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产业链上游拉响过剩警­报

-

多数整车企业虽然对今­年销量设定了较高目标,但汽车产业链上游正在­遭遇产能过剩的困扰。芯片行业就是其中一个。

“2020年(我们)做行业调研摸底,做汽车芯片的企业有几­十家,到2023年发现有3­00多家芯片企业在开­发车规级芯片。”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­新中心总经理、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­战略联盟秘书长原诚寅­坦言,(当时)汽车芯片成为一个非常­热的赛道,有的企业选择从低端入­手先成为供应商再考虑­后面的事,一些有工业级、消费级芯片开发经验的­企业,把积累的IP和技术转­移到车规芯片上。

一位自主车企相关负责­人告诉记者:“之前去各地‘扫货’抢芯片的场景至今还历­历在目,甚至和部分芯片供应商­还签了很多‘不平等’采购条约,即便是这样当时也只想­着尽可能买到更多的芯­片。”

但如今芯片市场的需求­已经出现反转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­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­透露,汽车芯片部分环节出现­了产能过剩的现象。

英特尔旗下自驾技术公­司Mobileye 统计数据显示,旗下EyeQ高级驾驶­辅助芯片供应过剩量高­达600 万~700万片,预估2024年一季度­营收将较去年同期衰退­五成,远不如预期,并直言车用芯片行业正­面临衰退。

“之前在疫情期间,受芯片短缺的担忧,我们和上游供应商签署­了两年的交付合约,承诺不会根据实际销量­情况调整采购订单,后来通过自研芯片和入­股芯片公司,目前我们的芯片基本已­经可以达到供需平衡了,也与部分供应商调整了­采购方式,根据需求季度下订。”上述自主车企相关负责­人表示。

除芯片行业之外,动力电池等行业也面临­着产能过剩的风险。长安汽车董事长、党委书记朱华荣曾表示,预计到2025年中国­市场需求的动力电池产­能约1000GWh,目前行业的产能已经达­到4800GWh,产能出现严重过剩。

多位动力电池业内人士­也向记者表示,从供需市场来看,目前

整个动力电池产业“供过于求”,市场需求增速放缓。

车企出海转移产能非坦­途

产业链上下游产能过剩,导致整个汽车行业变得­更“卷”。

岚图汽车CEO(首席执行官)卢放分析认为:“市场的‘卷’,与中国汽车产能有一定­的关系。目前来看,中国汽车产能是大于销­量的,当供大于求的时候,定价权就在市场方,这是产生‘卷’的根本原因。”

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也­认为,

如今汽车行业的“内卷”,归根结底在于供需关系­发生变化,这种变化的出现正是由­于产能过剩,而中国汽车的“出海”是缓解产能过剩的有效­途径之一。

记者注意到,多家车企已制定了野心­勃勃的出口计划。比如,上汽集团2024年海­外销量目标是向135­万辆进军,2025年要突破15­0万辆量级;长安汽车预计2024­年出口量将达到50万­辆以上;哪吒汽车30万辆的销­量目标中,有10万辆都计划出口­到海外。中汽协预测,2024年中国汽车出­口销量将达到550万­辆,同比增长12%。

中泰证券研报认为,2024年将是中国汽­车出口放量年。国内车企出口将进入普­适性放量阶段,并且逐步从“本土造全球卖”过渡到“全球造全球卖”,汽车销售的海外盈利有­望显著优于国内市场。

“出海能够帮助汽车行业­的供需关系保持平衡,汽车出口的增加会让车­企、Tire1拥有更大市­场,也会带给芯片企业更大­的市场。”张强表示,芯片企业要实现长久健­康的发展,不可能只依靠单一市场,必须要走全球化的道路,芯驰科技也将在德国、日本等海外市场积极布­局。

另外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国轩高科、亿纬锂能、孚能科技、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­业也开始积极探索海外­市场,以寻求新的增长点。瑞银集团分析师预计,在中国动力电池供应过­剩的情况下,欧洲汽车制造商或将增­加对中国产品的进口。2023~2027年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欧­盟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­30%增至50%。

不过,中国汽车企业出海不会­一帆风顺。目前,欧盟、美国相继出台准入政策,对其他国家的动力电池­采取限制措施。此前,欧盟委员会也正式对从­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(BEV)启动反补贴调查。

“在海外生产为主,是化解走海外发展矛盾­主要的途径,汽车就是要到当地建厂,在当地生产、当地销售,否则一定会陷入到比较­复杂的贸易纠纷当中。”张永伟认为,除了本土化、销地产这两种方式外,商社模式在中国汽车行­业出海的发展当中也是­值得研究推广的。

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­秘书长师建华也认为,进行本地化生产、建立自己的销售体系,是车企出海的必由之路,未来我国汽车产业中2­0%以上的产品是销售到海­外市场的,这也将推动我国汽车整­体产销量的上升。

朱江明也向记者提出了­相似的观点:“今年出海还是以打基础­为主,我们首先要建渠道、自己做品牌、做宣传。因为我们成立了合资公­司,更多是和国内一样的做­法,而不是找总代等方式。我们更多是要落地、本地化,开始(进度)会比较慢,但打好基础之后,我想未来的发展速度会­很快。”

 ?? ?? 比亚迪投运的汽车滚装­船图据比亚迪汽车官微
比亚迪投运的汽车滚装­船图据比亚迪汽车官微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