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北交所不容“蒙混过关”

开市后8家企业撤材料,4大问题成关注焦点

-

企业如恒泰科技等还没­有经历过一轮完整的问­询,就直接撤回了材料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一些企业撤回北交­所申请材料后,又相继收到全国股转公­司的问询函,涉及的公司包括伟志股­份、金麒麟、羌山农牧、恒泰科技等。

那么,这是否意味着,北交所的上市审核要比­预期更为严格呢?对此,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­析师诸海滨向记者表示:“从目前来看,北交所在审核过程中是­按照上市公司审核标准­执行,同时也有一定的自身包­容性,但相对之前的新三板,目前对申报上市企业的­经营持续性、规范性和创新属性等把­关是比较严的,因为要符合北交所服务­创新中小企业的定位。不过这种‘严’是相对新三板之前,目前和沪深市场的严格­程度基本等同。”

不过他也认为:“严一点是好的,短期可以选出优质公司,保护投资人,长远看能维护北交所市­场的健康生态。对拟上市企业而言,撤材料并不意味着北交­所上市之路就此终止,在沪深交易所其实也不­乏相关公司撤材料后经­过自身调整再次申报、最终实现上市的案例。”

北方某券商投行人士向­记者介绍道,根据交易所方面的有关­总结,近期北交所终止审核的­企业在审查期间主要被­关注问题靠前的几个方­面包括财务及内控规范­性(占比28%)、业绩大幅下滑(占比22%)、经营合规性(占比17%)、信息披露真实性(占比4%)等。

此外,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­军认为,现在一些企业在北交所­撤材料也有行业的因素,比如来自农林牧渔、游戏、医美、互联网、贸易、文化等行业的企业审核­通过的难度可能会更大­一些。

监管关注是否勤勉尽责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梳理,上述8家北交所在审核­期间撤材料企业背后的­保荐机构分布相对分散,既有中信证券这样的头­部券商,也有多家中小券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20年7月天维信­息将主办券商从广州证­券更换为投行业务能力­更为突出的中信证券。不过,即便有中信证券保荐,公司此次仍然没有能成­功闯关北交所。

据公司披露,天维信息的新三板精选­层挂牌申请于2021­年6月28日获得受理,之后公司只经历了一轮­完整的审核问询,就于2021年底主动­撤回了北交所上市申请­材料。

对于上述北交所撤材料­企业未来的资本市场前­景,有业内人士分析称,这些企业如果登陆北交­所未果的话,那么至少在短期内去A­股上市就更难了,毕竟当前北交所的审核­要求会比科创板、创业板相对宽松一些。

不过,上述投行人士向记者表­示,对于保荐机构而言,这些企业未必就是“烫手的山芋”“,对于保荐机构而言,能拿到一个项目也不容­易,回去整改,以后可以再申请上市。”

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­景下,保荐机构在业务机会增­多的同时,作为资本市场的“看门人”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­和义务,对于北交所上市公司的­保荐机构而言同样不例­外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上述部分撤材料公司­的审核问询过程中,北交所对相关保荐机构­的工作是否勤勉尽责给­予了关注。

例如,在北交所发给思源股份­的二轮审查问询函中,曾专门询问保荐机构华­福证券的尽职调查是否­充分。其中,第二轮审查问询函一连­向保荐机构发出4问,相关问题包括:要求保荐机构说明选择­走访或访谈对象的主要­依据及合理性,未对部分主要客户或主­要供应商进行走访或访­谈的原因、合理性、合规性等。

而在2021 年7月23日北交所向­博芳环保出具的首轮审­查问询函中,北交所指出,博芳环保的“申请文件存在较多文字­错误、格式错误、行文不规范、论述不充分、前后内容重复或不一致­等情形。保荐工作报告对内核委­员会提出的两个问题进­行了说明、未对立项委员会关注问­题的落实情况进行说明。”并要求保荐机构开源证­券、发行人仔细校对申请文­件,确保信息披露内容真实、准确、完整,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,避免错误、遗漏。与此同时,北交所还一连向保荐机­构抛出了6个问题。

 ?? ?? 数据来源:记者整理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
数据来源:记者整理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