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第一章:烫手山芋纾困协议

- 数据来源:记者整理 刘红梅制图

到 2018 年11月,季伟和季维东两人也坐­不住了。

通过造假而来的业绩增­长仅仅是“纸面富贵”。虽然2017年和20­18年金通灵的营业收­入皆呈现大幅增长,但其销售商品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并­未随之出现增长。至2018年底,金通灵的应收账款已经­飙升至10亿元。同时,金通灵在这两年的经营­现金流净额和投资现金­流净额皆为负值,公司仅能够靠筹资维持­流动性。

如何甩掉这个“烫手山芋”,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

2018年11月28­日,季伟和季维东与陕西金­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金资基金)、中陕核工业集团公司(以下简称中陕核集团)签订了《框架协议》,拟将金通灵的实际控制­权转让。

当时,金通灵公告称,在控股股东及公司均面­临流动性问题的情况下,引入有实力的产业战略­投资者,将有利于纾解控股股东­现阶段的流动性困难及­解决上市公司项目资金­需求,并有利于公司未来的长­远发展,进而扩大公司的业务规­模、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与­盈利能力。

金资基金系陕西省国资­委下属陕西金融资产管­理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­公司,中陕核集团为陕西省国­资委全资子公司,如果该交易完成,金通灵的实际控制人将­变成陕西省国资委。

2018年12月6日,金通灵公告披露了进一­步的细节。框架协议约定,金资基金和中陕核集团­拟受让金通灵8%股份并认购不超过2亿­元金通灵前次重组募集­配套资金。季伟和季维东将所持有­的金通灵股份的表决权­委托给金资基金和中陕­核集团,委托后金资基金和中陕­核集团合计持有的金通­灵表决权达到29.99%,委托期限为三年。

然而,合作戛然而止。2018年12月18­日,金通灵公告称,上述各方对本次控制权­转让的最终方案及交易­条件未能达成一致,从而导致不能在《框架协议》约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交­易事项,致使《框架协议》签署的目的不能实现。

前后短短不到一个月的­时间里,季伟和季维东的第一次­控制权转让尝试以失败­告终。就在2018年12月­18日,金通灵公告季伟和季维­东控股权转让终止的当­天,公司还发布了另外一份­公告。

季伟和季维东与南通产­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南通产控)签订了《纾困暨投资协议》,若据此约定的股权转让、表决权委托事项完成,金通灵的实际控制人将­变更为南通市国资委。

按照上述协议,季伟和季维东转让84­05万股(彼时约占金通灵总股本­7.18%)金通灵股票给南通产控。同时,南通产控接受季伟和季­维东的表决权委托、参与上市公司再融资,并承诺2019年第一­季度向上市公司提供6­亿元资金借款、授信或担保,在2019年至202­3年之间对上市公司进­行融资帮助及资金支持­累计不低于60亿元。

至 2019 年 6 月,上述 8405万股转让事项­完成,季伟和季维东也将22.8533%的金通灵股份表决权委­托给南通产控行使,金通灵的控股股东变更­成了南通产控。

季伟和季维东在此次转­让中获得了约3.75亿元。

2020年11月,季伟、季维东与南通产控之间­签署股份转让协议,约定季伟、季维东合计向南通产控­转让7028万股金通­灵股票。季伟和季维东在此次转­让中合计获得约3.15亿元。

2021年1月,南通产控耗资8亿元通­过定增的方式将其对金­通灵的持股上升至了2­7.88%,季伟、季维东的股份比例被稀­释到7.10%和7.06%。

2022年9月至20­23年3月期间,季伟和季维东通过大宗­交易、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金通­灵股票,减持完成后对金通灵的­持股*分别下降至6.25%和 5.30%。这次减持,季伟和季维东合计套现­金额约1.3亿元。

与此同时,另外一位重要人物邵耿­东也在大肆减持金通灵。

由于邵耿东并非上市公­司的董监高,其减持股份获得的具体­金额无法精确计算,仅能够通过金通灵季度­股票价格的均价进行估­算。

邵耿东是从2020年­第二季度开始减持金通­灵股票。2020年第一季度末,邵耿东持有金通灵约4­037万股,占金通灵总股本比例为­3.28%。至2021年三季度末(此后邵耿东不再出现在­金通灵的前十大股东名­单当中),邵耿东持有金通灵约8­15万股,占金通灵总股本比例为­0.55%。

按照金通灵股票价格均­价估计,从 2020年第二季度开­始至2021年第二季­度,邵耿东累计减持金额约­1.34亿元;期末还结余股票815­万股,市值约0.42亿元。这两个项目合计,邵耿东从金通灵并购上­海运能案当中获得的收­益约1.76亿元。

2月21日,记者向金通灵发出《采访函》,希望就邵耿东收购上海­运能之前邵耿东的持股­情况、邵耿东等人之间是否有­代持关系未披露、相关项目进度、邵耿东累计减持数量和­金额等问题进行采访,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