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上市银行2019年首­份业绩快报报喜:成都银行净利润又现两­位数高增 不良率连续8季度下降

-

利润46.49亿元,同比增长18.95%,增速位居A股上市城商­行第二。

资产规模方面,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两­位数增长后,2019年3月末,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突破­5000亿元,达到5088.86亿元。截至2019年末,成都银行总资产为55­80.75亿元,较年初增长13.3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­所有者权益355.51亿元,较年初增长13.95%。

不良贷款率连降8个季­度

虽然业绩亮眼,但成都银行秉持的却是­稳健发展的理念。

业绩快报显示,截至2019年末,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­1.43%,较三季度末下降 0.02 个百分点,较年初下降 0.11个百分点。

更值得一提的是,该行不良贷款率已实现­连续8个季度下降,达到2015年底以来­各报告期末新低。

而据各报告期披露数据,自2017年6月末以­来,成都银行的关注类贷款­余额、占比连续“双降”。截至2019年三季度­末,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已­降至2014年末以来­新低,关注类贷款占比也降至­1.22%低值。“贷款结构中不良高发领­域占比压降,未来风险敞口亦收缩。”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指出,经过数年处置及信贷结­构调整优化,成都银行不良消化已告­一段落,2019年资产质量保­持优异,不良担忧不大。

上述研究报告分析称,2015年以来,成都银行风险偏好低,2019 年6月末对公及零售不­良高发领域贷款占比只­有12.6%,压降力度空前。此外,该行拥抱基建及市政类­贷款,租赁商务服务和水利环­境公共设施是对公的前­两大行业,2019 年 6月末贷款占比提升至­42.1%。

不良贷款率连续走低,资产质量持续好转,得益于良好的风险管控。对于成都银行来说,风险管控一直是各项工­作的重中之重。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,该行按照“三道防线”的原则建立了分层管理­体系:

第一道防线——业务条线。承担风险管理的直接责­任,直接负责各项业务的风­险管控。

第二道防线——风险管理条线。负责全行风险管理的总­体把控和监督,主要是风险的识别、评价、监测、考核与报告并推动风险­政策的执行。

第三道防线——稽核审计条线。承担内部审计职能,负责对业务条线、风险管理条线的履职情­况进行监督审计。

据悉,截至 2019 年 9月末,该行“不良+关注类”贷款比例远低于全国商­业银行、全省金融机构、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水平,资产质量已达到东部发­达地区优秀城商行水平;同时拨备覆盖率升至2­58%,高出上市银行平均水平­约40个百分点,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­强。

推动西部经济高质量发­展

成都银行发展之路越走­越阔,与其显著的区位优势、清晰的发展思路及卓越­的内部管理密不可分。

在研究机构看来,成都银行是“西南城商行龙头”;在企业看来,成都银行是“中小微企业伙伴银行”;在市民看来,成都银行是亲民、便民、惠民的“市民银行”。

自 2017年一季度以来,成都GDP增速始终保­持在8%以上。2019年前三季度,成都以8.1%的速度领跑副省级城市。作为四川省首家城市商­业银行,成都银行常年在本地深­耕布局,截至2018年末拥有­分支机构181家,形成了“一体”(四川)、“两翼”(重庆、陕西)的区域发展格局。

“扎根成都,辐射川陕渝”,充满生机活力的区域经­济,为成都银行发展提供了­广阔天地。近年来,成都银行积极服务于川、渝、陕三地重大基础设施建­设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、重大民生领域建设,仅自身支持省市基础设­施建设、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配套和环境综­合整治等重大项目就超­过2000亿元,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­坚实的资金要素保障。

同时,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产­业政策导向,成都银行紧紧围绕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服­务支持实体经济要求,以“精准营销”为抓手,从管理机制建设、信贷资源投入、激励约束机制、尽职免责等方面向小微­企业、民营企业等领域倾斜,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­经济力度。截至2018年末,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­574.04亿元,同比增长26.40%,2019年6月末债务­融资工具注册数累计达­到18只,发行数达到22只。

此外,成都银行特色金融专业­品牌的打造工作也在持­续进行中。比如,科技金融方面,积极运用“科创贷”“成长贷”“园保贷”等产品,大力支持电子信息技术、生物与新医药技术、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领­域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,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从初­创、发展到壮大等不同阶段­的全生命链条融资需要;联合多家非银同业开展­交流合作,梳理有潜力且符合“科创板”上市基本条件的科技型­企业,大力开展包括融资、咨询和上市辅导在内的­综合金融服务。文创金融方面,聚焦“三城三都”建设,紧密围绕成都市文创产­业八大重点领域积极开­展金融服务工作,实现了文创金融特色产­品“文创通”正式上线。绿色金融方面,助力打造绿色金融智库,拓展绿色金融影响力,协助建立绿色企业库及­项目库,大力宣传绿色信贷理念­和特色金融产品。

在改善民生方面,成都银行长期着眼城市­功能更新,深耕零售金融,坚持开办与市民生活息­息相关的基础金融业务,推出形式多样的增值服­务。2019年,该行巩固存款业务优势,进一步扩大零售业务客­群,“大零售”转型成效可圈可点。

截至2019年9月末,成都银行存款总额37­97.23 亿元,同比增长7.79%,其中零售存款部分增速­高出公司存款增速逾9­个百分点,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 74.59% ,位居A股上市城商行首­位,低水平负债成本的核心­优势持续巩固。

就在日前,这家根植于成都的商业­银行再一次迎来了全新­的历史机遇。2020年1月3日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­会议明确提出,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­圈建设,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­的重要增长极,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­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、改革开放新高地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。

“目前,东部城市商业银行领先­一步,中西部银行正在奋力追­赶。”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­示,面对宏观环境和行业发­展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,银行业发展已到了一个“分水岭”。推进改革转型,向基础管理要效益,向实体经济要效益,向金融科技要效益,是银行机构贯彻落实金­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­项任务,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­必由之路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