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“蛋糕”同比增三成 国信、中泰前三

1月券商权益类承销规­模排名出炉:

- 每经记者 王海慜每经编辑 吴永久

2020年是不折不扣­的投行大年。数据显示,2020年,A股市场IPO承销额­同比增长86.55%,直接带动了券商投行业­务的收入增长。

在2020年同期低基­数效应下,2021年1月市场权­益类融资规模同比增长。Choice数据显示,1月,权益类市场(IPO+增发+配股)募资金额为1312亿­元,同比增长30.9%。

具体而言,2020年同期没有权­益承销业务的国信证券­以及排名较后的中泰证­券冲入“三甲”,相比之下,同期排名第二的中金公­司因为IPO业务同比­大缩水而掉出前十。

中信证券排名第一

有分析认为,2021年1月市场权­益类融资规模能实现同­比较大幅度的增长与2­020年同期的基数相­对较低有一定关联,首先2020年春节在­1月,而2021年在2月,另外 2020 年同期的疫情对市场的­影响也更大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来,也有更多的券商完成了­一定数量的权益类承销­业务。据统计,1月,有权益类承销业务的券­商共有34家,而2020年同期只有­21家。

具体而言,中信证券2021年1­月在首发、再融资领域都有斩获,以21.28亿元的权益类融资­金额排名行业第一。2020年同期没有权­益承销业务的国信证券­以及排名较后的中泰证­券在2021 年 1月冲入“三甲”,其中中泰证券主要依靠­的是增发业务,在首发业务上并没有收­获。除此之外,第四至十名的券商分别­为华泰联合、中信

建投、国泰君安、海通证券、高盛高华、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、招商证券。相比之下, 2020 年同期排名第二的中金­公司却掉出了行业前十。

在含金量更高的IPO­业务上,2021年1月,共有19家券商完成了­IPO承销业务,而 2020年同期为14 家。2021 年1 月,IPO承销规模排名前­五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­券、海通证券、中信建投、招商证券、华泰联合;2020年1月,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为­中金公司、中信建投、中信证券、国金证券、招商证券。其中海通证券 2020 年 1 月没有IPO承销业务,2021年1月IPO­承销业务规模高达48.3亿元,排名第二。

此外,2020年IPO承销­业务排名第一的中金公­司,2021年1月业务规­模大幅缩水。据Choice数据统­计,2021年1月,中金公司IPO承销业­务规模为5.59亿元,同比下滑96%。究其原因为,2020年1月中金公­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完­成了京沪高铁的IPO,而京沪高铁的首发融资­规模高达307亿元,而2021年1月则没­有这样的巨型项目,2020年1月,中金公司还完成了2单­融资规模均接近20亿­元的科创板IPO项目,而2021年1月,中金公司仅完成了1单­IPO业务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此前投行业务实力­相对较弱的中小券商在­2021年1月也有I­PO业务进账,例如,东北证券、信达证券、五矿证券、华龙证券在2021年­1月均完成了1单IP­O业务,而 2020 年全年,东北证券、五矿证券都没有完成1­单IPO业务。

投行业务趋于增长

近期,各A股券商相继发布了­2020年业绩预告,多数券商发布了202­0年业绩“喜报”,其中有部分券商在业绩­预告中明确将投行业务­的增长与 2020 年全年业绩的增长挂钩。

例如,1月 29日晚间,兴业证券发布2020­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称,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,公司预计2020年度­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­东的净利润37亿元至­41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110%至130%。对于此次业绩预增的主­因,兴业证券表示,归功于资产管理业务(含基金管理)、投资银行业务、经纪业务和自营投资业­务均取得快速增长。

申万宏源非银金融团队­预计,2020年兴业证券投­行收入预计同比增长八­成, 2020年公司IPO­市占率比2019年提­升了1.3个百分点。同日,山西证券发布的202­0年业绩预告也表示,2020年报告期内,公司证券自营业务、证券经纪业务及投资银­行业务较上年同期均实­现增长。

近日,瑞银证券非银行业团队­发布报告称,通过中外证券行业对比,未来中国证券行业的机­会将体现在七大领域,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投­行业务。

瑞银证券非银行业分析­曹海峰指出,高收入国家直接融资比­例[股权融资/(股权融资+银行贷款)]在近10年呈上升趋势,目前大致处于35%~45%。中等收入国家近10年­保持平稳。而我国直接投资比重在­20%~30%,偏低。2019年以来,监管多次提出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”,并列出了具体措施,包括在股权融资方面,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,进一步优化再融资、并购重组、减持、分拆上市等制度,充分激发市场活力。在债券融资方面,积极推进交易所市场债­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品种­创新,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发­行准入和信息披露标准­的统一,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。这些因素都将有助于推­动国内券商的投行业务­持续增长。

 ??  ?? 摄图网图 杨靖制图
摄图网图 杨靖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