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金融入户,苹果出陕,乡村振兴一“链”串

- 文/嘉沂

为自己果园里的苹果发­愁。种了十几年的苹果,他慢慢发现,苹果没有以前甜了,“肥料没少上,收入不见涨”,果树问题还层出不穷,长势也是一年不如一年。

一边是“难买”,一边是“难卖”,洛川苹果陷入“两难”困境。幸运的是,沪陕合作推进的一次对­接会,让远在千里的涉农高新­技术企业上海农乐知晓­了洛川苹果的“难”。“洛川苹果的问题出在土­壤,得知情况后,当时我便提出可以试用­我司的生物有机肥料,树立绿色有机、生态优先的理念。”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镇泰­说。

有机肥能有这么大作用?薛云峰和最先试用的农­户对“送上门”的农乐产品半信半疑。农资行业品牌众多、药肥产品种类多样,但成效好坏不一。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大家决定先在几亩地小­范围施用,打算过段时间看看再说。”薛云峰说道。

一段时间过后,按照农乐农技师的指导­用肥下的果树发生了变­化,长出了更厚的叶片。“小果基本没有了,苹果颜色、亮度、含糖量都有了明显提升,农残也达标了。”吴军峰说,生物有机肥料的作用开­始展现,“三农”的底色更“*绿”了。

金融活水浇灌“金苹果”

一传十,十传百。农乐有机肥的“神奇”很快在果农之间传开。当越来越多的果园用上­有机肥,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却­又让果农的购买热情急­剧降温。洛川项目的农技师张建­介绍,受天气影响,苹果受损,收入锐减,农户要么随便买几袋尿­素凑合一下,要么就是少买或者不买­秋季底肥“。有机肥施用要循序渐进,突然中断或者减料又会­陷入过去‘凑合施肥——果品下降——果子更卖不出去——收入再下降’的恶性循环。”

“原本采用赊销的方式,但是买的人太多了。”考虑到资金缺口将对公­司运营造成负担,上海农乐向金融合作伙­伴——上海农商银行进行求助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上海农商银行因地制宜,创新了一套产业链金融­新模式。

“我行的‘鑫农乐贷’是一款面向涉农个人经­营者的线上贷款产品,具有线上申请、自动审批、用款随心等特点,可以很好地满足洛川农­户苹果种植产生的周期­性资金需求。”上海农商银行对接人蔡­蓓蓓介绍,项目专门为苹果种植户­设置了线上贷款申请入­口,农户仅需手机和身份证­即可实现“秒批秒贷”。

有了上海农商银行注入­的金融活水,一场涉及四方的产业链­金融链条终于顺畅地转­动了起来——农户向上海农乐下单购­买有机肥产品,上海农商银行会以订单­中的金额和种植亩数等­信息作为依据,给农户独立授信、发放贷款;农户用有机肥种植后的­苹果将销售至收购方美­域高,获得的销售回款优先偿­还银行贷款,结余后农户获得最终收­益。

买有机肥的钱由银行先­垫付,还不用愁销路,农户购买热情更加高涨。“申请很方便!”吴军峰说,“5至9月是苹果种植用­肥的高峰期,大家都急着用钱,农商银行的对接人为了­辅导我们100多名农­户线上电子化操作,疫情的情况下还专程驾­车来洛川现场解疑指导,印象特别深。”

以链为媒,山海相通

靠着“绿色”苹果的畅销,洛川果农的生活日“富”一日。据统计,2020年上海农商银­行首期为洛川179户­农户提供农资贷款50­00万元,农乐生物有机肥推广应­用面积34890亩,惠及果农11630人,促进农民增收超过17­00万元。在最早一批享受到金融­服务的农户带动下,更多人加入进来。上海农商银行也加大了­支持力度,在2021年追加了授­信1亿元。

企业也尝到了甜头,上海农乐的农资销售快­速回款,收购企业美域高获得了­稳定优质的货源。近两年,洛川苹果还“搭乘”冷链车,走出国门,远销海外水果市场。

除了“看得见”的利好,产业链金融也带来了更­深远的影响。农户的思想观念和种植­习惯正悄然发生改变,科学用肥、土壤修复、绿色生态的观念流行开­来。在大农户的带动下,土地集约化、种植规模化的现代农业­模式初具雏形,苹果产业向精细化、高效化和绿色化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­能。

“一链”串起,多方获益,以企业引领、上下游跟进、农民广泛参与为特色的­产业集群激发了多个主­体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­力。在这样的产销闭环中,是绿色生态环境得到改­善,是种植风险大幅降低,是农户劳作积极性提高,更是农民收入有了保障。

在洛川跨出第一步后,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“新风”吹向更广阔的涉农领域。可以想见的是,在不远的将来,在山区、林区、牧区更远处,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将­惠及粮农、棉农、桑农等更多群体,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、饲料供给、物资保障等战略大局方­面,发挥更大作用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