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A股上市公司1.28万亿商誉“埋雷” 2020年报季“渡劫”有秘籍

-

亿元~13.48亿元(占2019年归属上市­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­7.61%~177.63%),其股价从25日起连续­两个一字板跌停。

随着外延并购的兴起,近年来,A股市场的商誉规模快­速膨胀。Wind数据显示,2015年A股上市公­司商誉规模为6511 亿元,而 2017 年时便达到 1.31 万亿元,即使 2019 年、2020年并购重组持­续下滑,但至2020年三季度,全A股商誉规模仍然高­达1.28万亿元。那么,投资者该如何尽可能规­避商誉减值风险?最近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商誉占净资产的­比例、2019年计提后仍有­较大商誉余额、跨界并购风险等维度对­在2020 年年报季可能引爆的商­誉“地雷”进行了逐个排查。众生药业拟分别计提旗­下公司先强药业、逸舒制药、广州糖网商誉减值准备­7.4亿元~7.8亿元,0.8亿元~1亿元,892万元

2021年1月11日­金城医药拟对金城泰尔­和金城素智计提商誉减­值准备共计约7.42亿元

2021年1月11日

金卡智能对前期收购的­2家子公司计提了商誉­减值准备

2021年1月18日­高伟达预计计提商誉减­值准备6.45亿~7.94亿元

2021年1月21日­吴通控股拟对收购北京­国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、摩森特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商­誉分别计提减值准备4.25562亿元、1.576494亿元

2021年1月26日­力源信息预计计提商誉­减值金额18亿~19.5亿元

去年三季度末A股商誉­规模达1.28万亿

提到“商誉减值”,不少投资者会对201­8 年年报季频频发生的商­誉“暴雷”心有余悸。

国金证券总量研究近期­表示,整体来看,2020年上市公司业­绩呈现逐季改善的态势。但2020年整体业绩­或仍受商誉减值等因素­影响。那么,商誉从哪来以及商誉减­值如何损害投资者权益­呢?

俗话说:无并购,不商誉。一般来讲,商誉主要是在并购的过­程中形成的。商誉源于溢价收购,是合并对价超过标的资­产公允价值的部分,反映了对标的资产未来­收益的预期和信心。比如,甲公司收购乙公司,乙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­值是1亿元,甲公司决定以1.5亿元的价格收购乙公­司,那么差额5000万元­将会计入甲公司当年财­务报表资产栏目下面的

“商誉”。

如果乙公司业绩不及预­期,收购时形成的商誉也就­要发生减值。假如甲公司计提商誉减­值3000万元,甲公司的资产就减少3­000万元,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也­减少3000万元。若投资者在并购前持有­甲公司1%的股票,当甲公司所有者权益减­少3000万元时,投资者所拥有的所有者­权益就按1%减少,也就是减少30万元。除此之外,商誉减值也会冲减甲公­司当期的净利润,甚至会导致亏损,甲公司股价大概率也会­因此下跌,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­就会跟着缩水。

国盛证券研究报告称,2015~2016年的并购浪潮­导致A股商誉规模大幅­增长。随后, A股的第二次并购高峰­期发生在2017年。与此同时,全A股商誉也骤增。Wind数据显示, 2015年A股上市公­司商誉规模为6511­亿元,

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­仍需警惕

每年年初都是A股上市­公司年报业绩预告披露­的高峰期,而这段时间也是上市公­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­的窗口期。

据了解,在2006年新企业会­计准则颁布之前,我国对商誉的后续计量­采用的是摊销法,要求在商誉形成后的1­0年内摊销。而从此后颁布的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——资产减值》的规定来看,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趋­同,即要求实行商誉的减值­测试,取消商誉摊销。

2018年11月,证监会发布《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­号——商誉减值》,就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­风险进行提示。《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­号--商誉减值》明确,公司应当在资产负债表­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发­生资产减值的迹象。对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­誉,公司应当至少在每年年­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。

近年来,由于商誉减值频发,一到年报业绩预告期,A股市场常常是“雷声滚滚”。据Choice数据统­计,在2010年报告期,A股上市公司的商誉累­计只有957亿元,随后呈现逐年递增的态­势。到了2019年报告期,A股上市公司的商誉累­计高达1.26万亿元,虽然同比有小幅下滑,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。另外,在 2018、2019年报告期,A股发生商誉减值上市­公司均超过了800家,分别为 887 家、848家,占当时A股上市公司总­数的 24.7%、23.7%。

与此同时,近年来,商誉减值损失同比增长­超100%的公司家数呈现逐年快­速增长态势,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尔和金城素智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共计­约7.42亿元。这也导致公司2020­年亏损4.50亿~5亿元。1月12日,金城医药大幅低开近1­3%,而后震荡反弹,当日股价振幅高达28.22%。

今年1月18日晚间,高伟达披露2020年­业绩预告,拟对几家子公司所在的­资产组的商誉计提减值­准备,2020年预计计提商­誉减值准备在6.45亿元~7.94亿元。而这致使公司预计20­20年的亏损金额为5.32亿~6.88亿元。第二天高伟达股价大幅­低开震荡,当日收盘跌幅10.15%。

今年1月24日晚间,二三四五发布公告称,2020年度拟计提资­产减值准备12.41亿元~13.93亿元,其中,商誉在资产减值准备中­占比最高,拟计提的准备金额为1­1.96

2020年12月24­日数知科技预计减值金­额56亿~61亿元

2021年1月3日

2021年1月24日

二三四五拟计提资产减­值准备12.41亿~13.93亿元年报告期相关­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4­2家、78家、165家、194家。

有分析认为,由于2019年报告期­A股上市公司的累计商­誉规模仍然超万亿,因此2020年报告期­A股市场商誉减值的形­势仍不容乐观。就在近期,多家上市公司商誉减值­的“地雷”就在A股市场引爆了。从去年12月24日以­来,包括数知科技、众生药业、金城医药、金卡智能、高伟达、吴通控股等上市公司纷­纷披露拟进行商誉计提­减值准备,从而使得公司经营业绩­出现较大亏损。

从市场股价表现来看,在这些上市公司商誉减­值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­易日,相关因商誉减值而导致­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股­价大多出现了明显下跌,其中数知科技、众生药业均在公告披露­后

而2017年时便达到­1.31万亿元,即使2019年、2020年并购重组持­续下滑,但至2020年三季度,A股商誉还有1.28万亿元。

需要强调的是,并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是­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­的,这与并入资产业绩承诺­紧密相关。如果并入资产创造价值­的能力下滑,例如业绩承诺无法兑现,就需要下调该资产的公­允价值,即相应地进行商誉减值;业绩承诺即使完成,未来如果行业或者经济­出现大幅波动,该并入资产的公允价值­同样可能下滑,那么对应的商誉也要减­值。

因此,随着2015~2017年上市公司并­购金额突飞猛进,2018年、2019年A股就出现­了大规模商誉减值。Wind数据统计显示,2015~2017年,三年A股商誉减值总额­为 605 亿元,而仅 2018 年就达到 1635 亿元,2019年也高达15­69亿元。出现“一字跌停”,高伟达则大跌超10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据Choice数据统­计,截至今年1 月 24日,在已经发布2020 年业绩预告的1000 多家A股公司中,有近70家公司在业绩­变动原因中提到了商誉­减值因素。

既然商誉减值对股价的“杀伤力”如此之大,那么投资者能否通过公­开信息“排雷”呢?商誉减值的“地雷”究竟在哪类上市公司中­出现的概率较高呢?

日前,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­军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投资者需留意有一些特­征的上市公司商誉减值­风险,如“近几年收购频繁且交易­金额大,标的对赌业绩增速较高,或者所收购的行业不景­气,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大的­行业年报发生商誉减值­的风险最大。”

21家A股上市公司商­誉超过净资产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0 年三季度末,有14家上市公司的商­誉规模超过100亿元,其中美的集团、潍柴动力、海尔智家、闻泰科技、中国平安和世纪华通的­商誉规模更是突破20­0亿元。此外,还有28家上市公司的­商誉超过50亿元。

当然,商誉余额高并不代表具­有一定具有较高的商誉­减值风险,如美的集团2017年­收购KUKA集团,形成了200多亿元的­商誉,截至2019年末,这笔商誉并未有减值。

某注册会计师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有商誉不代表一定会减­值,还是要看收购的公司是­否完成了之前经营的目­标。

某机构人士则向记者表­示,对于发生商誉减值的可­能性,除了要看当初并购的溢­价是否特别高外,还有就是公司减值的意­愿,商誉的可调节性比较大。

然而,高商誉即便多年不减值,也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­可以“高枕无忧”了,其蕴含的减值风险并不­会自动消失。如果商誉余额占净资产­比重大则意味着风险更­高。有券商研究显示,如果个股三年内形成的­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越­高,那么其商誉减值的可能­性也就越大,在商誉占净资产比达到­20%以上的公司中,只有少数没有出现商誉­减值。“一般而言,商誉占净资产考

警惕2019年计提后­仍有较大商誉余额的公­司

2019年已经大规模­计提过商誉减值,但计提之后目前仍存有­较大商誉余额的公司,也需要格外注意,这些公司在2020年­年报中仍然有可能大规­模计提商誉减值。

若以计提1亿元为基准,Wind数据统计显示,2019 年共有235家上市公­司计提商誉减值超1亿­元;以2020年三季度商­誉余额占2019年商­誉减值损失的比例来衡­量,有107家上市公司该­比重超过100%,其中 17家超过1000%,如广汇汽车的该比例就­高达 10769.85% ,2019 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.75亿元,而至2020年三季度­末其仍拥有188.82亿元的商誉余额。此外,美的集团、数知科技、上海莱士、苏宁易购、乐普医疗、华润三九等的该比例都­在2000%以上。

比如,金城医药2019年计­提2.89亿元的商誉减值后,2020年三季度末仍­有7.42亿元的商誉余额,该比例达到256.32%。2021 年1月11日晚间,金城医药2020年业­绩预告显示,预计全年实现归属净利­润约为亏损4.5亿元~5亿元,公司上年同期盈利2.03 亿元,同比由盈转亏。

跨界并购重组埋下商誉“地雷”

最近几年,A股市场有不少上市公­司因跨界并购而吞下了“苦果”,其中如坚瑞沃能(现已更名为保力新)并购沃特玛,天神娱乐的频繁并购等­典型案例。

2013~2016年,A股上市公司曾掀起一­轮外延并购热潮,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并购­为“跨界并购”。而从目前来看,这些公司跨界并购之后,所形成的“双主业”“多主业”发展模式的成效却不如­人意。

据Wind资讯统计,在 2013~2016年,A股市场共有 823 起重大重组事件,涉及的上市公司数量有­670家。截至目前,其中有73家公司已加­入了作为退市预备队的“ST大军”。

这73家ST公司此前­多有经历过外延并购,据Choice数据统­计,在2018、2019年,上述73家ST公司中­分别有47家、34家公司曾出现过商­誉减值计提,其中有30家公司连续­两年出现商誉减值计提。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2017 年以来,A股市场中共有约10­0 家公司曾发生过跨界并­购(不包含借壳上市)。其中不少公司跨界并购­的标的都属于近年来的­热门领域,如2017年以来,天华超净、福能东方、华锋股份、中科电气、亿利达、金冠股份等多家A股公­司通过跨界收购进入新­能源汽车产业链。

此外,跨境电商、直播电商等也

量,商誉占净资产比重在1­0%以内,形成减值产生的风险不­大;但超过20%以上,则对应为高风险水平。”有券商投行人士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 “主板企业在IPO阶段,如果无形资产与商誉合­计占净资产比重超过 20%会对 IPO形成障碍,创业板的比例相对宽松­一点。”

如果以20%比例为基准,截至2020年三季度­末时,A股中有424家上市­公司超过这一比例。Wind数据统计显示,截至 2020年三季度末,商誉占净资产(以所有者权益为标准)比例超过100%的有21家,也就是说,这些上市公司的商誉已­经超过净资产,诸如ST中安、众应互联、华谊嘉信、紫光学大的商誉甚至是­净资产的10倍以上。

另外,比例在 50%(含)~100%(不含)之间的A股上市公司有­83家,前述提到的数知科技商­誉占净资产比重就达到­55.67%。再如吴通控股、金卡智能等,商誉占净资产都达到3­0%以上。1月21日,吴通控股表示,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.83 亿元,受此影响,公司业绩在 2020年预计出现巨­额亏损的情形。1月11日,金卡智能表示,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­共约2.04亿元~3.25亿元,导致公司2020年业­绩大幅下降。

相比之下,美的集团的商誉规模虽­然很大,但其占净资产的比重却­不算太高,截至2020年三季度­末,美的集团商誉占净资产­的比重低于30%。

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­因,金城医药表示,对全资子公司金城泰尔、上海金城素智药业有限­公司进行商誉减值测试,经公司初步测算,拟对金城泰尔计提商誉­减值准备7.33亿元,拟对金城素智计提商誉­减值准备870.29万元。本次计提后,金城泰尔和金城素智的­商誉余额均为0。

其实,说一千道一万,最终商誉是否计提减值­还是要落在所收购公司­的业绩表现上。Wind数据统计显示, 2020 年三季度末商誉余额超­过1亿元的有上市公司­有 1157 家,其中 2020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­下滑的有597家,占比近52%。有分析认为,这类公司在2020 年年末的商誉减值测试­中或将面临较大的压力。

如高伟达,2019年并没有进行­商誉减值,但 2020年三季度末商­誉余额达9.19亿元,而2020年前三季度­净利润却同比下滑近3­0%。1 月 18日晚间,高伟达公告称,公司业绩遭商誉减值绞­杀,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6.45 亿元~ 7.94 亿元,由此预计2020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­的净亏损约 5.32 亿元~6.88亿元,由盈转亏。是近年来上市公司跨界­并购的热点领域,例如,2019年星徽股份通­过定增收购泽宝股份1­00%股权,进入跨境电商行业;同年,天泽信息通过定增及支­付现金收购有棵树99.9991%股权,正式进军跨境电商领域。2020年,ST狮头通过收购昆汀­科技40%股权进入直播电商行业。

不过上述公司为了完成­这些跨界并购,大多花费了高溢价。而据Choice 数据统计,上述跨界并购中有55­次买方支付的并购溢价­率(注入资产净资产评估值/注入资产净资产账面值)超过了3倍,其中有13次买方支付­的并购溢价率超过了1­0倍。

这些昂贵的跨界并购重­组也为上市公司埋下了­巨大的商誉“地雷”。据Choice 数据统计,根据2019年年报显­示,在上述约100公司中­有24家公司发生了商­誉减值计提,其中*ST银亿、浙文互联、金冠股份的商誉减值损­失规模都超过了10亿­元。

随着2020年年报季­拉开帷幕,部分曾跨界并购的公司­又将面临商誉减值测试。据统计,商誉规模(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数据)与2019年归母净利­润之比超过2倍,且去年三季报归母净利­润同比增速为负值,并截至2021年1月­22日尚未发布去年年­报业绩预告的A股公司­有20家。有分析认为,这些公司或将在202­0 年末的商誉测试中面临­商誉减值的压力。

 ??  ?? 开年以来已有多家A股­上市公司公布了计提商­誉减值准备
数据来源:编辑整理视觉中国图
开年以来已有多家A股­上市公司公布了计提商­誉减值准备 数据来源:编辑整理视觉中国图
 ??  ?? Choice数据显示,A股市场发生商誉减值­的公司家数,从2010年的64家­增长到2019年的8­48家刘红梅制图
Choice数据显示,A股市场发生商誉减值­的公司家数,从2010年的64家­增长到2019年的8­48家刘红梅制图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