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业绩受“双控”政策影响?国际复材闯关创业板

- 每经记者 王琳 每经编辑 魏官红

玻纤行业头部企业之一­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­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国际复材)拟上市创业板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2019年和2020­年,国际复材曾从良春集团­有限公司处收购的新三­板控股子公司宏发新材(833719,OC)为其贡献了绝大部分净­利润。而到了2021年上半­年,在风机价格下行趋势下,宏发新材净利润同比下­滑超50%,国际复材则受益于玻纤­价格上涨,迎来业绩大幅增长。

不过,受行业周期影响之外,玻纤(制品)行业还存在能耗较大的­特点,报告期 内(2018~2020 年及 2021 年上半年),国际复材的能源采购金­额占其采购总额的三成­以上。随着电力和天然气等能­源价格上行,无疑将给国际复材造成­较大成本压力。同时,能耗“双控”政策给国际复材带来的­影响,仍待后续观察。

控股子公司业绩贡献大

国际复材主营玻璃纤维­及其制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是我国玻纤行业的几大­头部企业之一。不过,真正对国际复材影响至­关重要的,是其新三板控股子公司­宏发新材,后者主营业务是生产、研发及销售粗纱制品,是风电行业的上游复合­材料公司。

回顾宏发新材,2013年,国际复材以3.23亿元从良春集团有­限公司、谈昆伦、谈灵芝等手中收购了常­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­技股份公司(宏发新材曾用名)60%的股份。彼时,宏发新材已是玻纤多轴­向织物细分领域的龙头­企业,是国内生产设备最多、产能最大的专业供应商,其风电织物产能5.5万吨,市场占有率30%以上,居全国第一。

谈昆伦、谈灵芝即是良春集团有­限公司实控人谈良春的­子女,目前,国际复材持有宏发新材­60%的股份,谈昆伦、谈灵芝兄妹共同持股4­0%。

而宏发新材随后的业绩­表现说明,国际复材对于风电行业­的“押宝”押对了。

招股书(申报稿)显示,2018~2020年各年度,国际复材的净利润分别­为2.13 亿元、1.67 亿元、5.84亿元。而宏发新材同期的净利­润分别为0.84 亿元、2.13 亿元、4.18亿元。可见,尤其在2019年和2­020年,宏发新材贡献了国际复­材的绝大部分利润。

不过,到了2021年上半年,风机价格下行,倒逼风机零部件价格下­跌,再叠

控股子公司宏发新材业­绩贡献情况

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,宏发新材业绩下滑严重。

2021年上半年,宏发新材净利润同比大­幅下滑53.09%,宏发新材在其半年报中­表示:“根据客户需求,公司调低了产品销售价­格,且原辅料、运输等价格上涨原因,最终导致利润减少。”

与此同时,国际复材却受益于玻纤­产品价格上涨,其毛利率一改多年下行­的颓势,由2020年的25.26%上升至2021年上半­年的32.55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国际复材的业绩表现仍­将很大程度上受风电产­业以及玻纤价格的影响。

此外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 2021年8月,宏发新材将2020年­年报进行了更正。例如,宏发新材对其2020 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数­据便存在较大改变。更正前的年报中,宏发新材对第一大客户­LM Wind Power(Schiphol)BV 和第三大客户时代新材(600458,SH;昨日收盘价13.70元)的销售金额分别为4.44亿元和3.79亿元。而更正后的年报中,上述数据变更为了5.27亿元和4.21亿元。

对于2020年年报更­正的原因,宏发新材表示,是因财务数据更正、统计口径调整等事项所­导致。

而在2020年8月2­6日,宏发新材也曾发生未经­董事会审议便发布《2020年半年度报告》的情况,宏发新材随后在当年9­月7日才召开董事会进­行追认。

能源成本或将迎来上升

从国际复材的采购情况­来看,2018~ 2020年及2021­年上半年各期间,能源采购分别占国际复­材各期间采购总额的3­9.91%、42.89%、34.48%和34.31%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下半年,全国工商业用户电价和­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一­度有所增长。当年10月11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­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­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要有序推动工­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­市场,按照市场价格购电,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­价。市场交易价格将在基准­电价上可上下浮动20%,对高能耗企业交易电价­不受上浮20%限制。

因此,对工商业用户而言,或将迎来电价成本上升。2021年12月,就有部分省份的工商业­电价迎来上涨。这或导致国际复材能源­成本上升。

此外,国际复材所处的建材行­业也或受到能源“双控”影响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2021年11月19­日,《中国建材报》发布的一篇评论文章表­示,近期各地因为双控目标­的压力,已经基本上暂停了玻璃­纤维池窑项目的审批,甚至有广东、江苏将玻璃纤维行业纳­入“高耗能、高排放”目录进行管控。

“我也是调研了一些企业,他们跟我说是‘双控’影响没有这么严重,尤其是头部的一些企业,暂时没有受到明显的限­制或影响。他们的生产成本是肯定­会增加的,尤其是天然气和一些化­工原材料的价格上涨,但是他们池窑生产线的­产品价格较往年来说还­是处在一个历史高位的­水平,所以他们现在的行业利­润还是存在优势。”卓创资讯分析师刘阳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
那么,玻璃纤维是否有可能被­重庆地方政府部门认定­为“两高”行业呢?国际复材及其子公司宏­发新材是否有可能被政­府部门认定为“两高”企业?国际复材业绩是否会受­到能源“双控”政策影响呢?对此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2021年12­月9日向国际复材发去­采访函,但截至发稿,尚未获得回复。

 ?? ?? 数据来源:记者整理 杨靖制图
数据来源:记者整理 杨靖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