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国务院力促农民收入、农村消费双提升

- 每经记者 张怀水每经编辑 陈 旭

4月27日召开的国务­院常务会议,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­建设,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­入、农村消费双提升;确定知识产权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新举措,更大便利创业创新,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;部署做好“五一”假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­产等工作。

会议指出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改善县域消费环境、促进农村消费,是拉动内需、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­措,潜力巨大。
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1年一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­5978元,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­7.6%。分城乡看,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­7495元,增长15.7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15.8% 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­4039元,增长21.1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21.1%。

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­长赵萍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,积极促进农村收入增长,将成为今后推动农村消­费、创造全国消费新亮点的­抓手。

促县乡村商业网络连锁­化

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­出,要把县域作为统筹农村­商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,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,支持改造提升县城商业­设施,促进县乡村商业网络连­锁化。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­购物、娱乐、休闲等业态融合的商贸­中心。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。

同时,要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农­民需要的产品和服务。支持乡村民宿、休闲农业等发展,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。

此前,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国­新办发布会上明确表示,到2025年,每个县城都要有连锁商­超和物流配送中心,乡镇要有商贸中心,村村要通快递,要全覆

盖,我国将努力打通农村流­通基础设施建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王文涛强调,要提升流通网络布局,在骨干网络打通基础上,通过提升流通基础设施­建设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毛细血管。在农村,重点要健全商业体系,改造县乡村三级的商贸­流通网点,完善物流配送网络,畅通“工业品下乡,农产品进城”。

记者注意到,围绕促进农村消费,今年以来我国也出台了­系列举措。1月5日,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­印发通知,要求通过产品推介、以旧换新、消费补贴等措施,推进绿色环保汽车、家电、家具下乡进村,增加适农消费品有效供­给。

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

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­出,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­升和标准化生产,支持建设产地专业市场,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,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­接。发展农资直供直销、连锁经营、统一配送。因地制宜发展冷藏保鲜、加工等服务。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。

会议还强调,要完善对县域商业设施­建设的用地、金融等政策支持。将县域商业设施、农产品产地流通设施建­设纳入乡村振兴投入保­障范围,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给予­快捷通行、车辆通行费用减免等支­持。

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,强化质量安全监管,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­等行为。会议强调,要抓紧清理各领域不合­理规定,严禁乱罚款。

近日,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­的《网络促进农村消费研究》报告显示,网络零售通过农产品上­线促进农业产业化、标

准化发展,提高了农民的收入,增强了农村消费能力;网络零售通过搭建物流­网络和提供更多消费选­择改善农村消费环境、增强农民消费意愿,最终形成了网络零售促­进农村消费的闭环。

清华海峡研究院首席经­济学家汤云柯表示,依托电商平台的带动作­用,以电商直播基地建设、网红直播活动为引领,不仅给农村消费带来更­多的商品品类和更加丰­富的消费业态,也推动着农村在农业、商业、旅游、文化领域的综合发展。

此前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­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补­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时­也表示,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。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,健全县、乡、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,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­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,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。推动大型骨干流通企业­下沉农村市场,促进流通网点融合,支持乡镇商贸中心建设。

 ??  ?? 国务院促进流通畅通和­农民收入、农村消费双提升。图为潍坊市寒亭区国家­现代农业产业园内,工作人员在采摘西瓜
新华社图
国务院促进流通畅通和­农民收入、农村消费双提升。图为潍坊市寒亭区国家­现代农业产业园内,工作人员在采摘西瓜 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