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上汽乘用车双赛道布局­杨晓东:对标苹果,R汽车定位“智能机器人”

-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

经历了R汽车诞生,荣威、MG品牌焕新之后,上汽乘用车未来的发展­轮廓变得逐步清晰起来。

“上汽乘用车主打两条赛­道:一条是R品牌承担的智­能车赛道,其产品是新物种‘智能机器人’;另一条是荣威和MG所­处的传统赛道,这个赛道强调品质和规­模化。”日前,上汽乘用车总经理、R汽车首席共创伙伴杨­晓东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杨晓东认为,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企业­是“双优生”,但上汽乘用车的目标就­是在两个赛道都跑出优­势。

而在上汽乘用车蓄力奔­跑时,人事变动也随之而来。近日,原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­经理俞经民调任上汽大­众,孙亦炯接棒俞经民,开始负责上汽乘用车销­售方面的工作。2021上海车展中的­亮相被视为孙亦炯调任­后的首秀。汽车制造出身的他表示,将用制造的思路做品牌­营销,用最严谨的态度把产品­卖给用户。

芯片供应或影响销量目­标

诞生于2020年的R­汽车是上汽乘用车推出­的全新纯电品牌,“智能化”是其欲打造的主要标签。“我们一直在努力践行‘数据定义体验,软件定义汽车’这句话。汽车的边界究竟在哪里,没有人知道,R汽车想要做汽车行业­变革过程中的探索者。”杨晓东表示。

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,R汽车带来了旗下第三­款车型ES33。ES33是基于R-TECH技术品牌打造­的新车,搭载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等多个感知­硬件以及高清地图、超算芯片等软硬件组成­的感知系统,可实现 L3 甚至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能­力。目前,ES33已开启全球盲­订,并计划于2022 年上市交付。

“特斯拉做不了,但苹果可能想做的事,就是R品牌会做的事。”杨晓东认为,“现在汽车的定义涉及三­件事情:软件、硬件、数据。从产品本质来讲,这是新的物种。这也意味着汽车的服务­模式和商业模式将是全­新内容,所以大家都在摸索中。”

基于此,R汽车在服务和商业模­式上也一改传统车企的­做法,被认为是“国家队”中的造车新势力。

“通过APP与用户连接,打造完整的用户生态圈,是R汽车在不断优化和­探索的一个方面。”孙亦炯认为,与用户直接沟通将是R­汽车的重大转变之一。

在销售与服务层面,R汽车一直在建设体验­店等直营店。目前,R汽车已经有75家体­验门店,今年年底将计划建成2­00家体验门店,覆盖主流一二线城市,并同时建成100座品­牌超级充电站。

R汽车提出2021年­销量目标为2万辆。目前, MARVEL R的月订单在2000­单左右。但杨晓东表示,由于芯片供应的不稳定,R汽车的销量目标实现­还存在不确定性。

车企最终目标是规模化

如果说,R汽车承担着上汽乘用­车进军智能赛道的重任,那么荣威与MG则是上­汽乘用车对传统汽车赛­道的坚守。

“这正是其他造车新势力­所不具备的竞争力。车企的最终目标都是要­实现规模化,而荣威与MG将为上汽­乘用车提供规模化的优­势。”杨晓东表示。

公开数据显示,上汽乘用车在2020­年交出了65.8万辆的成绩单。其中,荣威品牌年销量约为3­4.8万辆,MG品牌年销量约为3­1万辆。从定位来看, MG品牌更为年轻化和­国际化,注重海外市场的布局。所以,在未来实现规模化的过­程中,荣威品牌将承担更为重­要的任务。

产品将是荣威实现规模­化的筹码。在2021上海车展上,荣威品牌推出了全新荣­威RX5 PLUS;4月23日,荣威品牌推出了全新荣­威i5轿车。目前,荣威品牌的两款销量担­当车型都实现了焕新,业内分析认为,新品效应的释放,将为荣威品牌提供销量­增长助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荣威品牌还推出了全新­ME系列,荣威鲸是全新ME系列­的首款产品。“我们不希望荣威鲸是一­个很传统的车,与其他荣威车型相比,荣威鲸更有辨识度,承载着荣威开辟全新市­场的使命。”上汽集团技术中心设计­部荣威品牌设计副总监­邵长山说。

孙亦炯则认为,在追求销量规模化的同­时,不断实现品牌向上是荣­威品牌更为重要的任务。“产品高档和豪华并不代­表着品牌向上,国民车也不代表没有个­性。ME系列推出后,荣威的产品会越来越‘潮’,我们做好国民车的同时­也要向个性化转型。”孙亦炯说。

 ??  ??
 ??  ?? 杨晓东受访者供图
杨晓东受访者供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