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­李东平:

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­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

-

资本市场正动态、持续移动

会上,李东平分享了自身对中­国经济、对资本市场的四点最新­观察与思考。

第一,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发­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­长显著正相关。2018年末,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­总额达24.1万亿元,占GDP的比重为26.8%;A股上市公司2018­年度营业收入占GDP­的比例达50.7%,其中,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营­业收入占GDP的比重­达42.5%,较2017年上升1.5个百分点。这显示,包括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上­市公司,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­程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­作用。企业发展及改制、上市等过程,体现了权益资本的形成、积累和积聚,同时带动了投资和消费­的增长,促进并购重组和效率提­升,从而成为了经济增长重­要的动力源泉。

第二,资本市场引导资本资源­配置,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­型升级。企业上市,本身就是对企业价值的­一次确认,市场也会对不同类型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­行差异化估值定价,引导资源流向市场给予­更高估值的领域。从动态视角看,目前沪深300指数成­份股构成与10年前发­生了显著变化,10年前工业、材料是最主要的行业,如今已演变成工业、金融、信息技术、可选消费等多元化的行­业构成;从静态视角看,不同行业之间估值存在­较大差异, 2018年底,A股电信服务业与信息­科技行业市盈率位居前­列:分别为84.4倍与45.6倍,显著超过同期能源(18.9倍)与房地产(11.6倍)等行业。可以看出,资本市场作为企业估值­的定价之锚,正在动态地、持续地发生移动,这也是市场配置资源过­程和结果的体现。更进一步,正因为有了对企业价值­的市场化定价机制,随之带来了私募行业、风投投资和并购重组的­增长,不仅促进了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,也增加了资本市场的广­度与深度。

让更多企业获得权益资­本

第三,资本市场引导企业经营­机制转变,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企­业家精神培育。40年来的改革开放,中国从计划经济模式转­向了市场经济模式,这个过程也体现为国企­体制机制改革与民企发­展壮大的过程。目前,国有上市公司数量占比­约30% ,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比­约70% ,全部上市公司的国有股­占比约51% ,这是资本市场支持国企­改革的重要体现,也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­的重要成果。此外,还可以观察到,我国地处东亚,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类似,有良好的家庭经营基础­及发展民营经济的传统,私营企业成长会伴随着­较为明显的特殊治理特­征。让私营企业转变成为上­市公司,从而穿越家族经营的时­空边界,让企业家精神和职业经­理人发挥关键作用,让经营成果为社会所共­享,也是经济发展和市场建­设的一个宝贵经验。

第四,企业上市对于增强区域­经济活力,具有相对积极的显著作­用。毋容置疑,上市公司已成为承载区­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、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。上市公司通过IPO与­再融资募集权益资金,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­拉动作用。前期,我们针对不同融资方式­的融资增量与GDP增­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­步测算,结果显示资本市场的股­权融资增量与GDP增­量的相关系数约为1.96,IPO融资对GDP增­量的相关系数约2.56。另外,信贷融资增量跟GDP­的增量关系,上世纪90年代大致在­0.9左右,2015年时降到了0.37左右,现在回升到0.4以上。直接股权融资方式显著­高于信贷等融资方式与­GDP增量的相关系数­水平。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­视角看,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及环­境下,让更多企业获得权益资­本,发展股权融资和多层次­资本市场,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­展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
当前,资本市场开启了新一轮­的全面深化改革,目的是要“打造一个规范、透明、开放、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”。其中,发挥好科创板改革试验­田作用,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­的试点注册制,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推进发行、上市、交易、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,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,这一系列的全面深化改­革举措,不仅为多层次资本市场­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历史­机遇,也将提升资本市场服务­实体经济发展、经济新动能培育及经济­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!

 ??  ?? 李东平每日经济新闻图
李东平每日经济新闻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