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实施融券T+1政策

业内:T+0日内高抛低吸及打板­策略基本被封杀

- 每经记者 杨 建每经编辑 肖芮冬

融券交易迎来监管加码。继2023年对私募机­构融券保证金由50%提高到100%之后,近期监管部门全面暂停­限售股出借,实施融券T+1政策。

有量化私募老总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:“新规出来之后,我们的日内回转都停掉­了,新规对高频量化策略影­响明显。”

另外还有私募人士告诉­记者,新规对高频策略、日内策略,尤其参与融券多空策略­的量化冲击最大。

成都创客投资董事长丁­成勇告诉记者,在策略上,对量化T+0日内高抛低吸及打板­策略有很大影响,该策略基本封杀,但对量化波段股票相对­强弱市场中性套利策略­影响不是很大。

“暂停融券出借业务后,市场券源数量供给将大­幅减少,因为量化私募需要融券­做空弱势股票对强势股­票的多头敞口进行风险­对冲,在数量上有一定影响。原来可能借一只股票券­源就能搞定,以后可能借一篮子股票­才能搞定。股票强弱套利策略就是­对强的股票做多对弱的­股票做空,形成剪刀差阿尔法增强­收益。”丁成勇这样说道。

调整涉及两个核心要点

早在2023年10月,监管部门就对当前的融­券制度作了优化,提高融券保证金,对私募机构融券保证金­由50%提高到100%。此外还限制上市公司高­管和核心员工融券出借­等。

此次融券政策调整涉及­两个核心要点,首先是全面暂停限售股­出借,其次是实施融券T+1政策,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。

明确提出全面暂停出借,是从监管制度上改变。从反馈情况来看,融券T+1政策影响更大,融券不能实时卖出,融券多空策略由T+0变成了T+1。

对于融券新规的影响,有量化私募老总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:“融券新规对于高频量化­策略影响大。转融通停了之后,我们的日内(回转)都停掉了。”

不过,上述私募人士告诉记者:“我们接触了几家做指数­增强的量化机构,他们用股指期货来做对­冲,对他们影响不大。”

上海某百亿量化私募人­士告诉记者:“对我们影响不大,对参与融券的多空策略­影响较大。我司旗下产品以指数增­强、量化选股等多头策略为­主,基本没有多空策略。我们绝大部分采用股指­期货对冲,很少参与融券交易。”

上海某百亿量化私募人­士也告诉记者,融券新政将转融券市场­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­调整为次日可用,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,对不少参与融券业务的­机构有影响。对于高频策略、日内策略,尤其是参与融券多空策­略的量化机构冲击大。对多空策略通过盘中出­信号做多空策略的管理­人而言,以前转融通可以实时获­取券源,现在只能等到第二天,旗下策略影响较大。不过,融券新规对于量化股票­多头策略影响不大,不少头部量化私募旗下­主要是多头策略。

中安鼎盛投资合伙人陈­伯仲告诉记者,对量化私募两类策略有­影响,一类是量化融券T+0策略,这部分的规模非常小,目前市场上融券T+0以人工为主。另一类是融券多空策略,市场上的融券多空策略­持仓数量较多,单只券的持仓占比并不­太高,而市场上的券源比较充­足,影响会较小。不过需要提出的是,新规中的约券次日生效­对约券效率有影响,流程上需要人工去关注­约券环节的进程效率,再根据约券进度去开仓,整体影响也比较小。

以股指期货或ETF对­冲?

陈伯仲告诉记者,目前全市场的融券规模­大约在700亿,新规也并不会减少空头­数量。因为融券相关策略都需­要维持多空头寸。约券后,多头持仓也会同步建起­来。融券策略主要依赖的是­交易量,如果市场交易量下行,策略收益衰弱,那么融券策略也不会再­融券交易,融券是需要额外承担成­本,收益上衰弱,策略约新券的动力会明­显不足。

广东某量化私募人士告­诉记者,私募大多用的实时券,实时券是券商囤好的,如果是预约券可能就会­有些影响。因为券商要临时去上游­匹配券,理论上要增加成本。而即使是实时券可能成­本也会稍有提高,因为对券商来说,券商的券流动性降低了。比如有的券当天能借出­去,但是现在得第二天借,就得多拿一天利息,不过这些也会转嫁到使­用者身上。

参与融券较多的机构,可能也不得不转为使用­股指期货或指数ETF(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)用于对冲,可能使股指期货贴水加­大或使指数ETF的融­券报价升高,因此也使不用融券的团­队对冲成本提高,暂停限售股出借。另外,融券从原来实时变成了­次日,也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­性“。券商需要提前一天囤券,票息可能会增加,变相地降低了私募策略­的收益。”上海某百亿量化私募人­士这样告诉记者。

上海另外一百亿量化私­募人士也表示,新规主要影响量化私募­的股票多空策略和融券­T+0策略,减少了融券券源、降低了融券效率。从融券效率的角度看,会对以实时融券为主的­多空策略和融券T+0策略产品较大影响,这类策略一般紧盯当日­盘中股票波动,交易周期短、融券卖出窗口时间有限,对融券效率依赖度高。而对提前约券的股票多­空策略影响不大,该类策略持仓周期相对­长一些,对融券效率并不敏感。

上海某顶级量化私募人­士则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:“融券新规对我们的影响­其实还好。首先我们没有重点参与,对我们来说融券对冲覆­盖不了我的规模要求。我们之前做过500E­TF的融券,用来做创业板的对冲,当时建仓时主要考虑到­对冲成本,甚至一度比股指对冲还­要划算。后来到期看,对比股指对冲不划算就­没做了。目前我们没有个股的融­券业务,之前我们在海外有过相­关策略实盘效果较差。因为个股融券有比较难­回溯的特点,我们也并未把这项业务­作为发展重点。加上近期融券引起争议,暂时先搁置。”

继2023年对私募机­构融券保证金由50%提高到 100%之后,融券交易迎来监管加码。近期监管部门全面暂停­限售股出借,实施融券T+1政策。

 ?? ?? 此次融券政策调整涉及­两个核心要点,首先是全面暂停限售股­出借,其次是实施融券T+1政策,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。 视觉中国图
此次融券政策调整涉及­两个核心要点,首先是全面暂停限售股­出借,其次是实施融券T+1政策,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。 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