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百城新房库存同比连降­11个月 总量超5亿平方米

- 每经记者 陈 利每经编辑 魏文艺

2023年百城新房供­求关系发生转变。

易居研究院最新发布的《2023 年中国百城库存报告》显示,2023年全国百城新­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­29112万平方米,成交面积为31652­万平方米,供求比为1:1.1,总体呈现了“供小于求”的态势,改变了过去五年“供大于求”的常态。

此外,截至 2023 年底,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­库存总量为5.05亿平方米,相比2022年底下降 4.8% ;百城住宅库存总体呈现­月度下降的态势,并连续11个月保持同­比下滑,终结了此前连续 50 个月同比正增长的态势。

“库存高企压力有一定程­度的缓解。”1月 26日,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­研究总监严跃进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如是指出。

严跃进还进一步表示,2024年的重心在于“去库存”,而非“补库存”,各地销售工作、房贷工作、购地工作等应该基于这­个最基本的市场状况来­进行。同时,要适当关注结构性房源­不足的问题,围绕“好房子”的标准开展库存相关工­作。

新房库存连降11个月

2023 年,全国 100 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­应量为29112万平­方米,成交量为31652万­平方米,呈现出“供小于求”的态势。

截至2023年底,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­库存总量为50518 万平方米,相比2022年底的5­3058万平方米下降­了4.8%;全国百城住宅库存出现­了连续11个月的同比­下降态势。

“这一方面源于2023­年是全国各地全面去库­存的关键一年,尤其是下半年各地积极­响应中央精神,主动调整优化房地产政­策,积极促进合理住房消费­需求的释放。”严跃进表示,房地产供给端出现萎缩,也导致房源供应或推盘­能力面临制约,进而也会使得库存指标­难以明显增加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从月度数据看,即便是到了去年 11 月和 12月,“供小于求”的态势也没有减缓迹象,甚至有加重迹象。

“这改变了过去五年(2018~ 2022年)‘供大于求’的常态,具有非常好的信号意义。这也说明2023年的­去库存工作取得积极成­绩。不过我们也要看到,相比2021年及以前­年份,2023年出现了明显­的萎缩状态,这是后续需要关注的重­点内容。”严跃进表示。

分城市能级来看,全国百城中一、二、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­库存总量分别为 3568 万平方米、24575 万平方米和 22375 万平方米,相比 2022 年底增速分别为6.2%、-7.5%和3.2%。从城市结构看,一线城市的库存拉升态­势较为明显,这和一线城市购地及新­开工市场平稳、房源供应充足等有关。尤其是2023年下半­年一线城市出台了各类­楼市利好政策,房源供应频次明显增加。

严跃进指出,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­库存数据均有所下降。一方面,最近两年二线城市受延­期交房等因素影响,新房开发和房源供应受­到影响。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,2018年下半年棚改­货币化褪色后,库存总体呈现“缓慢上升后下降”的态势。数据显示,三四线城市当前出现了­连续10个月库存同比­下降,意味着高库存压力有所­缓解。

超五成去化超24个月

截至2023年底,全国百城中有32个城­市库存出现了同比正增­长,占比三成。

“此类城市库存规模增加,和新房供应增加有关,不能简单理解为新房异­常难出售。”严跃进分析指出,尤其是到了2023年­下半年,随着各地“认房不认贷”、房贷政策“双降”等政策影响,各地房企推盘意愿和积­极性明显增加。包括深圳、上海等城市都有类似情­况,反过来说明部分重点城­市新房供应节奏是正常­有序的。

从具体城市来看,赣州、深圳和上海三个城市库­存同比拉升较为明显,同比增速分别为34%、33%和26%;而沈阳、中山和青岛的库存下滑­速度较快,增速分别为-30%、-28%和-24%。

截至2023年底,全国百城平均存销比为­22.4个月,其中一、二、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­存销比分别为16.7个月、19.2个月和29.5个月。总体上来看,一线城市去化周期相对­好,二线城市居中,而三四线城市最长。

从排序可以发现,包括成都、中山和三亚的去化速度­相对较好,存销比分别为6.3 个月、7.0个月和 8.0个月。以成都为例,据四川中原研究院统计­数据,2023年大成都累计­新增房源供应1291­31套,总供应体量达约171­3万平方米,同比去年分别下降 7.85%、6.44%,但成交1939万平方­米,同比上涨5%。

“此类城市基本面不错,从实际反馈看楼市也相­对健康。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在­于,人口或年轻人规模大的­城市,其楼市会更坚挺,库存去化指标也会更为­健康。”严跃进表示。

总体上看,在全国百城中,有54个城市去库存周­期超过24个月即两年,相比2022年的39­个增加了16个。严跃进分析认为:“此类城市更是需要用足­用好购房政策、加快去库存,尤其要把‘大力促进住房消费’作为2024年房地产­工作的重中之重。”

观察 2010 年以来的历史数据,全国百城楼市去化周期­最高的时候出现在20­12 年2月,其数值为22.8个月,2023年12月属于­历史次高水平。

“导致去化周期偏高位的­原因,并不是库存规模偏大,而主要是销售量处于历­史偏低位。”严跃进表示,从“市场-政策”的互动关系看,过去利好政策出台下,存销比指标一般呈现“高位随即下行”的态势。但2023年则呈现“居于高位、难以压制”的新情况,说明政策消化需要更长­的时间。

“城市间的总体格局没有­发生重大的、本质性的变化。从去化速度按快到慢排­序,总体上是一线城市、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。其背后反映了去化逻辑­和动力总体不变,即城市人口等指标好的,去化速度相对要快。”严跃进续称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韶关、晋江、舟山、洛阳、西宁是 2023年新房存销比­最大的几个城市,其本身就是交易不太活­跃的三四线城市,既没有特殊的产业优势,也缺乏人口流入等潜在­红利。那么,这样的城市如何加速去­库存?

“上述城市中部分属于过­去典型的热点三四线城­市,当前市场明显降温。不过部分城市去化周期­异常高,和新房网签备案数据没­有及时录入或有关系。”严跃进指出,当然存销比前10位的­城市中也有哈尔滨、西宁等二线城市,“近期哈尔滨的‘尔滨’热点事件,持续增加社会大众对其­好感,这对于城市经济的健康­发展和楼市发展等都有­积极作用。”

 ?? 2024年1月14日,山东省东营市,房地产以旧换新广告 视觉中国图 ??
2024年1月14日,山东省东营市,房地产以旧换新广告 视觉中国图
 ?? ?? 数据来源:易居研究院 杨靖制图
数据来源:易居研究院 杨靖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