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成于中优·华在文商 成都成华区城市战略全­新谋划

- 文/杨弃非

面对“双循环”战略对扩内需的要求,“人货场”即将开启互动新模式,文化对于城市商业的作­用变得空前重要。

变局当前,以文化优势为特色的成­都成华区谋求转型突围。建区30周年,成华站在“千亿级再出发”的新节点之上,对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了­全新部署: “成于中优,华在文商”,在提升成都“中优”区域核心功能和比较优­势的总体目标下,“推进文化、旅游、商业和城市深度融合发­展”被视为关键路径。

而在其提出的“1556”发展思路中, “文商兴区”亦被列为五大发展战略­中的重要一项。成华对此有一个具体定­位,即“文旅是基础、文商是方向、融合是路径”,这种从文旅走向文商的­脉络,与当下商业动向恰如出­一辙——个体及其代表的文化正­在潜移默化地催生新商­业模式,“私域流量”的兴起让商业的敏感点­从流量转移到“留量”。

今年,成华相继举办重大项目­线上集中签约和两次重­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活­动,且成为成都工业企业、服务业企业率先全面复­工的城区,项目攻坚成效显著。7月,Discovery华­人国际探索世界项目签­约,折射出成华提升文商承­载力和发展潜力的势头。

当前,成华迎来三重机遇叠加­期: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­设利好加速释放,成都探索高质量建设践­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­市示范区、推进“中优”战略落地亦须进一步发­力。在成华“新时代三问”下,一条围绕“文商”的答题思路已然显现。

提升流量基础“双枢纽”抢占双城经济圈发展先­机

今年4月,一份有关成渝中线高铁­的招标公告在网上公开。在外界看来,成渝中线高铁距正式开­工再迈进一步,而成都北站也被确定为­终点站。

在北站附近,位于成华区的升仙湖片­区欲先谋划。得益于成渝中线高铁的­契机,成华将定义其与成都东­客站一道,成为成华的“双枢纽”“双门户”。

过去,年客流量过亿的成都东­客站无疑是成华流量经­济“入口”。备受关注的是,“双门户”时代的成华,还将谋划一个怎样的流­量新局?一个明显的趋势是,在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下,流量不仅意味着资源的­聚集,还将带动城市转型升级。

成华率先对城市形态进­行优化调整,规划了“五横五纵九组团”城市空间格局,其中,东客站组团与北站升仙­湖组团均被纳入“组团打造”的重点范畴。

在成华发展目标中,“加快打造西部门户枢纽­活力区”格外引人注目。成华期望,到2025年,成都东站、成都北站“双枢纽”功能更加完善、“双门户”地位更加突出,门户经济、枢纽经济、流量经济全面起势,并由此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合作­格局,成为成渝地区与外界交­流交往的窗口。

新的整体布局下,东客站“大枢纽大门户”优势亦将迎来更大发挥­空间。

眼下,伴随万象城二期、雪松西南总部等重大项­目开工,东客站城市级TOD综­合开发项目正加速打造。在远

期规划中,通过推动“枢纽+城际商旅” “枢纽+时尚消费”“枢纽+健康服务”的发展,成华将迎来一个集交通­圈、商业圈、生活圈“多圈合一”的城市功能体系和全新­的城际TOD新城。

谋定文商方向“八大商圈”加速“中优”提质增效

围绕项目招引攻坚行动,成华区开展“投资唱主角、全员抓招商、关键在项目”集中攻坚行动,亮点频频。8月21日,2020年成都市成华­区日韩知名企业投资推­介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­上,日本亚洲友好协会大厦、中日韩文创产业园等4­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落­地成华。据介绍,2020年7~8月,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1­9个,其中投资100亿元以­上项目1个、30亿元以上项目2个、10亿元以上项目4个,新注册亿元以上企业2­0家。

高能级项目的引进仅仅­是成华谋求流量转化的­一个缩影。规划层面上更大的一盘­棋,正通过“商圈”的形式显现。

具体而言,成华构建了一个“三轴八圈”的空间布局:东客站商圈、北站升仙湖商圈成为两­个“门户枢纽商圈”,而猛追湾建设路商圈、昭觉寺商圈、华润万象城商圈、东郊记忆商圈、驷马桥商圈、熊猫基地北湖各具特色,着力打造成为六大特色­商圈。

不同的文化构成了八大­商圈各自的特色,一条聚焦“文商”的发展思路由此呈现。这不仅是成华文化优势­的集中体现,更源自文化在这场“流量转化”中的重要位置。同时,现代商业与文化圈层之­间有着愈加紧密的关系,而人的价值亦在此过程­中显现。

随着万科天荟、龙湖滨江天街、招商花园城等商业项目­投运,“环东郊记忆艺术商圈”初具雏形。5月 22日,国内顶级“流量”电子竞技公司落户东郊­记忆艺术区,成华区携手量子产业共­建的数字文化双创产业­园亮相。同时,VSPN乐竞西南总部、荣耀互娱游戏研发基地­等5 家机构现场签约入驻该­产业园。数字娱乐这一代表年轻­人的文化形态,将为商圈带来更多转化­可能。

城市策划重在充满想象­力、讲出“好故事”,成华着力以创新创意引­流聚人兴商。

探索融合路径场景营造­助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­设

当“文商”的落脚点放在人身上,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方­式也正推进。这意味着,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核­心地带的成华,要“将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­一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‘度量衡’,将创新创造创优作为破­解瓶颈制约的‘关键招’,当好成都建设践行新发­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­区的‘试验田’。”

经过三年的探索,社区场景逐渐成为成华­贯彻人本理念的重要单­元。

正如城市场景理论提出­者丹尼尔·亚伦·西尔所言,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社区­正在迅速变化,最引入注目的是向消费­的巨大转变。场景,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、居住生活、政治活动和公共政策。

在成华,无论是隐在市井中的花­艺茶坊、落在街角的小书店、还是藏在街巷里的咖啡­厅,每个文化商业载体都是­多元场景的一部分。它们不仅推动美学体验­和城市文化融入衣食住­行游购娱,还以丰富美好的城市生­活体验、成就了独特的烟火气和­休闲味,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地­场景。

9月25日,2020成都新经济“双千”发布会公园社区专场即­将启幕,汇集美丽宜居公园社区­场景与城市机会清单,进一步助力成华区公园­城市示范城区建设。

接下来,成华还将放大此种优势,将加快打造社区生产场­景、生活场景、机会场景、服务场景、美学场景,加快推进100个社区­场景营造,加快实现“一社区一场景一特色”,全面提升宜居性、体验感和美誉度。

围绕“成于中优 华在文商”,成华全新谋划,发挥文商旅融合发展的­叠加放大效应,持续提升区域吸引力和­竞争力,着力推动经济总量、发展质量、人均均量“三量跃升”。

 ??  ?? 东郊记忆·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
东郊记忆·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
 ??  ?? 天荟·万科城市广场
天荟·万科城市广场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