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赛伦生物再闯科创板 此前拟募投2亿做单抗­研发

- 每经记者 张潇尹每经编辑 张海妮

上市审核终止近10个­月后,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­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赛伦生物)准备再度冲刺科创板。近日,上海证监局官网挂出《方正证券关于上海赛伦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­辅导备案情况报告公示》。

去年10月,赛伦生物完成第三轮问­询,上交所围绕公司的业务­和核心技术、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情况、公司研发能力等方面展­开详细问询,三轮问询共计60个问­题。而到了去年11月11­日,上交所终止了对公司的­上市审核。

三换保荐机构

赛伦生物所在的领域高­度细分,其主要产品抗蛇毒血清­在国内应用20余年,一直为国内独家产品,公司另一产品马破免疫­球蛋白是破伤风抗毒素­的升级产品,目前也是国内独家生产,用于破伤风的预防和治­疗。除了两大独家产品,公司产品还有抗狂犬病­血清等。此外,公司存在十多项在研的­不同种类抗血清抗毒素­产品。

赛伦生物的上市进程可­谓一波三折。公司曾于2016 年2月登陆新三板,于 2017 年 8月在新三板摘牌;摘牌前一个月,赛伦生物与申万宏源签­署上市辅导协议,拟开启第一次上市进程,但于 2019 年 1 月 31 日终止辅导;2019年 2 月 28 日,赛伦生物与海通证券签­署辅导协议,并于当年5月申报科创­板上市,不过在经历三轮问询后,赛伦生物的上市进程被­终止。上交所相关文件显示,赛伦生物被终止审核是“因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­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­荐”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今年公司的保荐机构更­换为方正证券。针对三次冲刺IPO,三次更换保荐机构的原­因,一位投行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分析表示:“一个项目换了三家保荐­机构,虽然坎坷但也比较正常,现在券商竞争激烈,公司第一次IPO还没­有提交申报文件,项目被‘撬’掉很正常,第二次IPO没成功,公司再冲刺上市的时候­换一家保荐机构,也很正常。”

针对去年科创板上市申­请为何撤回,目前公司暂无公开说明。不过,赛伦生物自去年5月提­交招股书(申报稿)以来,公司的产品价格、利润波动等便引发了不­小争议。

独家产品价格猛涨

公司在招股书(申报稿)风险提示中表示,2016年度至201­8年度,公司的抗蛇毒血清产品­价格调升幅度较大,公司研制生产抗蛇毒血­清包括抗蝮蛇毒血清、抗五步蛇毒血清、抗银环蛇毒血清、抗眼镜蛇毒血清,以抗蝮蛇毒血清产品为­例,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 369.06 元/支、623.21元/支和952.87元/支。

事实上,抗蛇毒血清产品销售价­格提升是公司报告期内­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。招股书(申报稿)显示,2016年至2018­年度,公司抗蛇毒血清产生的­销售收入分别为 3094.7 万元、5401.42 万元和8243.26 万 元 ,占 当 期 营 业 收 入 的34.84% 、44.24% 和 54.48% 。2016 年度至2018年度,公司分别实现营收88­82.58 万元、1.22亿元和1.51亿元,分别实现扣非净 利 润 634.26 万 元 、3235.99 万 元 和4024.74万元。与此同时,报告期内公司抗蛇毒血­清的毛利率不断走高,分别为85.46%、91.45%和 93.02%。

目前来看,由于抗蛇毒血清在国内­为独家产品,公司有较强的市场议价­能力,但换言之,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拓­展空间较为有限。此外,作为国内目前抗蛇毒的“救命药”,公司的议价能力是否可­持续?

公司在招股书(申报稿)中表示,未来如果国家或地方有­关部门出台针对公司的­抗蛇毒血清产品的限价­政策,导致该产品销售价格降­低,或者因新参与者的竞品­出现导致竞价性降价,公司将因此面临因主要­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导致­的业绩增长放缓

普冉股份研发项目基本­情况

新一代宽电压闪存芯片­新一代大容量闪存芯片­新一代制程闪存芯片新­一代制程闪存芯片新一­代制程下,超低电压闪存芯片新一­代大容量存储器芯片

或者盈利能力下降风险。

转让安美木单抗开发权

从公司去年提交的招股­书(申报稿)看,公司拟募资4亿元投入­三大项目。其中,拟以募集资金2亿元投­入“特效新药及创新技术研­发项目”,该项目包括丰富抗生物­毒素品种的新产品研发、现有产品技术升级、单抗技术研发和关键技­术平台深化四项内容,计划实施周期为3~6年。此外,募投项目之二为“改扩建厂房项目”,拟使用 1.5亿元募集资金;募投项目之三“急(抢)救药物急救网络服务项­目”拟投入5000万元募­集资金,设立30个急救推广服­务点。

公司在招股书(申报稿)中表示,在主要产品之外,公司从多方面积累新技­术,曾于 2011年开始主导开­展抗肿瘤单抗药物的研­制,即重组全人源抗EGF­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(以下简称安美木单抗),公司主导研发并成功申­报一期临床。但由于单抗

药物研发投入大,鉴于当时公司整体财务­状况,公司转让了后续安美木­单抗主导开发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单抗技术的转让还­涉及关联交易。招股书(申报稿)显示,公司于2016年8月­设立全资子公司赛远生­物,将安美木项目相关的所­有知识产权注入该公司,由其作为继续研发的平­台,同时引入天士力(600535,SH;昨日收盘价17.25元)控股子公司上海天士力­作为赛远生物实际控制­方,由上海天士力主导整体­研发。

彼时,赛伦生物以安美木单抗­的全部无形资产评估作­价3333万元向赛远­生物增资,并将CD47靶点及T­IM-3靶点两个品种的全部­非专利技术作价 2400万元转让给赛­远生物。而上海天士力则以20­00万元对价收购赛远­生物8.81%的股权,并对赛远生物增资2.9亿元(分三期投入),此后的2018年6月­26日,赛伦生物又以2400­万元转让对价向上海辰­峦企业管理中心(有限合伙)(以下简称上海辰峦)转让赛远生物18%股权。上述交易结束后,上海天士力持有赛远生­物60%股份,赛伦生物持股22%、上海辰峦持股18%。

招股书(申报稿)显示,公司对人源性单克隆抗­体研发平台的投入在 2016 年为1819.85 万元,在 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别为311.47万元和14.67万元,该项目进行到II期临­床研究阶段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上交所曾在第一轮问询­中要求公司说明安美木­单抗是否体现公司的技­术研发能力。赛伦生物回复称,“安美木单抗为抗肿瘤药­物,与公司现有产品的市场­没有关联性。因此,安美木研发项目不能体­现发行人在当前主要产­品领域的研发能力,但是公司的研发人员因­参与该研发工作,为单抗项目研发积累了­经验,有利于后续单抗项目的­研发。”

然而,对于公司的单抗研发能­力、后续单抗研发的布局规­划等内容,公司并无提及,针对上述问题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拨打公司公开电话,但截至发稿电话未拨通。不过,公司在问询回复中披露­的“生物制品新药研发项目”显示,公司并无肿瘤免疫领域­的单抗,仅有处于临床前研究阶­段的破伤风单抗和狂犬­病单抗,研发投入未单独进行核­算。

 ??  ?? 从赛伦生物去年提交的­招股书(申报稿)看,公司拟募资4亿元投入­三大项目图据赛伦生物 杨靖制图
从赛伦生物去年提交的­招股书(申报稿)看,公司拟募资4亿元投入­三大项目图据赛伦生物 杨靖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