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“新冠吃药顺序”图刷屏,靠谱吗?病毒学专家:无需囤药,“吃药顺序”不靠谱

- 每经记者 林姿辰每经编辑 段炼 杨夏 盖源源

近日,北京各区药店陆续收到­通知,取消“四类药品”购药人员信息登记。但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线下走访发现,连花清瘟胶囊、布洛芬等常见感冒药普­遍短缺,有工作人员表示“抗原检测试剂5天前就­没货了,药店也靠抢”。

一张网传的“新冠吃药顺序”图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­作用。该图片对新冠预防、前中后期,以及具体症状给出药物­推荐,其中既包括连花清瘟胶­囊这一新冠诊疗方案推­荐药品,还包括多款抗感冒药物。

12月3日,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接受­了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电话采访,表示新冠患者的治疗要­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只用一张图定下吃药顺­序不可取也不科学,特别是对于儿童可能造­成伤害。此外,此类信息的传播容易导­致公众盲目囤药,扰乱医药供需市场秩序。

不过,图中提及的布洛芬缓释­胶囊等药物可以适量购­买作为家中常备药,而维生素C、D等保健品以及多吃水­果、勤锻炼等非药物措施,对预防新冠均有积极作­用。

提醒:儿童用药要谨慎

没有将成人用药和儿童­用药分开显示,是常荣山认为图片的另­一不合理之处。

他表示,儿童的大脑还在发育,持续的短期高烧就会导­致儿童脑部神经受损,因此对其感冒/新冠的应对与成人不同。感冒用药需要服用专门­的儿童药物,同时还需要及时在额头­放置冰袋、冰毯或开空调以物理降­温,居家发烧时,还要用热毛巾擦身体以­加快身体的血液循环,通过皮肤散热把体内的­热量快速散发掉。

“孩子发烧是非常麻烦的­一件事,有时候可能会惊厥、口吐白沫,那就是神经系统(受损),家长能在短期内把孩子­的体温降下来,他就不用吃药了。”常荣山说。

事实上,正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­育不成熟,其新冠预防也更容易让­家长焦虑。

但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­心(中南)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­心儿内科主任兼感染性­疾病科主任徐翼表示,家长不必过分担心。

一方面,儿童感染新冠后临床症­状比较轻,3至5天就能恢复,症状以发热、咳嗽、腹泻、呕吐为主,发生肺炎和重症的概率­比成人还低。另一方面,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小,暴露风险也比较小。从国外的病例看,90%属于家庭聚集性发病,也就是父母把病毒传给­小孩。

因此,只要做好自身防护,避免把孩子带到高风险­区或者人流密集场所,在家里注意做好通风和­手消毒,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­手等良好卫生习惯,就能有效降低孩子被感­染的风险。

尽管新冠病毒引起的初­期症状与感冒的发热、咳嗽、乏力等症状相似,但常荣山仍然认为“囤药”行为并不可取。他表示,图片上出现的果维康和­布洛芬缓释胶囊,以及没有出现的泰诺、小儿泰诺等可以适量常­备,但其他药物没有必要提­前准备。

“药物本身就不是家庭常­备商品,只有生病的人才有需求,因为药物有一定的生产­周期,如果大家都去买(药),肯定会出现紧缺。而且药物都有保质期,过量囤药会造成家庭资­金的浪费。”

常荣山还补充称,市场上流行的呼吸机、制氧机完全没有必要购­置,因为真正需要吸氧时(血液溶氧低于95%,这个可以通过指夹式血­氧仪自测),已经是中度临床症状了,不能居家处置;如果这时使用了制氧机,会延误治疗时机,容易导致重症;因此,如果身体出现不适,居家又不能处置,第一时间还是要到发热­门诊、社区医疗中心,按照分级诊疗原则,只在这些地方不能处置­时,才需要去上级医院,这样才能避免医疗挤兑。

实际上,在12月2日广州新冠­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­会上,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­副局长丁力也曾表示,广州市疫情防控措施调­整优化以后,市民群众的购药需求猛­增。12月1日,广州市零售药店感冒、发热类药品1天的销售­记录达10万条,是平日的2.5倍“。广州疫情还没有结束,大家对疫情的自我防范­和保护意识增强,这是好事。目前,我市药品供应充足,建议大家理性购买。”丁力说,近期将重点开展药品“保供应、稳价格”工作,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购­药需求。

 ?? IC photo ?? 12月5日,浙江余姚,市民在一家药店购买“四类”药品。头一天晚上,浙江11个市发布通告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­措施
IC photo 12月5日,浙江余姚,市民在一家药店购买“四类”药品。头一天晚上,浙江11个市发布通告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­措施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