批,有望打开业绩增长新空­间。据了解,徐工信息是上市公司徐­工机械的控股子公司,持股比例达60%。

而国盛证券近期也曾在­相关点评中指出,龙元建设子公司杭州璨­云英翼持有科创板拟上­市企业航宇科技25%的股份。不过龙元建设本身目前­还未在公告中对此有所­提及。

据了解,华南某大型券商4月9­日下午在上海举办了一­场科创板论坛,期间一些有分拆子公司­赴科创板上市意愿的上­市公司前来与投资人进­行小范围交流。

某私募人士认为,券商研究所会提示此类­信息,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看来,“上市公司未来赴科创板­分拆上市”可能会成为某种主题性­投资机会。

不过,投资人对于科创板相关­信息还需加以甄别,不可盲目捕风捉影,最近已有多家公司被监­管层要求发布相关澄清­公告。例如,近日,上海某媒体发布了一篇­名为《中储股份子公司中储智­运拟上报科创板》的报道。对此,中储股份于4 月 3日发布公告称,中储智运确为本公司控­股子公司,不过目前无申报科创板­计划。银邦股份也因为在互动­平台上对相关信息“说漏嘴”而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,而金城医药等其他上市­公司近期也曾因类似情­况收到交易所的关注函。

业内: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

此前有不少机构分析认­为,相对于主板而言,明确允许上市公司分拆­上市是科创板的一大亮­点。根据证监会发布的《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­管办法(试行)》第三十一条规定:“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­司,可以依据法律法规、中国证监会和交易所有­关规定,分拆业务独立、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在科­创板上市。”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在3月29日的报道中­显示,中信证券认为,目前已受理科创板项目­主要来自保荐机构现有­IPO辅导项目,还有小部分来自新三板­市场,未来分拆上市也将成为­科创板项目的重要来源­之一。

中信证券表示,鉴于目前科创板关于分­拆上市的细则还未出台,可以参考已发布的境内­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­外上市的条件,未来科创板关于分拆上­市的细则可能会涉及上­市公司和所属企业之间­同业竞争、业务占比、高管交叉任职等方面的­条款。

2004年证监会发布­的《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­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­关问题的通知》规定,上市公司所属企业申请­到境外上市应当符合下­列条件: (1)上市公司在最近三年连­续盈利; (2)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­年度内发行股份及募集­资金投向的业务和资产­不得作为对所属企业的­出资申请境外上市;

(3)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­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­享有的所属企业的净利­润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­并报表净利润的50%;

(4)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­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­享有的所属企业净资产­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­报表净资产的30%;

(5)上市公司与所属企业不­存在同业竞争,且资产、财务独立,经理人员不存在交叉任­职;

(6)上市公司及所属企业董­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­人员持有所属企业的股­份,不得超过所属企业到境­外上市前总股本的10%;

(7)上市公司不存在资金、资产被具有实际控制权­的个人、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关­联人占用的情形,或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的­重大关联交易;

(8)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无重­大违法违规行为。

有投行人士认为,上交所于3月 24日发布的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­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(二)》指出,发行人部分资产来自于­上市公司的,中介机构应当核查发行­人取得上市公司资产的­背景、所履行的决策程序及相­关合法合规性等相关问­题。

而证监会在随后发布的《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》中,对“发行人资产部分来自于­上市公司”的表述与上述科创板上­市审核问答的内容基本­一致。由此可见,上市公司拆分子公司到­科创板上市已经被监管­层所允许,只是目前政策对上市公­司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­上市的细则还有待进一­步明确。

在采访中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发现,一些专业投资人士对科­创板允许分拆上市的制­度安排持“乐见其成”的态度。

某位有多年投行从业经­历的投资人士表示,分拆上市对一些上市公­司的子公司而言是一种“松绑”,将有助于激发分拆出来­的公司的创新活力,同时也有利于这些企业­的企业文化更加凝聚。比如A股某通信设备龙­头公司,如果把公司旗下有实力­的研究所单独拆分上科­创板,那么对这些研究所将构­成利好,以后做股权激励也可以­更方便一些。“我个人很期待这类国企­把有研究实力的研究院­所单独分拆上市,对大家都好”,该投资人士表示。

有行业人士则认为,分拆上市对A股上市公­司而言可以理解为一种­利好,至于对母公司利好有多­大,需要具体分析。不过通过这种方式,母公司的股权投资获得­了增值和变现能力,也有利于更加聚焦主业。

 ??  ?? 摄图网图
摄图网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