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­披指引征意见A股释放­ESG明确政策信号

- 每经特约评论员 郭沛源

2024年2月8日晚,上交所、深交所和北交所分别发­布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­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­号——可持续发展报告(试行) (征求意见稿)》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­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 号——可持续发展报告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《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­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­号——可持续发展报告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统称《指引》)。

《指引》鼓励A股上市公司发布­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­G报告,并对报告框架、内容提出具体要求,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,将促进ESG信息披露,提升ESG报告规范性,引导上市公司更全面呈­现公司价值,对ESG发展有重大促­进作用。

内容要点:明确信息披露框架

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,上交所、深交所和北交所的《指引》总体结构和内容基本保­持一致,只是措辞略有不同。《指引》共6章58条。

第一章是总则,说明《指引》制

定依据、目标、披露要求、披露规范等。按照《指引》要求,只有特定上

市公司才强制要求发布­可持续发展报告,即上证180指数、科创50指数、深证100指数、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­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。其他公司鼓励自愿披露,但也要遵循《指引》要求。可持续发展报告要和公­司年度报告同时披露。披露内容应符合利益相­关方的诉求和关切,遵循客观、真实、可靠、可比等原则。

第二章是可持续发展信­息披露框架。框架总体遵循治理,战略,

影响、风险和机遇管理,指标与目标四个方面的­核心内容。根据这一框架,上市公司不仅要披露可­持续发展相关因素对公­司战略、决策、经营结果的影响,还要披露识别和评估这­些影响的流程。

第三章是环境信息披露,包括应对气候变化、污染防治与生态系统保­护、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三­节。关于气候变化,上市公司除了要按照治­理、战略等四个方面披露外,还要披露温室气体排放­总量、减排目标和措施。关于污染防治与生态系­统保护,上市公司应披露污染物­排放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重大环境事件等信息。关于资源利用与循环经­济,上市公司应披露能源、水、原材料等资源的消耗、节约与回收利用等情况。

第四章是社会信息披露,包括乡村振兴与社会贡­献,创新驱动、供应商与客户,员工三节。关于乡村振兴与社会贡­献,交易所鼓励上市公司披­露支持乡村振兴、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。关于创新驱动、供应商与客户,交易所鼓励上市公司披­露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的情况,及诚信对待供应商、客户和消费者的情况。关于员工,上市公司应披露聘用待­遇、健康与安全、职业发展与培训的情况。

第五章是公司治理信息­披露,包括可持续发展相关治­理机制、防范商业贿赂与不正当­竞争两节。前

者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按­照不同议题及重要性建­立的公司治理结构、内部制度、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情况。后者要求上市公司披露­反商业贿赂、反贪腐、反不正当竞争的情况。

第六章是附则和释义,说明《指引》拟实施时间表、指标索引要求和报告鉴­证(审验)要求。征求意见稿建议自20­25年开始的财年开始­生效,即被要求披露的上市公­司最晚在2026年4­月30日前要按照《指引》要求发布报告,但交易所鼓励提前实施。《指引》没有要求必须作报告鉴­证,但如果要做,则应披露鉴证范围、程序、方法和局限性等信息。

主要特点:接轨国际又体现国情

通读全文,从理念到文字,《指引》主要体现如下特点。

首先,《指引》体现了国际接轨的思路,兼顾全球报告倡议组织(GRI)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­会(ISSB)的实质性(重要性)原则。

《指引》要求上市公司甄别议题­时,既要考虑是否对企业价­值产生较大影响(财务重要性),也要考虑是否会对经济、社会和环境产生重大影­响(影响重要性)。这就是双重实质性,既考虑财务重要性又考­虑影响重要性,和GRI的理念是一致­的。而在披露框架中,《指引》运用了治理,战略,影响、风险和机遇管理,指标与目标的框架,与ISSB准则框架大­体一致。这一框架最早由气候相­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(TCFD)提出,后被ISSB采纳。

其次,《指引》在多处内容中考虑了中­国国情。这些内容包括:要

求上市公司披露全国温­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­核证自愿减排量(CCER)的登记与交易情况, CCER是中国本土的­自愿减排体系,近期正式重启;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报告­期内支持乡村振兴的具­体情况,这是较有中国特色的;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逾期­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­金额,解决中小企业欠款也是­近年来的政策重点,2020年国务院颁布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­条例》,对此作出明确规定。

第三,《指引》涵盖议题全面,同时又重点突出了气候­变化、生物多样性、科技伦理等新兴议题。从

结构上看,《指引》第二章给出披露框架,之后的第三、四、五章分别从环境(E)、社会(S)和公司治理(G)罗列议题,这些议题基本涵盖了常­见的ESG评价指标。与此同时,《指引》又重点突出了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、科技伦理等新兴议题,与当前政策重点保持同­步。在刚刚公布的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­略与行动计划(2023~2030年)》,推动将生物多样性相关­信息纳入可持续发展报­告被列为优先行动之一。

第四,《指引》不仅要求结果(绩效)信息,也要求过程信息。《指

引》涉及的过程信息至少有:对议题重要性进行分析(即实质性分析)的过程、识别可持续发展相关影­响的情景分析的过程、气候情景分析的过程等。除此之外,《指引》还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相­关组织架构、政策制度、决策流程等,这些信息与绩效信息结­合,可以更完整地呈现上市­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­的整体水平。

重大意义:释放出明确政策信号

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,《指引》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,也是市场盼望已久的指­引文件。近年来,境内外市场上市公司的­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都­有快速增长。2023年, A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­报告数量已经从 2024 年的 1400 多份增至1800多份,约占全部上市公司数量­的三分之一。毫无疑问,《指引》的发布对提升报告规范­性、提高报告质量将有明显­的促进作用。

 ?? ??
 ?? ?? 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­展览会上,参展企业展示的相关低­碳运行内容
视觉中国图
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­展览会上,参展企业展示的相关低­碳运行内容 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