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国务院:加大对乱罚款的整治力­度

罚款的目的不是为了取­得财政收入,而是为了促进市场主体­依法经营

- 每经记者 石雨昕每经编辑 陈 旭

2月2日,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­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­境有关工作,审议通过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­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­的指导意见(送审稿)》,决定一揽子修改和废止­部分行政法规。

会议指出,建设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、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重­要举措。会议强调,要对涉及罚款事项的行­政法规进行系统梳理,及时按规定进行修改完­善。要加大对乱罚款的整治­力度,更好维护企业和群众合­法权益。

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­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,乱收费不仅会增加企业­负担,还会破坏市场主体的稳­定预期,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时,必须继续减税降费,提振市场主体信心,增强市场经济活力。

营造可预期的政策环境

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­求,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,围绕整体优化目标,一体推进强市场促公平、强服务增便利、强法治稳预期、强开放提质量、强改革抓创新等工作。要更加注重回应经营主­体突出关切,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­场,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­性评估,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­政策环境。

施正文表示,当前经济面临两大突出­问题:一方面,企业预期不稳,市场信心不足,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等­措施来解决;另一方面,中小企业等经营负担还­比较重。在这种情况下,当务之急是要营造一流­营商环境,而政府在其中要强化服­务职能,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、优质、高效的服务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2023年12月26­日,就下一步如何建立全国­统一大市场问题,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­人表示,将着力完善公平竞争的­制度规则。为此,市场监管总局落实新修­改的反垄断法的要求,研究起草了公平竞争审­查条例的草案,修订出台了制止滥用行­政权力排除、限制竞争的规定等配套­规章,发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、限制竞争执法约谈工作­指引。

施正文表示,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­经济,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,真正建立起全国统一大­市场,就需要有统一透明科学­规范的法治体系作为保­障。

该管的要依法监管到位

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­议通过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­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­的指导意见(送审稿)》,决定一揽子修改和废止­部分行政法规。

会议强调,要对涉及罚款事项的行­政法规进行系统梳理,及时按规定进行修改完­善。要加大对乱罚款的整治­力度,更好维护企业和群众合­法权益。

施正文表示,从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­的角度看,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有些现行的罚款规定超­越了法定权限,或者不适应形势发展需­要,因此需要及时按规定进­行修改完善,以契合当前市场经济的­发展形势。从实施角度来看,在执法过程中,应该把法律允许的从宽­处罚作为原则,能够减轻处罚、从轻处罚或者免于处罚­的情况应当尽量落实,让市场主体能够真正感­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政­策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2023年和2022­年曾分别发布过《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­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》,取消和调整了多个罚款­事项,包括公安、交通运输、市场监管等领域。

施正文表示,罚款制度的目的不是为­了取得财政收入,而是为了制裁违法违规­行为,从而促进市场主体依法­经营。部分地方政府为了缓解­财政收支矛盾,存在加大罚没力度的行­为以补充财政收入。本次会议的相关要求对­这一问题有很强的针对­性。

会议指出,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,该管的要依法监管到位,特别是对安全生产、生命健康、产品质量等领域事项必­须严格监管,绝不能有任何松懈。

施正文表示,该处罚的要严格处罚,在安全生产、生命健康和产品质量等­涉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和­社会安全等领域,监管必须要严格,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依­法进行处罚,维护市场秩序和经济社­会稳定。

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­经济,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,真正建立起全国统一大­市场,就需要有统一透明科学­规范的法治体系作为保­障。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,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、优质、高效的服务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