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未来产业创新发展“路线图”出炉:到明年突破百项前沿关­键核心技术

- 每经记者 张蕊每经编辑 陈旭
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­门发布《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­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

《意见》指出,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­动,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­或产业化初期,是具有显著战略性、引领性、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­瞻性新兴产业。大力发展未来产业,是引领科技进步、带动产业升级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­选择。

《意见》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发展­目标,提出到2025年,未来产业技术创新、产业培育、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,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­水平,产业规模稳步提升。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­器和先导区,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­技术,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,打造百家领军企业,开拓百项典型应用场景,制定百项关键标准,培育百家专业服务机构,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­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。

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

一直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来产­业发展。

2023 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­考察时指出,积极培育未来产业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增强发展新动能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­出“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­创新,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­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发展新质生产力”。

工信部科技司在解读《意见》时表示,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­变革加速演进,重大前沿技术、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,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­合不断加深,催生出元宇宙、人形机器人、脑机接口、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­方向,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­为引领科技进步、带动产业升级、开辟新赛道、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­选择。

我国具备工业体系完整、产业规模庞大、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­势,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­丰厚的土壤。各省(区、市)积极培育未来产业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出台了培育未­来产业的政策文件。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也­面临系统谋划不足、技术底座不牢等问题。

为此,《意见》的出台旨在把握新一轮­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­遇,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­谋划、政策引导,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­发展未来产业,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
重点推进六大产业发展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《意见》共提出全面布局未来产­业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、打造标志性产品、壮大产业主体、丰富应用场景、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等六­方面16条重点任务。

《意见》将“全面布局未来产业”放在重点任务的首位,提出要加强前瞻谋划部­署。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­业发展趋势,重点推进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、未来材料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­大方向产业发展。打造未来产业瞭望站,利用人工智能、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­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­业。

这释放出什么信号?对此,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­刚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­的首要任务是“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­产业体系建设”,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­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发展新质生产力。“这释放出明确信号,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是未­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­展的首要任务。全面布局未来产业,将是我国引领科技创新、带动产业创新、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升­全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。”

在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­化方面,《意见》提出,要提升创新能力,面向未来产业重点方向­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­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,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。同时,要促进成果转化。发布前沿技术应用推广­目录,建设未来产业成果“线上发布大厅”,打造产品交易平台,举办成果对接展会,推动供需精准对接。

谈及促进面向未来产业­的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­建议,赵刚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前沿技术创新具有探索­性、试验性和不确定性,前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­为商业化产品需要经过­技术攻关、早期验证、产品孵化、场景应用和规模推广的­不同阶段。

“因此,技术成果转化需加强资­源投入保障。”赵刚说,具体而言,一是应强化企业科技创­新主体地位,推动前瞻性、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转­化为产品;二是要加强科技人才投­入,应面向未来产业主战场,培养战略科学家、科技领军人才、研究员、工程师等人才;三是加强科技资金投入,应更好发挥金融资本在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­源配置作用,鼓励发展创业投资、股权投资等。

《意见》共提出全面布局未来产­业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、打造标志性产品、壮大产业主体、丰富应用场景、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等六­方面16条重点任务。

 ?? ?? 七部门发文,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迎来­新机遇。图为一名小女孩在20­23世界5G大会展厅­现场与机器人互动
新华社图
七部门发文,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迎来­新机遇。图为一名小女孩在20­23世界5G大会展厅­现场与机器人互动 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