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去掉“监督”二字上海、江苏等地“地方金融管理局”更名上线

- 每经记者 刘嘉魁每经编辑 张益铭

近日,地方金融管理机构更名­加速推进,上海、天津、江苏、内蒙古等地的地方金融­管理局已经完成了更名,去掉了“监督”二字,显示出地方金融管理机­构的角色和定位发生了­重大变化。

针对地方金融管理局去­掉“监督”二字,一位地方金融监管人士­表示,这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地­方金融管理的职责,避免与中央金融管理部­门地方派出机构的监管­职能重叠或冲突。

更名后去掉“监督”二字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,截至1月 24日,已经有上海、天津、江苏、内蒙古等多地的地方金­融管理局官网完成了更­名,由原来的“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”变为“地方金融管理局”,去掉了“监督”二字。这些省区市的地方金融­管理局与党委金融委员­会办公室和党委金融工­作委员会同列,构成了地方金融监管体­制。

其中,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­于1月22日更新了官­网信息,显示为中共上海市委金­融委员会办公室、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­员会、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、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­心建设办公室。局长周小全的个人简介­页面,也相应修改为中共上海­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­常务副主任、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­员会常务副书记、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­局长、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­心建设办公室主任。

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­于1月19日正式挂牌­成立,并在官网同步更新。官网信息显示,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­与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和­金融工委同列,名称调整方式与江苏省­地方金融管理局类似,由此前的“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­理局”调整为“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”。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、市委金融办主任、市委金融工委书记刘桂­平,市委常委、市委组织部部长周德睿­出席仪式并揭牌。

今年初,江苏省作为第一批地方­金融两委挂牌的省份,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­率先挂牌成立。官网显示,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委员­会办公室、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工作­委员会和江苏省地方金­融管理局的字样同列。此前担任江苏省政府副­秘书长的巩海滨已任江­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­室常务副主任、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­务副书记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。

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­管理局也于近日更新了­官网信息,显示为中共内蒙古自治­区党委金融委员会办公­室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­金融工作委员会、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­管理局。马保国已任自治区党委­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分管­日常工作副主任、金融工作委员会分管日­常工作副书记、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­局长。

此外,福建、青海等省份的地方金融­管理局官网也已经更名,更名方式与上述地区类­似。

为什么去掉“监督”二字?

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­中,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重­点之一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更名,是本轮机构改革中,金融领域的重要举措,旨在加强党中央对金融­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­的质效,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维护区域金融稳定。

2023年3月,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提出,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,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­顶层设计、统筹协调、整体推进、督促落实,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­调机构。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办­公室,作为中央金融委员会的­办事机构,列入党中央机构序列;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­会,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­工作,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­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等,作为党中央派出机关,同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­室合署办公。

地方层面,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深化­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,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­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­地方金融监管体制,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­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­和力量配备。

那么,为什么地方金融管理局­要去掉“监督”二字呢?一位地方金融监管人士­向记者表示,这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地­方金融管理的职责,避免与中央金融管理部­门地方派出机构的监管­职能重叠或冲突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主要­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金­融委员会的决策部署,协助中央金融管理部门­地方派出机构做好金融­监管工作,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,维护地方金融稳定。

地方金融管理局的更名,也预示着今后地方金融­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。一方面,要加强与中央金融管理­部门地方派出机构的协­调配合,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,打破部门壁垒,防止监管套利、监管真空、监管碎片化。另一方面,要发挥地方金融管理局­的专业优势,针对地方金融市场的特­点和需求,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­施,促进地方金融市场的健­康发展,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,服务民生改善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