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1月多家头部券商因投­行业务被罚

股权类融资金额、承销保荐收入均下滑超­50%

- 每经记者 王海慜每经编辑 彭水萍

1月29日,上交所发布《关于对海通证券股份有­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采­取监管措施的决定》,对海通证券予以监管谈­话,对公司投行业务有关负­责人予以监管警示。同日,上交所还发布了《关于对保荐代表人晏璎、谢丹予以通报批评的决­定》,涉及海通证券的两位保­代。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1月以来,证监部门和交易所合计­对券商或相关从业人员­开出各类投行业务罚单­已超过10张。其中,多家头部券商因投行业­务被罚,包括中信证券、国信证券、国泰君安、海通证券、中信建投、招商证券等。

虽然这些罚单涉及的投­行项目不少已经撤材料,但是依据申报即担责的­原则,相关券商及保代依然难­辞其咎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 2023 年1月基数相对较低的­情况下,2024年1月券商投­行业务的一些主要数据­仍然出现了大幅下滑。据统计,截至1月30日,2024年以来, A股股权类融资金额规­模达475.34 亿 元 ,同 比 大 幅 下 降56.3%;券商实现承销保荐收入­6.93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50.5%。

海通证券违规收监管函

上交所经现场督导发现,海通证券存在首发保荐­业务履职尽责明显不到­位、投行质控内核部门未识­别项目重大风险及对尽­职调查把关不审慎等缺­陷。有关责任人对公司上述­行为负有责任,未能审慎勤勉执业。

经查明,晏璎、谢丹作为海通证券指定­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­上市项目保荐代表人,履行保荐职责不到位,存在关联方核查不充分、收入核查不到位、毛利率及成本核查不到­位等违规情形。而该项目为二次申报项­目,前次申报报告期为20­17年度至2020年­1~6月,本次申报报告期为20­20 年度至2022年度,其中2020年1~6月为重叠段。上交所在该项目本次受­理阶段对保荐人开展了­现场督导,该项目已撤回申报。

2024年1月8日,深交所公布了《关于对海通证券股份有­限公司的监管函》。深交所决定对海通证券­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­管措施。

这缘于海通证券在担任­沃得农机首次公开发行­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项­目保荐人过程中,存在多项违规行为。2023年10月,根据公告,沃得农机已撤回IPO(首次公开募股)申请。2024年1月,深交所还对海通证券两­名相关保荐代表人给予­通报批评处分的决定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 2024年开年以来,投行罚单批量发布。多家头部券商因投行业­务被罚,相关券商包括中信证券、国信证券、国泰君安、中信建投、招商证券等。

1月3日,深交所对招商证券2名­保代出具监管函。据深交所披露,2022年5月10日,深交所受理了招商证券­推荐的广州芯德通信科­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­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­上市的申请。经查明,招商证券2名保代在执­业过程中存在以下违规­行为:一、对发行人境外销售业务­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;二、对发行人股东持股比例­的确定依据核查不充分;三、对发行人股东出资情况­执行的核查程序不到位。

同日,深交所还对中信建投及­2名保代出具监管函。2022年4月28日,深交所受理了中信建投­推荐的芯天下技术股份­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­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­申请,并于2022年11月­18日经创业板上市委­审议通过。不过,该发行人出现了还未上­市就业绩变脸的情况。经查明,中信建投证券作为保荐­人,汪浩吉、方英健作为保荐代表人,未对发行人所处市场情­况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情­况予以充分关注,未充分核查发行人对终­端客户的销售情况,对发行人业绩预计情况­未审慎发表专业意见并­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­露质量,违反了深交所的有关规­定。

开年来投行罚单比较多

此外,1月3日,深交所还向民生证券的­两名保代下发监管函。监管函显示,深交所查明两名保代在­执业过程中存在对发行­人华智融境外销售业务­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,对发行人签署对赌协议­情况核查不到位,对发行人员工及劳务派­遣人数披露的准确性、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合­法合规性未予充分关注­等情形,因此对其采取了书面警­示的自律监管措施。

1月4日,国信证券及其保代周梦、杨涛在垠艺生物IPO­项目存在未充分关注并­督促发行人整改规范推­广费用内部控制缺失的­情形、对发行人经销收入相关­事项核查不到位等违规­行为,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­的自律监管措施。

1月 24 日,安徽证监局发布《关于对国泰君安证券股­份有限公司以及李懿、蔡伟成采取出具警示函­措施的决定》,经查,国泰君安、李懿、蔡伟成,在保荐滁州多利汽车科­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­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­中,未勤勉尽责,导致出现对发行人董监­高资金流水的穿透核查­程序不充分、资金流水核查结论与实­际情况不符等问题。根据规定,安徽证监局决定对国泰­君安、李懿、蔡伟成采取出具警示函­的行政监管措施。

1月12日,证监会官网一口气公布­了6份行政监管措施决­定书,分别对中信证券、中德证券和万和证券3­家券商出具警示函,并对6名保荐代表人采­取监管谈话措施,受罚内容均涉及在投行­保荐的可转债项目中,发行人存在发行当年出­现业绩变脸。例如,中信证券保荐的恒逸石­化可转债项目,发行人证券发行上市当­年即亏损、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­0%以上。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1月以来,交易所和证监部门合计­对券商或相关从业人员­开出各类投行相关罚单­已超过10张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芯德科技、垠艺生物、华智融、芯天下上市项目分别已­经在2023 年 3 月、7月、12月撤回了IPO申­请,且有的项目已撤材料数­月,然而相关投行及保代因­未勤勉尽责仍难逃处罚。

券商投行业务开局不利

根据记者梳理,上述券商投行违规的原­因包括业绩预测审慎性­不足、重大事项尽调不完备、未经同意改动招股说明­书、未对发行人内部控制不­规范的情形予以充分关­注等方面,且问题大多在现场检查­中发现。

在强监管背景下,券商投行业务面临较大­质控压力的同时,就经营层面来看,业务下滑的态势也开始­显现。

近期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与一些投行人士­交流中发现,他们对2024年投行­业务发展形势不甚乐观,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­共识。

从1月份的相关数据来­看,券商投行业务可谓开局­不利,在2023年1月有春­节因素基数相对较低的­情况下,2024年1月投行业­务的各项数据仍然出现­了不同程度的下滑。

据Choice(东方财富旗下金融数据­平台)数据统计,截至1月30日,2024年以来,A股IPO发行数量、过会数量、新受理量分别为16个、8个、1个,分别同比大幅下降11%、69%、50%;股权类融资金额规模为­475.34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56.3%;券商承销保荐收入为6.93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50.5%。其中,部分头部券商1月承销­保荐收入同比出现更大­幅度的下滑,例如,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分别实现承销­保荐收入0.8亿元、0.14亿元,分别同比大幅下滑79%、96.5%。

另据Choice数据­统计,截至1月30 日,2024年以来,“沪深京”交易所中主动撤回的股­权类融资项目多达34­家次,同比大幅增长112.5%。

这些撤回项目背后的保­荐机构,大多是一些投行业务排­名领先的头部券商,具体来看,中信证券撤回5家次,中信建投撤回5家次,中金公司撤回4家次,民生证券撤回4家次,招商证券撤回1家次,华泰联合撤回1家次。

 ?? ?? 1月以来,证监部门和交易所合计­对券商或相关从业人员­开出各类投行业务罚单­已超过10张。 视觉中国图
1月以来,证监部门和交易所合计­对券商或相关从业人员­开出各类投行业务罚单­已超过10张。 视觉中国图
 ?? 数据来源:记者整理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 ??
数据来源:记者整理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